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综合

为什么总是心太软——精品剧目何以如此“难产”

时间:2011年04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江洪涛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曾几何时,台湾歌手任贤齐的一首《心太软》响彻大街小巷,一首歌曲之所以能够流行,除了词曲优美,易于传唱外,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情感、体验、思想能一下子击中人们的心灵。是的,扪心自问,如今,我们在许多问题上确实是“心太软”了,就比如目前我们某些剧目的创作与生产!

    你曾经是位有才华的剧作家,忽然某剧团看中了一个题材,邀你去写,目的是在上级调演或比赛中得奖。当时你本不想接受这一任务,你知道这题材并不适合你,这剧种也并不适合你,但你抵不住剧团许诺的高额报酬之诱惑,于是去了,于是搜肠刮肚硬着头皮把它写出来。

    你曾经是位有主见的剧团领导,你明知道手上握着的这个剧本并不怎么样,但因为是名家写的,是你一次次邀请人家写的,人家也不厌其烦地改了几次,不投排既得罪作者又影响自己的威信,对上也不好交待,于是下决心排,于是身不由己花去了大量的钱财。

    你曾经是位有魄力的“钦差”,你到下面选调剧目,酒足饭饱之后看戏,你深知这个戏不行,不会有前途,可你看到当地行政官员那么热心,当地剧团领导那么虔诚,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又那么卖力,于是不由自主网开一面,于是一部各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的剧目堂而皇之地参加各种调演。

    你曾经是位极具艺术鉴赏力的专家,你一眼就看出了这部戏的拙劣,但你想到戏剧的不景气,想到作者写一部戏的艰辛,想到剧团上一部戏的不易,想到人家送给你的土特产品,于是一瓢冷水举到半空终究不忍泼将下去,改而说一些空话、套话,有时甚至还昧着艺术良心对其赞赏有加。

    如此“心太软”的不独这些人,还有各级媒体,还有大小记者,得过红包就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创新”,什么“突破”,什么“震撼”,反正是溢美之辞越多越吸引眼球,于是一部平庸之作就这样登堂入室,名满天下。然而,与我们这些“心太软”者相对应的是,观众的心却是越来越硬了。你写归写,演归演,评归评,吹归吹,反正我就是不看,看你能奈我何!据说某部堪称精品的剧目,首场演出售出的门票只有十几张。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剧目,观众还是要看的,当年魏明伦的川剧《变脸》,场场爆满,这是我自己所亲历过的。问题是很多戏未看之前真假难辨,好坏不分,观众早对“狼来了”的呼喊无动于衷了。

    现在调演也好,比赛也好,各地都注重对剧目的包装,一个戏搞下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据说还有上千万的。倘若那些平庸之作也作如此包装,真不知这“所有问题”都由谁来“扛”,又是谁在“独自流泪到天亮”!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