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瑰宝,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汉字和书法艺术就不可能有五千年绵延不断、文明灿烂的华夏文化。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变化,在创作工具和载体方面,遭受了两次革命性的冲击。一是上世纪初,硬笔的导入和发展,致使毛笔在大多社会领域退出;二是到上世纪末,计算机替代了手工书写,造成书法所依靠的硬件系统处于闲置。至此,古代的书写从作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发展到今天书法活动衍变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创作,直接导致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和书法艺术弘扬的“梗阻”。下面就书法教育发展史、普及书法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作一些分析,供有识之士思考和讨论。
一、书法教育历程的回顾
书法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即设有官学制度,使教育有了正规化的体系,官学施行“六艺”教育体系,“六艺”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和“数”是学习礼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基本的文化知识。传说《史籀篇》和《周髀算经》就是当时的识字、练字课本和艺术课本。
秦统一中国后,基于政治和文化控制的需要,推行了“书同文”的文化政策,对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这对汉字和书法的教育普及和发展发挥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汉代在我国汉字演变史上是一个重要阶段,不但完成了字体由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即篆书向隶书的转变,而且作为隶书快捷写法的汉简、章草,对后来的行书和草书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汉代的文字和教育政策,使书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早期的书法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文人自觉的书法创作也始于汉,汉代涌现出萧何、杨雄、师宜官、张芝、蔡邕等许多文人兼大书法家。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教育有了更广泛的发展,书法此时已经成为专门学业,并形成了“家学”的教育方式。即书家选择一二个学生教授书法,钟繇、韦诞即收有入室弟子。同时家境贫寒的学子也开始了书法学习,《晋书·忠义传》载王育少孤贫,为人牧羊,“折蒲学书”。《南史·隐逸传》载徐绍珍在地上、树叶上习书。同时,官府开设的学馆学书和寺院书法教学等形式,使这个时期的书法教育对象和形式更趋多样化,书法教习普遍受到重视,并成为学子立业的必修课。
隋唐时代,尤其是唐代,政治开明、文化昌盛,书法得到空前重视。唐太宗不仅是书法的收藏者,还是实践者,同时鼓励臣子习练书法,他曾对朝臣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通过学习书法,太宗还提拔了虞世南和褚遂良,并置办文馆教授书法,书法也形成了学子考取功名的主要标准。
宋代的书法不仅在科举制度上等到了体现,而且宋徽宗还专门设置了中央官学,课程包括国子学、书学、画学和算学,并在政府衙门设置“楷书”、“书令史”等名目之常员,负责书写记录。这为书法健全教育体系、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宋史·选举三》中记:“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愿占大经者听。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
明代帝王对书法的喜爱同样推动了书法创作的兴盛。同时对书法创作优秀者予以赏赐和提拔,这对书法的普及无疑有明显的效果。《明史·选举志》记载:“选举执法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曰荐举,曰铨选。学校以教育之……科举必由学校。”学校教育“每日习书二百余字,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明代也诞生了如徐卉、夏昶、沈周、文征明、唐寅、陈淳、董其昌等众多书法名家。并出版了姜立刚著的《中书楷诀》、李淳著的《李憩庵先生八十四法》、费■著的《大书长语》、丰坊著的《书诀》等书法名著。这些书法专著,对明代乃至后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教育影响是巨大的。
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康、乾二帝尤其喜好书法。同时清代教育制度基本沿袭明制,教育形式主要是学校和书院,还有民间的学塾。仅以国子监为例,监生每日必须临摹晋、唐法帖数百字。同时朝廷把书法作为录用官吏的条件之一。《清史稿·选举志》记载:“顺治十二年,诏吏部详察旧例,参酌时宜,析州、县缺为三等,选人考其身、言、书、判,亦分三等,授缺以是为差。”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和书法普及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在部分大学、中小学设立了书法专业和书法课,同时设立艺术类专业提前招收书法专业学生,鼓励书法爱好者和有书法功底的学生学习和报考,乃至从事书法教育和创作工作,这对于推进我国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导向和推广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书法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书法教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受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发展和培训机构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书法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书法教育尚待加强
作为青少年书法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尤为重要。但事实上,现状比起人们所期望的情况差距很大,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没有书法教育大纲。在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受高考和就业等目标性的驱使,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主课,备受关注和重视,而书法教育却始终未登大雅之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至今也没有制订出书法教育大纲和教学计划,也没有编制统一的书法教材。这样对于更加关注文化课成绩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也就不可能引起重视。
其次是缺少师资队伍。每年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大赛,可谓是高手云集,另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加上全国各省市的书法协会会员,可达数万人。然而从事教学的书法教师却是严重短缺,受利益驱动和社会活动多等原因,真正高水平的“大家”,难以从事书法教学。在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小学校基本上没有书法课教师,农村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可想而知,还有一大部分是由书法水平较低的语文老师教书法课,教育效果离教学目标要求相差太多,久而久之,书法课就干脆改成语文课,书法教学也就有名无实了。
2、计算机的广泛利用,写字越来越少,有的人甚至不会写字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许多人写字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事情时有发生。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有些博士生,偶而提笔写字,让人啼笑皆非,就像小学生写字,他自己都觉得很难为情。试想,硬笔写字都如此,书法更是无从谈起了,有些甚至从小到大就没用过毛笔。所以说,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写字的确难以适应现代化的节奏,传统的写字工具“笔”,已更多的被电脑替代。但书法作为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瑰宝,这样下去还能传承和发展吗?所以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书法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书法普及教育。
3、书法培训缺少规范和支持,利益驱动太强
书法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陶冶情操,还可以让学生养成细致、认真、耐心的良好习惯,而且对磨练意志也有很大帮助。基于上述原因,现在参加书法培训班的学员也越来越多,有寒暑假班,也有周末班,异常火爆。但总结下来,书法培训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规范性差。参加培训班的80%是中小学生,还有20%是成年人。大人和孩子一起上课效果很差,如何根据成年人和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培训班,是规范培训的突出问题。
二是培训教材的编写。目前书法培训教材大都是书店里的临帖教材,对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没有针对性,这样下来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针对性强的书法培训教材已非常必要。
三是书法培训班的利益驱动太强,师资水平、培训条件、培训质量都存在诸多问题,培训效果与培训广告来比较,大打折扣,学员和家长牢骚满腹,投诉越来越多。因此,教育部门加强规范、指导和支持势在必行。
4、学生不能坚持学习。
学习书法是一个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过程,但艰辛过后才会有快乐。许多学生学习书法过程中半途而废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缺乏兴趣;二是教学方法不当,学习成效小;三是学书法没有学音乐见效快,学生和家长着急,就转学其他。家长重视硬笔多于软笔,多数认为软笔没有什么用,对孩子毛笔字的要求也比较低。
三、普及书法教育的对策
1、制订教学大纲,编写统一教材
针对书法教学尚未出台教学大纲的实际情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领导和协调,尽快制定中小学书法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指导书法教学。要根据各地区中小学生的年龄、书法基础、兴趣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中小学书法教材,用于书法教学。同时要对书法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并做好督导检查,避免学校不重视书法课问题的重复发生。
2、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书法教育师资队伍
从教学上,要保证中小学校书法教师的总量需求,特别是要加大对师范院校书法专业师资的培养,以满足书法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质量上,对书法专业教师要加强教师资格认证,要求书法专业教师除了具备书法专业水平外,还要掌握书法教学必备的逻辑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同时要加强书法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立志为振兴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奋斗终身的信心和美德。
3、运用文学知识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就是大家对不同时代书法艺术不同风格的统一认知。因此在书法教学中,要加强对文学知识、历史典故、诗歌词赋以及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启发和诱导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把抽象的书法艺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平面和立体效果,可以提高视觉冲击力,增强可欣赏性和趣味性。
4、加强对社会办书法培训的规范管理和政策支持
首先要加强管理,制订相关标准,规范社会办书法培训班的管理,包括生源、班级设置、师资要求、培训硬件设施、收费标准等等。第二是要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出台关于支持书法普及教育,特别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普及书法教育的相关政策,从资金、税收、就业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促进书法普及教育的健康发展。
5、全社会倡导普及书法教育的良好风气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瑰宝的书法艺术,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它集中反映了华夏子孙的审美观。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魅力,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就迫切需要农村、城市、部队、学校、工厂等全社会都要倡导继承、学习和推广书法艺术,使其更好地发挥陶性情、达心志、富学养、养身心的作用。让书法艺术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