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专题

绿染陕北

时间:2008年05月13日 来源: 作者:

    阳历七八月份,正值陕北盛夏季节。当你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踏上绵延起伏的陕北高原,你就会看到一派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的景象。昏黄的天空变得蔚蓝明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荡,清风拂面,沁人心脾。昔日的荒山秃岭已披上了浓浓的绿装,几场雨水之后,像被绿色染过一般,变得更加青翠欲滴。一些远走他乡的飞禽走兽又重返故地,频频活跃在林间地头;山谷沟壑间,树木葱茏,遮荫蔽日,泥土流失减少,水流渐渐变得清澈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座座崭新的村庄相继建成,“一村一品”的致富产业蓬勃兴起,农民收入得到有效保证。置身于这样和谐幸福的环境之中,人们的观念、生活习性和精神状态似乎也变了,变得那么现代,那么饱满,那么自豪,那么富有激情,那么充满信心!

    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国家“退耕还林”的好政策。

    然而,过去可不是这样。一提起延安,提起陕北,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与黄土地、土窑洞、“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以及荒山秃岭联系在一起。事实的确如此。早在远古时代,陕北地区曾经是水草丰美、植被茂盛、牛羊成群的富庶之地。由于历代战争的泛滥和人为的作用,使良好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等口号的促使下,人们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到处开荒种粮,不但粮食生产没上去,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植被越来越稀疏,生活愈来愈困苦,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据资料显示,在16亿吨入黄泥沙中,仅延安市境内就达2.58亿吨,占到16.1%,沙尘暴频繁出现,降雨量愈来愈少,年均只有三、四百毫米,“十年九旱”便是其真实写照。老鹰、狐狸、黄鼬、猫头鹰、乌鸦等野生动物濒临绝迹;人们的生活更是困苦,广大农村普遍住的是土窑洞,点的是煤油灯,饮的是劣质水,至于平板房、小洋楼、电灯、电视、电话、汽车等更是望尘莫及。

    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调动下,虽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由于造林绿化的机制尚未形成,配套措施没有跟上,生态建设的效果不很突出,以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年年造林不见林、岁岁种草不见草”的现象。1997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做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极大地鼓舞了陕北人民。时隔两年后的1999年8月6日,时任共和国总理的朱镕基来延安视察工作,在看了宝塔区燕沟流域治理点后,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政策措施,极大地焕发了延安人民的造林热情。至此,一项建国以来陕北地区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伟大工程开始全面实施。

    在刘志丹将军故里志丹县,1999年以来共退耕还林(草)111万亩,加上原有的112万亩的天然林,累计面积达到223万亩,林草覆盖率由退耕前的24.7%提高到现在的67.5%。该县顺宁镇金崖根村共64户、287人,原有耕地面积7617亩,这几年共退耕2125亩,占到67%,加上附近5个行政村的退耕地,形成了一个37.3平方公里的大型综合流域治理区。如今山上的树木都已成活,远远望去,一片翠绿,几乎看不到一块裸露地块。最近,来这里考察的外地客人看后赞叹不已,无不为这一浩大的工程所震撼,说它是镌刻在黄土高原上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另一个地方的杏河镇王湾村,山山峁峁、沟沟岔岔也都栽上了树,种上了草,整个村子掩映在绿色的海洋中,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村党支部书记尤新荣激动地说:“这一成果全凭党的退耕还林好政策。全村95户、462人,这些年共退耕4866亩,人均达到10.5亩。”

    像这种情况不仅志丹县有,而且在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吴起县、革命圣地宝塔区、将军故里子长县、中国“腰鼓之乡”安塞县等县区也很突出,一个个退耕还林的典型层出不穷。整个延安市从1999年以来到2006年底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65万亩,其中退耕地502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45.5%;林草覆盖率由29.3%提高到42.9%。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退耕还林不仅使延安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而且也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巨大实惠。几年来,国家累计兑现给退耕还林户钱粮折合人民币42.8亿元,受益农户达24.5万户、130.4万人,占到农村总人口的80%,农户仅退耕一项年均收入可达五六千元。

    退耕还林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林果业、草畜业、棚栽业在延安山川大地蓬勃兴起,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退耕前1998年的1356元增加至2006年的2425元。苹果栽种面积累计达到199.3万亩,年总产量达117.8万吨,人均苹果收入225元,占到农民纯收入的9.3%。

    退耕还林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市新修基本农田累计达到300万亩,人均2亩,其中志丹县达到31万亩,人均3.01亩;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砂石路,不少村还通上了柏油路和水泥路;95%以上的农户实现了通电,90%以上的群众实现了通电话和电视;35%的村和33%的农民饮用上了自来水;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得到推行和落实;群众文化生活空前活跃,正在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迈进。人民在走向富裕,市和县也逐渐强了起来。在以石油为龙头的工业产业支撑下,延安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06年底,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53.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4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4亿元,总财力和人均财力均居全省第一。在13个县区中,有4个县区跃入西部百强县行列,3个县区跻身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行列。如果,国家再能够延长一段“退耕还林”政策的期限,加上全市“十一五”十大重点项目的实施,尤其是100万吨乙烯加工项目的上马,一个富裕延安、实力延安、生态延安、魅力延安、和谐延安一定会为期不远,变为现实!I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