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安徽省政府拨出500万元专项经费,重奖省内历年来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员和剧组。奖励力度之大,在全国首开先例,更在安徽文艺界引起良好反响。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庄保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3个“工程”来形容这项举措的重大意义:“这是省委、省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视文艺事业的‘暖心工程’,是全省文艺界提振精神、繁荣创作的‘助推工程’,是促进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工程’。”受奖励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认为,此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艺、戏剧和艺术家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体现了作为戏剧大省的安徽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和决心。
公平竞争,推荐戏剧精品
自1983年中国戏剧梅花奖设立以来,安徽已有黄梅戏演员马兰、黄新德、韩再芬、吴亚玲、赵媛媛、李文、蒋建国、周源源,徽剧演员李龙斌,京剧演员董成,梆剧演员张晓东11位演员获此殊荣。安徽省剧协秘书长侯露认为,安徽能有这么多的演员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既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戏剧事业和戏剧人才的关心扶助,也源于他们自己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和全心奉献,源于安徽戏剧事业发展的大好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期以来,安徽省文联、省剧协紧密联系全省戏剧工作者,努力推进戏剧事业的发展繁荣,多层面吸引发现、多形式培养历练、多渠道推广表彰戏剧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不断提高梅花奖组织申报工作质量,成为安徽优秀戏剧人才脱颖而出、屡获殊荣的重要推手。
对于不同规格、不同层面的戏剧展演、评奖活动,只要有利于戏剧人才的锻炼培养,有利于戏剧事业的发展活跃,安徽省文联、省剧协都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确保重要奖项申报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与透明。2003年推荐黄梅戏《孔雀东南飞》参加第8届中国戏剧节,获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及推荐单位“伯乐奖”等5项6个奖;2005年推荐黄梅戏《雷雨》参加第9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2003年推荐黄梅戏《魂断杏花村》、坠子戏《人生配方》等参演中国剧协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获剧目奖、编剧奖、表演、导演、音乐设计一等奖及推荐单位集体“育花奖”等20多个奖项;2005年又推荐6个“三农”题材小戏参演,获得包括优秀组织奖在内的23个奖项。2003年以来,举办安徽省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为青年戏剧演员提供展示、锻炼的机会,推出多位优秀青年演员,先后在中国戏曲红梅荟萃活动中获得20多个奖项。2004年以来,安徽省每年举办小戏小品大赛,所推剧目获全国小戏小品大赛编剧、导演一等奖等多个奖项。省剧协每年还组织少儿戏剧爱好者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14年来,共荣获金花46朵、银花22朵,并连年获得优秀组织奖,为安徽戏曲界发现、储备了后续人才。
拓展渠道,扩大“皖军”影响
当今电视、音像制品、网络等电子传媒已经成为传播戏剧艺术的重要渠道。安徽省有关部门十分注重拓展传播手段,着力扩大戏剧“皖军”影响。2007年,省文联、省剧协与央视戏曲频道等共同策划举办的《寻找七仙女》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在央视播出后,产生广泛影响,收视率创下戏曲类节目新高。同年,中国剧协、安徽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京剧寻根之旅”大型活动,央视戏曲频道全程报道,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2007年与2010年,省文联与省内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两届“黄梅之星”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吸引安徽、湖北、江苏3省艺术团体和院校的青年演员、在校学生踊跃参加,每届大赛评出“黄梅之星”与“黄梅新星”各10名,显示出黄梅戏事业生机勃勃、后继有人。2009年与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栏目共同举办“舞动长江 歌唱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长江流域戏曲演唱大赛”。创建于2006年的安徽剧协网,也为及时宣传安徽戏剧发展动态和戏剧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艺术惠民,培育戏剧观众
在安徽省文联常年举办的“放歌江淮”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惠民活动中,历届梅花奖得主与其他重要戏剧表演奖项的获奖者,以及2005年由省剧协等单位组织评选的“新世纪黄梅戏五朵金花”等优秀戏剧演员,始终是文艺演出团的主力。每年一次的下基层演出,使他们在向民众展示才艺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2009年,省剧协等单位举办“梅苑芬芳——安徽省梅花奖演员国庆晚会”,众多“梅花”竞相登台,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为来自全省各地的观众打造了一场不可多得的视听盛宴。此外,省文联、省剧协还充分利用资源,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授予肥西县三河镇“庐剧之乡”、泗县“泗洲戏之乡”称号,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方戏剧传统,力促戏剧文化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
鼓励原创,繁荣戏剧创作
安徽省文联、省剧协深谙原创剧目对戏剧发展不可或缺的道理。2003年建立了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创作基地。2004年以来在历次全省小戏小品大赛开赛之前召开的小戏小品创作研讨会、2006年举办的全省新农村戏剧创作研讨会、2007年召开的黄梅戏新剧《六尺巷》创作座谈会以及“话剧百年”学术研讨会等,探研新的创作理念、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总结作品创作得失,对提高创作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省剧协还在2007年举办了全省戏剧编、导、演与艺术骨干培训班,全面提高民间职业剧团及农民业余剧社水平。近年来,省文联特别重视新农村题材的戏剧作品创作,侯露创作的反映大学生村官工作与生活的戏剧电视连续剧《春满梨花湾》(26集)已立项。省剧协还成功运作民营资本,创作、拍摄的黄梅戏电视轻喜剧《非常如意》,2009年国庆期间在央视播出。今年,省文联、省剧协将尝试创新剧目生产载体,推进革命历史剧《红杜鹃》的创作排练,向建党90周年献礼;推进系列黄梅戏电视剧《文房四宝传奇》的创作、拍摄。最近,省剧协又提议设立梅花奖新梅工程项目,为梅花奖申报推荐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力促安徽省在梅花奖评选中勇攀高峰、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