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中国舞蹈专刊>中国舞蹈发稿

文化惠民为百姓 江门倾城舞健康

时间:2011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惟 一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5000多人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同步跳舞是怎样的震撼和壮观!

    10月9日上午,在“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故乡,在“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市的五邑广场,彩旗飘扬,红绸飞舞,9支队伍组成的5000余人的表演方阵把2万平米的五邑广场装扮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白、粉各色相间的巨大彩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和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全国最大型的群众性舞蹈大赛——“我舞蹈·我健康”2011江门市“百姓健康舞”大赛及汇演在此隆重举行。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双白,顾问陈翘,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罗斌,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淑芬,培训学校校长朱显峰及江门市委常委、秘书长黄悦胜出席。冯双白、江门市副市长陈杭致辞。

    江门拥有深厚的华侨文化底蕴,中西合璧的世界文化遗产——碉楼林立乡间;近年来文化盛事也接二连三,农历八月十五在五邑广场举办的“江门月·中华情”的帷幕刚落下,如今万人齐聚,共舞文明的盛举又掀起社区文化的强大波澜。

    这次舞蹈大赛的参赛者,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6岁,他们并不是来自专业团体的舞蹈演员,甚至绝大部分从来没有跳过舞,如今,他们不但天天都在跳舞,而且,还踊跃报名参加这次大赛,他们来自江门市区100多个社区和1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参赛者中有部门领导、有社区居民、有母女、有婆媳、有妯娌、也有夫妻,他们参赛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百姓健康舞”。

    “百姓健康舞”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响应文化部号召,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而组织专家精心编创的一套广场舞蹈。它是借鉴国际先进的舞蹈治疗理念,注重健康与舞蹈的有机结合而编创的社区舞蹈普及教材。其特点是不需任何舞蹈基础,舞蹈动作简单易学;选用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耳熟能详的歌曲和音乐作为伴奏音乐;采用了许多民族舞蹈和外国土风舞为动作元素,并开发和强化了其舞蹈动作中的健身和治疗功能;具有新颖活泼、自然优美的舞蹈风采,是舞蹈艺术和强身健体结合为一体的产物;它具有“提高记忆能力”、“舒缓的有氧运动”、“文明的社交活动”等显著的功效。目前“百姓健康舞”根据难易程度,开发了A、B两级教材,分别适用于简易和适当提高表演性两个级别的学舞者。2010版的A级教材有《洗衣歌》《越来越好》《和气生财》《军歌声声》《粉红色的记忆》《虹彩妹妹》《划船歌》《欢天喜地》《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乡恋》《大地飞歌》《雁荡谣》;B级教材有《天天好时光》《前生有缘》《吉祥谣》《金风吹来的时候》《幸福山歌》《太湖美》《红月亮》《鱼水情》《玫瑰玫瑰我爱你》《龙船调》《蝶儿飞》《一杯美酒》《渔舟唱晚》。此次大赛的9支参赛队比拼了其中的14个舞蹈,最后市直机关队表演的《虹彩妹妹》,江海区队表演的《前生有缘》,五邑大学与江门职业学院联队表演的《天天好时光》获得金奖。

    江门市政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积极加入“‘百姓健康舞’全国试点城市”行列,并制定“让江门舞起来”的推广计划,进行全民推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社区文化。该计划分3年实施,2011年先在市三区推广落实,明、后年将“百姓健康舞”推广到县市一级、镇一级,并且,还将作为关爱农民工的内容之一,推广到企业中去。

    江门市“百姓健康舞”全民推广活动在落实推广工作中主要采取免费赠送教材、免费培训师资、免费赠送音响的“三免费”形式,通过电视、网络、广场义务授课的“三义务”途径,市领导带头参与学舞,短短半年内,以星火燎原之势,已经惠及市民群众近10万人,在全市营造出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现在,“百姓健康舞”在江门已深入民心,“我舞蹈,我健康”的理念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一到清晨或晚上,江门市区全城舞动,所有大大小小的广场,都是幸福舞动着的男女老少。

    江门的成果和成效卓著的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江门民众的舞蹈热情大大激励了中国舞协“百姓健康舞”的研发团队。据悉,目前,“百姓健康舞”自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后,不到2年时间里,已经在北京、上海、江苏、山西、辽宁、广东、福建、河南、海南、宁夏、湖南等省市开展。中国舞协将继续本着“我舞蹈,我健康”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百姓身心健康服务,继续研发出更多更好的舞蹈健身产品,将高雅艺术的资源转化为普通民众提升生活和生命品质的能源。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