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中国舞蹈专刊>中国舞蹈发稿

以展演带动云南“一族一舞”的建构

时间:2011年07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聂乾先

    云南的26个民族有25个现今至少都有一个小型舞台表演艺术舞蹈,获得省级铜奖以上的奖项

    1996年,云南省委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一个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云南省文化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制定了《云南省文化事业“九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构建“千里边疆文化长廊”、“民族文化工程”、“文艺精品工程”等三大文化工程纲要,其中一项重要目标是实现云南每一个民族要有一首代表性歌曲,一个代表性舞蹈,一支代表性乐曲(简称“三个一”)。1997年11月,由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主办的“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就是具体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自1997年11月起至2009年9月,“展演”已举办了六届,前五届共演出云南民族歌舞乐节目271个,其中舞蹈147个,占54.3%,全省26个民族除满族外,都有舞蹈节目参演,25个民族的舞蹈节目都获得了等级奖。参演人员多为少数民族。“展演”的舞蹈节目中,白族舞蹈《阿达茵》、傣族舞蹈《跳南戛》、苗族《帽儿尖尖帽儿圆》、傈僳族《阿尺目刮》等19个舞目获金奖;哈尼族《山鼓》、景颇族《哦然》、回族《开斋节之夜》、独龙族《独龙织女》、蒙古族《扎的那的》、布依族《布依姑娘》等35个舞目获银奖;拉祜族《打歌啰》、基诺族《大鼓舞》、水族《舌口舞》等49个节目获铜奖;布朗族《腊布迪》、德昂族《红腰箍》获“特别贡献奖”。云南的26个民族有25个现今至少都有一个小型舞台表演艺术舞蹈,获得省级铜奖以上的奖项。

    云南“一族一舞”的内容是云南26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及他们的精神风貌;形式是以“群舞为主的小型舞台表演性艺术舞蹈”。“展演”制订了《云南省民族民间艺术展演节目标准》共七条。主要精神是:在尊重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力争作品成为本民族的一个文化标志;作品做到本民族认同,他民族喜爱,雅俗共赏,易于普及。此后的第二、三、四届都根据“展演”的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了修订。提出了民族性、地域性、代表性、标志性的“四性”要求:“民族性”是要求舞目有鲜明的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个性。“地域性”,云南省有许多民族都有很多支系,他们居住的地域生态环境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云南有汉、满、蒙、回、藏、苗、瑶、壮、布依、水等10个跨省区民族(彝族跨居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主体在云南)。这些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地域特色,进入云南后本民族的特点有新的变异和发展,作品要表现出这样的地域特点。“代表性”是作品要有很高的特质艺术品位。“标志性”是要作品能达到标识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的作用,像是一个“族徽”,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云南七个“特少民族”在前五届“展演”中,共演出舞蹈节目27个,阿昌族《阿昌汉子》、怒族《摇月亮》、德昂族《红腰箍》分别获得金奖和特别奖

    由于云南各民族舞蹈发展不平衡,“展演”有两个政策性的倾斜:一是对云南布朗、阿昌、普米、怒、基诺、德昂、独龙等七个人口不满10万的“特少民族”倾斜;二是对本民族的民间舞蹈较少、风格不够突出、发展水平不很高的民族倾斜。

    云南七个“特少民族”在前五届“展演”中,共演出舞蹈节目27个,阿昌族《阿昌汉子》、怒族《摇月亮》、德昂族《红腰箍》分别获得金奖和特别奖,还获银奖4项、铜奖9项及若干个“优秀奖”。

    云南回族人口分布较广,有64万多人。“一族一舞”展演开始后,寻甸县编演了《开斋节之夜》参加展演,这个舞目表现了回族爱清洁、文化素质高的民族性格。寻甸县在第三届展演中又创编了《圣洁》,经回族舞蹈家马文静再创作,更名为《圣洁祝福》并参加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办的“首届全国回族舞蹈展演”,获金奖。

    云南蒙古族是七百多年前随忽必烈跨革囊、渡金沙来到云南通海县杞麓湖畔定居的。他们从草原游牧民族演变成渔耕农民。“展演”开始后,玉溪市通海县极为重视打造云南蒙古族的代表性舞蹈,他们研究了云南蒙古族的舞蹈特点,编演了由蒙古族的“霸王鞭舞”改编发展的《大王鞭》,表现云南蒙古族对遥远北方故乡的眷恋,富有云南蒙古族的民族地域特色。第二届又创编了《扎的那的》,表现云南蒙古族对幸福生活的喜悦和对先辈的思念,获得展演银奖。04年《扎的那的》被改编为《咱的家乡》,突出云南蒙古族舞蹈艺术特色,参加在呼和浩特举行的“首届成吉思汗杯蒙古族舞蹈大赛”,获得金奖。

    在构建云南“一族一舞”的过程中,白族舞蹈的经验值得重视

    构建云南“一族一舞”的主力,是云南省文化厅“群文口”的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及县文工队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他们曾参加过“民舞集成”的普查、收集、整理、编写工作,“非遗”保护名录的申报文本多是他们撰写与制作,他们熟悉掌握“原生态舞蹈”,“展演”中的多数舞目都是他们打造出来的。他们是构建云南“一族一舞”的主体。

    构建云南“一族一舞”的重点是要打造出一个能代表这一民族的“标志性动作”。“标志性动作”代表着这一民族、这一舞种的功能和审美取向。在构建云南“一族一舞”的过程中,白族舞蹈的经验值得重视。

    白族,人口150.5万人,在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排名第二,仅次于彝族,是个很有影响的民族。但白族没有在全国很流行的舞台舞蹈作品。1981年“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工程开展后,大理州文化局以洱源县为试点开展工作,共收集到舞蹈33种,节目80多个,其中白族舞蹈18种。云南全省共收集到白族舞蹈72个,200多个套路。在《中华舞蹈志·云南卷》中,收编了62个,仅次于彝、汉二族。由此发现白族地区不仅不是个“无舞区”,竟是一座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宝库。

    白族舞蹈的关键问题是代表性舞种和民族风格特点问题。大理州北四县的白族群众中,广泛流传着“霸王鞭舞”,在“绕三灵”、“田家乐”、“闹春王正月”、嫁娶建房、原始巫教活动中都跳“霸王鞭舞”,是白族群众中传播最广、深受喜爱的一个舞种,很有群众基础。

    白族舞蹈家喻良琪,一生致力于白族舞蹈创作、研究、发展、创新工作,成果丰硕。首届“展演”,他编创的《阿达茵》(意为“白族人”)获金奖。这是他在研究了白族舞蹈的基本动律的理论基础上创作的,是一部学者型的舞蹈作品。经他研究,白族舞蹈的基本动律特征是“连续均匀地颤动中,双腿微弯,稍坐胯,节奏均匀地上下起伏,带动整个身体上下连续均匀的颤动,在颤动中,以腰为轴两肩左右交替绕8字圆,前俯后仰,左右交替,前后摇肩”。这个动律是从“霸王鞭舞”、“八角鼓舞”、“双飞燕舞”、“执树舞”、“巫舞”中提炼出来的。他认为“此种动律特点的形成,与大理白族世代居住的环境和生产劳动方式息息相关”。集中起来白族舞蹈动律特征有五点:“坐胯”、“转腰”、“颤动”、“甩手”、“摆肩”。这5个动作特点在作品《白子白女》中体现为“颤动”的动律;《喜事》中创作出来的“摆肩甩手步”与《绕三灵·执树舞》的动律相同,是“摆肩”、“甩手”的动律,这个动作现已被公认为白族舞蹈的一个“代表性动作”。《阿达茵》则集中体现了白族舞蹈的五个基本动律,尤其在男演员的出场动作上。我们看到“摆肩”表现了白族人的自信,“甩手”表现了白族人的潇洒,《阿达茵》表现出了白族人民的自信潇洒和稳健自豪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性格。

    大理州及玉溪市、保山市等许多州市,打造参加“展演”节目的过程,体现了构造云南“一族一舞”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