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中国舞蹈专刊>中国舞蹈发稿

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箭已在弦

时间:2011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莎拉•考夫曼

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箭已在弦

(美)莎拉·考夫曼(sarah kaufman)

    随着中国财富的逐步增加和全球影响步伐的加大,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西方的古典舞蹈,而这着实让人振奋。那么,这家芭蕾舞团将会为我们带来芭蕾的未来吗?

    在肯尼迪中心艾森豪威尔剧场,由60人组成的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上演了两部很有吸引力的旧作,均系中国人自己创作,即1964年的《红色娘子军》和1999年的《黄河》,高举着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写实色彩的作品让人不禁联想到玛莎·格雷姆的一些早期代表作,譬如《全景》(Panorama)和《编年史》(Sketches from ‘Chronicle’),同样向天空猛击的拳头、同样夸张的情绪、同样在几个小节的音乐中让愤怒或狂喜像雪球一样迅速地越滚越大……而另一方面,这家舞团又是毋庸置疑地非常现代。干脆利落的技术技巧,不仅男舞者,女舞者也都拥有“6点钟”的完美垂直线,偶尔的后空翻……这正符合当前的审美学。无论是在剧院舞台还是体育馆表演场,观众都对这种充满了无穷力量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很显然,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已经显示出即将领跑芭蕾的苗头和倾向。而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呈现的另一倾向则是选择在预录的音乐伴奏声中表演。《红色娘子军》里精彩的铙钹演奏、《黄河》中激荡的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第二幕中最脍炙人口的核心音乐段落……无一不是录制的音乐,这样的做法对于任何一位芭蕾演员要想提高艺术感觉大概都是无益的。

    我并不是中芭的拥趸,除了录制的音乐,这种风格迥异、很有个性的舞团在某些方面也有点儿差强人意,尤其是男演员的表现值得商榷。尽管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称颂,但如果为了突出团队的坚如磐石而过于频繁强调,则会留下近于刻板无趣的印象。在《黄河》中,不止一个舞段如果说是体操套路也许更为合适,例如把腿弯曲到鼻子前并来个定格,将舞蹈动作看作体育活动当然会让事情更好办,但我相信在动作背后看到人本身要比这远远有趣得多,我们更愿意去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一种非常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而不是一套统一的标准模式。好在领舞的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女演员们向我们展示出更艺术化的一面,令人高兴的是中芭的每一位女性首席的演绎都几乎无懈可击的完美。朱妍,用她那修长纤细而柔韧的身体和清晰有力的表演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了一位品格高洁的乡村女英雄,很是打动人(这部作品有我所看过的最棒的舞台风暴声效,飓风来临的摧枯拉朽、真实的倾盆大雨让人身临其境);而在《天鹅湖》重要选段中,王启敏饰演的奥杰塔则与一群美丽矜持的群鹅相互应和,显得高贵而淡定。中国舞者此时的整齐划一、毫无差别的高水准大受欢迎。

    除了感慨于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对芭蕾表演形式做出了出色贡献之外,当观众离开剧院之前,一定会希望对这个舞团了解得更多,而这与个人趣味和喜好无关。

(唐坤译自9月24日《华盛顿邮报》)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