过去我们的节日淡化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不放假,是因为没有空间使节日表现出来。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高潮,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对生活理想、愿望,包括审美在内的一种精神追求与向往。国家能够把几个传统节日定下来放假,很有意义,因为放假本身实际就是一个保护措施。如果清明节不放假,没时间去扫墓,这个传统一定会淡化。春节如果不放假,日久天长,一定也会淡化。因为节日作为一个文化生命,它必须有生存空间,节日是通过无数的节日风俗,以一代代人约定俗成、最后认定的民族形式体现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空间,这些形式无法表现,久而久之,它一定会淡化、一定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退,最后消失,一定是这样。所以,放假不放假可不是一件小事。那么放假之后的空间给了我们,我们怎么把这个空间利用起来,我们在这个空间里放什么,这个我们不能不讨论。我们如果把过去那些民俗都拿回来,在我们的大众之中可能流行吗?可能流行蹴鞠吗?可能流行荡秋千吗?
清明节是非常复杂的。清明节最初是作为一个节气的,自己本身就有祭扫;清明节也融入了一部分寒食节的内容;另外还接受了一部分上巳节的内容。但是它有两个最重要的核心,一个是对亲人的怀念;还有一个是跟大自然的关系,就是万物复苏了,人和大自然的亲和。《清明上河图》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开始的那一部分表现得非常好,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亲密。现在有种观点,就是节日来了,我们可以随便过,反正我们把它过得很高兴,老百姓高兴了就行了。我说这不行。对传统文化的解释,必须是有特定的传统文化内涵。我们过节日,不是光让老百姓高兴就行了。节日是有它精神传承的东西在里面。它必须要传承的是这个节日本身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民俗从唐宋元明清不断演变,渐进式地一点点演变到今天。“文革”时期,我们的民俗经过一个彻底的中断,一个空白,这个中断造成了一两代人的文化缺失。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温它,要恢复传统,要严格地恪守传统。紧接着是选择传统,发扬传统。让谁选择,谁保护,谁恢复,谁发扬?政府吗?专家吗?各界吗?我们整个的文化遗产保护,如果只是政府和专家保护,那就麻烦了。我们的保护,一定要最后形成全民保护,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因为只有全民保护,我们的文化才能有传承。我们的专家和政府,在这方面是有一个分工的。专家的工作主要是鉴定鉴别,即对文化遗产的鉴别,这个文化遗产是什么年代的?它的发源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价值?现在也有伪文化,有没有因为旅游瞎造的东西在里边?这都是要由专家来鉴别的。政府的责任是保护它。因为遗产是属于国家的,政府当然要保护这个遗产,责无旁贷。首先我想可能最重要的、政府主要的工作,就是放节日文化假。我觉得这是政府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儿。其次,政府应该启动像“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这样的工作。第三,政府应该支持社会各界和专家们的节日文化工作。各界当然应该参与,教育界尤其应该参与。我们的年轻人如果没有节日文化情怀,那他不可能过这个节日,他没有这种需求,节日是不能强加的。那么我想,很重要的就是应该让节日文化进入教育的读本,从小学到中学,让下一代从小就有那样的节日情感。这种节日情感,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我觉得,就是各界都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但我们知识界实际参与的并不是特别多。我特别想说一说我心里的话,像乌丙安老师、刘锡诚老师这些专家们,他们完全没有个人的功利在里边,完全是为了文化和人类的学术本身,而且有的跑到基层,跑到第一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一线,我们真正的第一线是最需要人的。
今天我特别想说这样一个想法,就是我觉得清明节在绵山这个地方过,在寒食节的发源地上过,有点像希腊最高女祭司去点圣火的感觉。因为我们中华民族这样美艳、这样充满迷人色彩和诗意、这样富有情感的节日都快消失了,但是我觉得今天我们做的事情,做的努力,就是要像奥运会点圣火一样,在寒食节发源的地方把这个火点起来,重新让她燃烧。我们每一个文化人都是一个火炬手。我们的责任就是把火传下去,能够使我们的清明节重新回到人间,使我们的大地真正拥有我们祖先一辈一辈留下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