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美协将举办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美术家经亲身体验后绘制的画作,反映西藏和平解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画卷。为了更真切更生动地展现西藏繁荣发展的活力和气息,中国美协于近日组织全国有实力、有影响的画家赴四川省藏族聚居区写生采风,沿着原十八军修筑的四川进藏路线实地考察观摩。
采风写生团由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任团长,由徐匡、刘正兴、孙志钧等16位著名美术家组成。美术家采风写生团在成都集合,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跋涉之后,抵达了此次采风的第一站——康定。
采风写生团沿途观览了当年十八军修建的康藏公路第一桥——飞险关大桥。昔日的险关隘道和今天的公路桥梁有着天壤之别,不仅坚固美观,而且宽敞的四车道任由人们驰骋,画家们对此啧啧赞叹。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是进军西藏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山高坡陡,空气稀薄,山中原始森林里烟瘴缭绕,人迹罕至,是整个进藏路线的第一难关,过了二郎山便正式进入藏族地区。遥想当年,十八军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勾勒出川藏线上那段不平凡的岁月。美术家们站在已是现代化交通枢纽的二郎山隧道前,望着蜿蜒的盘山道和奇险的山峦,心中满是骄傲和自豪。大家纷纷举起相机,努力收集更多的资料图片。当采风团的车队驶进现代化的二郎山隧道里,穿越全程8000多米的隧道像是走进了时光长廊中,把画家们的思绪带入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一路上画家们不断追忆并诉说着几十年前赴藏时的种种经历和往事,令人心潮澎湃!“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誓把公路修到那西藏!”团员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采风写生团连续参观了二郎山老虎嘴、鬼招手等十八军留下的遗迹。经过泸定县时,采风写生团还观览了大渡河及泸定桥,并与当地部队战士一同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到达康定后,气温骤降至零度左右。虽然四川省美协给每位美术家精心准备了棉大衣,然而由于高原反应,美术家们均感到了种种不适。油画家李节平反应严重,开始发烧头痛,大家纷纷劝他在康定就地休养,但李节平坚持与大伙同行。随后的两天时间里,李节平通过服药和输液来保持体力以跟随采风团继续行进。之后的行程由康定到新都桥,经雅哈垭口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开始深入青藏高原。在木雅文化核心区的甲根坝乡,当地的乡亲们热情迎接采风团一行,并安排采风团在藏族风情浓郁的民居里写生。
由雅安至康定的公路因暴雪滑坡导致交通堵塞,数百辆车滞留,武警官兵抢修了一夜才通车。随后,采风团从新都桥出发,在塔公草原、塔公寺、龙灯草原等处采风写生。翻越川藏北线海拔最高达6168米的雀儿山后,采风写生团到达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重点考察康巴文化中心——德格印经院。这里收藏有大量珍贵壁画、佛像、法器、唐卡,集中了藏传佛教艺术的诸多精华,而这些资料都成为了画家们的创作素材。
阿坝也是“5·12”地震的重灾区。采风团从马尔康出发沿途经汶川、映秀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汶川县和映秀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的楼房庭院绿树成荫,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深深地打动了写生团的每一位成员。大家都获得了共同的感受:只有我们这样伟大的国家才能在巨大灾难后使受灾地区迅速恢复重建。
13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重温了当年十八军翻山越岭、开山修路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高原的秀丽山水、居民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美术家们。与此同时,美术家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们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画笔描绘这个伟大的时代、高原和人民,为6月份即将举行的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创作出更加真切地反映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的军民鱼水情、民族团结情,体现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及藏族人民美好生活的美术作品,以此来推动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与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