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中国舞蹈专刊>中国舞蹈发稿

莫斯科大剧院近起人事风波

时间:2011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朱迪丝•马克瑞尔

    两个月前,“英国批评家奖”刚将其年度舞蹈奖项中的三项授予了莫斯科大剧院,即最佳外国舞团、杰出女舞者,以及杰出男舞者。然而这家一览众山小的舞团似乎突然出现了些问题,由于艺术总监尤里·巴拉卡(Yuri.Burlaka)的离任,在过去的一个月围绕着继任者的争论就从未平息过。3月中旬,正在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竞争白热化的当头,热门候选人42岁的副总监格兰迪·亚宁(Gennady.Yanin)被爆出同性恋性丑闻,一封匿名电邮其中的链接中将亚宁和一些男子的色情照片广为传发给世界各大芭蕾舞团,亚宁也被迫于第一时间内辞职,然而亚宁的支持者认为这件“丑闻”是莫斯科大剧院派系斗争中为获得领导权而精心策划的泼脏水,这样的想法其实颇有渊源,因为此次的劲爆丑闻实际上不过是莫斯科大剧院20年内部纷争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纷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总监尤里·格里戈洛维奇(Yuri.Grigorovich)想除去一些“刺头儿”演员。格里戈洛维奇执掌还是苏联时期的大剧院长达20多年,以铁腕著称,凭借着其编创的高难度芭蕾作品比如《斯巴达克斯》等赢得了声誉,而这些作品大多都带有十分强烈的苏联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剧院的演员也对那些禁演的西方剧目产生了兴趣,而他们的老对手基洛夫剧院(现在的马林斯基剧院)则迅速对芭蕾新剧目和新思想敞开了怀抱,很快就对俄罗斯最优秀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形成包抄之势。但是格里戈洛维奇并未放权,莫斯科大剧院也因此分化为“挺格派”和“倒格派”两大阵营。1995年,格里戈洛维奇离开大剧院,但支持者还在,在接下来的9年里,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总监换了三任,没有一任能够消除阵营的存在。

    2004年,随着阿列克谢·罗曼斯基(Alexei·Ratmansky)的临危受命,似乎一切都有所改变,接受过大剧院的严格训练,同时又具有在其他国家长期编舞的丰富经验,罗曼斯基承诺将进行真正的变革。而他执掌的这4年,也确实让莫斯科大剧院赢来了一个黄金期。剧团复排了一些传统剧目(比如莫斯科大剧院07版《海盗》),也引进了许多西欧北美的现代作品,为具有厚重历史传统的莫斯科大剧院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发掘和提携了数名年轻演员,一些经验丰富的剧院独领舞演员也在此期间得到提拔,晋升为首席或者首席独舞演员,邀请了数名在外团效力的明星担任剧院客座明星演员。

    尽管罗曼斯基得到了大剧院领导层尤其是总经理阿纳托利·伊卡诺夫(Anatoly Iksanov)的支持,但是依旧遭到忠于格氏的舞者和教师的重重阻挠。2008年,罗曼斯基成为第4名辞职的总监。他的继任者尤里·巴拉卡,具有历史学家的气质却缺乏与资深斗士对峙的经验,尤其是格氏现在又回到舞团负责重排自己的芭蕾剧目。对我们这些惊叹于罗曼斯基所取得成就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危机时刻。幸运的是,大剧院在过去几天已迅速采取行动。37岁的舞者杨·戈德斯基(Yan.Godovsky)接替亚宁的位置,而谢尔盖·菲林(Sergei.Filin)出任艺术总监。尽管菲林只有41岁,但他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执掌莫斯科的第二大芭蕾舞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剧院(the Stanislavsky and Nemirovich-Danchenko),他也是一个改革派,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引进欧洲现代编舞家的作品,而且他具有莫斯科大剧院很看重的一点,整个舞蹈生涯都在大剧院度过,从许多方面考量都比较符合大剧院的需要。

    实际上,这不只是大剧院所面临的危机。世界各地的芭蕾舞团都试图在保护过去和探索未来之间,在保持自我特性和开放对外观念之间找到平衡点。只不过对于大剧院而言,找到这个平衡点的过程显得有些漫长和残酷。现在,5年的合同刚刚签订,所有热爱大剧院的人都非常希望菲林能够稳定局势。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这么骄傲的成就,这么浩瀚的剧目,这么多的优秀演员,说到底,这是一个俄罗斯或者说是世界都绝不能失去的舞团。

    (摘自英国《卫报》2011年3月23日刊 唐坤编译)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