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3时40分,一个与平日似乎并无异样的凌晨,无情的病魔却悄然掠走了一位作曲家鲜活的生命……
魏群—— 一个被音乐界的人们所熟知的名字,一个用一曲曲美妙动人的旋律叩动过无数普通百姓心灵的军旅作曲家,中国音协《歌曲》杂志的前编委。他的永远离去,不知会唤回多少熟悉或陌生人绵长的回忆……
人们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那个热情似火、善解人意、讲情重义、乐于助人的魏群,竟然会这样无声无息地不告而别;那个平时总喜欢海阔天空拉话聊天的魏群,那个往往会用灵机一动的趣谈逗得人们捧腹大笑的魏群,真的就这样匆匆离去了?
人们更难以想象,一个自幼酷爱音乐、又在自学成才的崎岖小路上辛勤地跋涉,不懈地追求的魏群,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上怎样写下了一个普通部队文艺战士平凡而又不俗的生命诗篇——
1948年,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硝烟里,一个在家乡辽宁抚顺的煤窑里做乞丐、还不满13岁的孩子,毅然步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从此,他从通信员到司号员,从文工队员到军乐队队员,从军乐团的小号演奏员到专业创作员,凭着对音乐艺术的痴迷与挚爱,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也许魏群的生命生来就是与音乐联姻的。幼小时候,当他在家乡背着沉重的煤袋子卖煤时,那供富人玩乐的“欢乐园”、“大闹市”里留声机传出的歌声,往往会让他忘记肩上煤袋子的重量,渐渐地他迷恋上了那些歌儿,并且慢慢学会了哼唱。参军之后,他学会了许多革命歌曲。到了北京警卫一师,他一边学简谱,一边学二胡、学小号。入伍20余年,虽然他一直是一名小号演奏员,但对创作的浓厚兴趣却让他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歌曲创作。为此,他不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一面刻苦学习基本乐理、和声学与配器法,一面埋头实践,从那时起,他创作的歌曲便陆续在各种刊物发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70年,魏群终于调入总政军乐团创作组。
他的专业创作刚刚起程,便与傅晶合作,推出了独唱《海上女民兵》(巍石词),由女高音歌唱家张越男首唱,随即产生影响;接着又与顾天庆合作,推出了女声独唱《芝麻开花节节高》(铁志、韩敏词,魏群改词),分别由歌唱家方明、李谷一演唱,被广播电台热播后,收到了颇佳的社会效果。随后几年,他又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井冈红旗》中,为歌唱家韩芝萍、李双江分别创作了《八角楼的灯光》与《三湾来了毛委员》。
在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怀的1976年,带着周恩来总理与毛泽东主席的相继离世的无比悲痛与对十月伟大的胜利的一腔激情,魏群将心头的痛苦与喜悦凝聚成了两首著名歌曲,一是与晓藕合作的那首让不知多少人为之落泪的《歌唱敬爱的周总理》(王晓岭词),这首歌在1977年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的岁月里,由韩芝萍演唱。这首歌因为寄托了全国人民共有的沉痛哀思而产生了巨大社会效应,让人久久无法忘怀。另一首是与季承合作、由歌唱家王莉华演唱的《胜利的节日》(王晓岭词),欢快、热情、自由、奔放的三拍子旋律,把一种中国人民挣脱樊篱后的舒畅心境准确传达给了人们,激起了广泛的心灵回响。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置身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空前良好艺术生态环境中的魏群,其创作的视野更加开阔,题材更加宽泛,风格也更加多样。他那首《浪花啊浪花》(王晓岭词)与《合欢花,我心中的花》,均由歌唱家于淑珍唱响神州,广受赞誉;他为电视片《干枝梅颂》创作的主题歌《干枝梅啊干枝梅》(刘效礼、晓岭词)由蒋大为唱进了千家万户。他还涉笔流行歌曲、儿童歌曲,那首电视系列片《天地之间》的主题歌《天地之间的歌》(乔羽词),至今还在孩子们中间经久演唱。更不用说那首时常会在一些颁奖场合奏起的欢悦、喜庆的军乐曲《祝你好运》,也正是魏群送给每个人的真诚祝愿……
魏群去了,那册他2007年精心编选出版的《魏群歌曲选集》令人睹物思人,其中收入的他从1952年起到2006年创作的400余首歌曲作品,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也承载着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牵动我们无尽的思念。
斯人虽去,歌声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