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综合

小镇为文化搭建大舞台

时间:2011年02月1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闫盛霆 江波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可在《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解庄村的文化广场上,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挥舞长剑,习练健身剑舞;在东省村文化大院,村民王光霞正与剧团的老弟兄们排演吕剧《新姊妹易嫁》;在聊斋文化艺术学会的书画间里,十几位书画爱好者正在挥毫泼墨,尽展笔下风采。文化,在洪山这块聊斋文化的发源地,显得“韵味十足”。而今,蒲翁后人秉承蒲氏文化精髓,使社会文化、群众文化日益兴盛,打造了“聊斋乡土文化”品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将文化要素注入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建设名副其实的文化名镇。”洪山镇党委书记王鉴深有感触地说。

    银纽丝、叠断桥、劈破玉、跌落金钱、倒板浆、房四娘、皂罗袍、黄莺儿……一首首聊斋俚曲曲牌,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俚曲故事,被誉为我国明清俗曲“活化石”的聊斋俚曲,在洪山镇被他的后人传承并发扬光大。每逢正月十五举行“扮玩”,蒲家庄一带的村民便将俚曲的片段作为“扮玩”的唱词,到城区、乡镇演出。近年来,蒲家庄投资150万元建起古色古香的聊斋俚曲茶座;文艺工作者陈玉琛出版《聊斋俚曲》专著;成立聊斋俚曲艺术团,编排《求骂》《带着奶奶做新娘》等聊斋俚曲戏,并获得泰山文艺奖;近期筹拍的大型聊斋俚曲戏《孟姜女》,将争取在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演出,使聊斋俚曲走上更广阔的舞台。

    淄川吕剧团、东省村吕剧团、董瓦村吕剧团、北工村吕剧团、夕阳红老年健身队……据洪山镇党委宣传委员杜菁介绍,在该镇,大大小小的社会文化组织就有近20个。它们通过自身灵活的机制、民俗化的表演、大众化的队伍,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淄川吕剧团多次代表淄川区参加市级各类民间演出活动,屡获大奖。董瓦村村民张辉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京剧迷,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过把瘾》《梨园擂台》等节目,均获得较好名次。去年年底,车宋村村民常翠玲与市戏剧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常翠玲戏剧演唱会”。今年58岁的常翠玲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上戏曲演唱,其表演的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和传统戏《遇皇后》《姊妹易嫁》等,深受当地百姓喜欢,还曾得到过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朗咸芬的好评,她曾多次参加省市戏曲比赛并荣获最高奖项。

    洪山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认为,良好的文化环境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最有力的思想指导和文化支撑。为此,该镇通过政府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村级自筹等方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在村村建起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投资60余万元在杜坡村、西省村建起便民游园,今年又投资60余万元改建了镇中心广场,投资150万元的宏辉广场正在紧张施工中,力争达到“村村有文化场所、人人享文化成果”的目标。同时该镇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化水平。文化氛围浓郁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弘扬了社会正气,净化了基层环境,更为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2009年,该镇被淄博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社会文化工作先进乡镇。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