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综合

为新农村创建历史影像图志——中国摄协“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掠影

时间:2011年01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郭青剑

    《乡风文明之农民运动会》《村民庭院晨曦景色》《售粮长龙》……当一幅幅内容生动、拍摄技法到位的摄影作品出现在几天前举行的“农民眼中的新农村”纪实摄影大展评选活动现场时,人们似乎很难把这些作品和拍摄者联系起来——这些作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首创农民看农业、观农村、拍农民之举,征集新农村摄影作品,聚焦‘三农’、留真时代”为宣传口号的本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也因此备受关注。事实上,作为中国摄协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每一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都显现出有别于上一届及其他专题展览的鲜明特色,至今5年4届,从征稿对象、征稿方式到展览呈现样式,“农”味越做越足,对农业的表现、对农村的关注与对农民的贴近越来越深入,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越来越“给力”。

    好久没这么热闹的展览了

    2006年6月28日至7月4日,由中宣部文艺局和中国摄协主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摄影艺术展览”在京举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第一次亮相,短短一个月的征稿时间收到来自全国各地4万余幅(组)作品参展而创下中国摄影史上的“奇迹”。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展品,加之新颖的展陈方式——展场内特意布置成与摄影作品浑然一体的农家小院,展览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展览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程前往参观。他称赞摄影展主题立意好,内容丰富,设计立体生动,并指示主办单位要到各地特别是基层去巡展,并要求坚持10年,把这项活动办下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记录珍贵的历史影像档案。

    2006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而在前一年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到举办展览的初衷,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前光表示:“为纪念建党85周年,讴歌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求真务实、群策群力、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主旋律,特举办本次摄影展,号召全国摄影人关注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体现广大摄影人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正是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首届展览开头部分“亲切的关怀”展出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农村视察的珍贵照片,展现了他们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关心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参展的近300幅优秀摄影作品充分反映了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变化。展览还特别开设了“摄影家看农村”专题,展示广大摄影家深入农村拍摄的画面。而且展览从展场布置到标识设计,都体现出浓郁的农村风情,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乡土情怀不仅包含在每一幅作品中,也体现在展场的每件实物、每个角落和每处细节里,油菜花、梯田、高粱、大豆……遍布展场又错落有致的农家风物,伴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农村题材歌曲的优美旋律,令参观者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展览从筹备到展出得到的关注度也是空前的。中国摄协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次展览的征稿启事于2006年4月底向社会公布后,吸引了全国近百个基层摄影组织、数千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积极投身到拍摄新农村的活动中。临近截稿的几天里,每天都有数百封信件传来,互联网上每天上传的参展照片数量超过千幅。很多基层摄影组织都集体投稿参展,有的还派专人到京送稿。影展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影展开幕式有近2000人参加,在随后几天展期中,每天都有近千人参观。中华世纪坛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好久没有这么热闹的展览了。”

    从拍农民到农民拍

    得益于第一届摄影展的巨大成功,中国摄协遂作出决定,实施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坚持办下去,做成品牌。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第二、第三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相继成功举办;2010年启动的第四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目前也已完成征稿、评选任务,适时将举办展览。三届展览延续第一届的主题特色又力求创新,“农”味越做越足。这一点仅从第一届到第三届的展览举办地点便可见一斑:从中华世纪坛到北京紫竹院公园,再到北京海淀区四季青镇香山村御香园,展览离“农”越来越近。

    2008年10月,北京市区最大的免费开放公园紫竹院公园里绿树掩映、竹影婆娑,一张张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摄影作品闪亮其间——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刚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际,中国摄协适时主办第二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参展的258幅(组)作品将紫竹院俨然扮成了北京城里的“新农村”。当年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本届摄影展特别征集拍摄于1978年以前的反映农村题材的照片组成了“珍贵照片集锦”部分,与其他参展作品相比,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清晰可见。本届摄影展也因此成为摄影人献给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份特别礼物。记者观察到,一些经常到紫竹院晨练的老人看了30年前那些珍贵照片,感慨地说:“那会儿可不就是这个样子?现在真是大不同了!”

    由中国摄协和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作品展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果展于2009年10月在北京御香园拉开帷幕。这是中国摄协向新中国60华诞的献礼之作。本届展览的最大特色是围绕农业部2006年以来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以及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行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拍摄示范村的发展变化。这些拍摄主体明确、有据可依的作品与21个示范村的简介及带头人感言,组成了本届独特生动具有翔实文本功能的影展。长期和农业工作打交道、专程赶来参加展览开幕式的中共天津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郑云生高兴地对记者表示,以图片为载体展示全国农村新面貌,歌颂党的农村好政策,透视新农民的精气神儿,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去年,中国摄协又启动第四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的相关工作。由中国摄协与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本届“农民眼中的新农村”纪实摄影大展,专门面向具有农业户籍或在村级企业、农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他机构从事三农工作的人员(如大学生村官、村级企业管理人员或职工、村办学校教师等)征稿,首创农民看农业、观农村、拍农民之举。据中国摄协展览中心主任许志强介绍,至去年10月15日截稿,展览共收到全国31个省区市1077人的来稿12743幅,日前展览已完成评选工作,将择期举办展览。届时,又将奉献给观众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从拍农民到农民拍,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的深入推进有目共睹。

    不仅仅是展览

    当然,这里所谓的“深入”,并不单局限于一般观众看到的展览本身而言。其实每一届展览背后,都还有许多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深入”,这些“深入”对农民群众本身、对农村文化发展、对整个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更直接、更深远。

    按照中央领导和中国文联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扩大展览成果,让更多农民群众欣赏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摄影的魅力,第一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在京首展结束后,又赴河北霸州、四川成都、江西南昌、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山东济南等地巡展。此后历届展览都进行了大范围的巡展。同时,第三届展览开创性地将展品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挂图免费寄给广大农民。这一创举极大地提升了展览的传播力度。据悉,第四届展览还将继续沿用这一方式。此外,还计划将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文本随同挂图一并寄往全国新农村,让广大农民深入了解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政策和重要精神。

    在第三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筹备期间,中国摄协组织3支拍摄小分队,分赴全国16个省市区的2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村及优秀带头人所在村,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拍摄和组稿活动,总行程近25000公里,拍摄组稿2万余幅。拍摄过程中,还请各村带头人就贯彻执行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过程中的所思所悟,撰写了新农村建设感言。在展览期间进行的“2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代表和优秀带头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大家交流新农村建设经验,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更为本届展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去年启动第四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的工作后,承办此次展览的中国摄协展览中心于去年3月组织有关专家,围绕展览主题、新农村摄影人才信息库的筹建、新农村摄影文化需求调查等议题专门召开了研讨会。4月,将5000份征稿启事通过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34期培训班,直接发放到农民学员手中。同时,通过邮寄方式寄出约4000份征稿启事。在征稿启事的背面还印制了调查问卷,针对新农村摄影文化需求的诸多问题展开调查。目前,已回收问卷约2000份,并已将受访人的基本信息录入新农村摄影人才信息库。

    值得关注的是,为增强征稿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朋友的热情,中国摄协先后邀请了多位摄影家随农业部的同志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以讲座的形式向农民朋友普及摄影常识、手把手教摄影、动员参加本届摄影展。自去年5月至9月,又分别在北京韩村河村、江苏华西村、山东西霞口村、四川农科村、安徽小岗村、陕西东韩村举办了摄影讲座,很受欢迎。

    从面向有限的现场观众到将展览送到广大农村,从送摄影到教摄影,再到放眼长远建立新农村摄影人才信息库,积极挖掘和培养农村摄影人才,以及诸如问卷调查、组织研讨等多项配套活动,使得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展览范畴,而成为一项多角度、多方面的实实在在的文化惠农工程。

    对此,李前光表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无疑给摄影人提供了广泛的拍摄题材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影像将以其‘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的使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留存珍贵的历史影像图志!”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