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海先生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以来,他的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他不仅要思考推动中国书法事业的科学发展和繁荣昌盛,更要参与许多具体工作。他也深知各省、市、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普及和提高、努力发现人才、推出精品,可以使书法艺术在社会各方面建设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能使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增强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张海主席所撰写的《关于代表作的思考》和《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等文章均产生了广泛影响,透过他的思想和观念,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为中国书法艺术叫好。在百忙中,张海近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北京书协利用地利的优势,要起到引领全国书坛的作用
记者:张海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对北京书法家协会的支持。作为中国书协主席,您一直关注着首都书法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对北京书协的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刚刚落幕,您为大会的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并对北京书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贺信中您说“北京书协在某种意义上讲,其言行将影响各省书协的走向,关系中国书坛的繁荣和发展”。请您再具体谈一下您对北京书协定位的看法和希望。
张海:在北京书协换届的贺信中,我对于北京书协在我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说得很清楚了。北京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它的重要位置不待多言,一件事情如果要成功的话,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与全国兄弟书协相比,天时一样,人和这一点上大家都可以借助通力合作做到使书法事业向前发展,但北京这个核心位置则是其它省份无法企及和替代的。因此,地利就决定了北京书协定位的特别之处。这就要求北京书协在做好本地区书法工作的同时,又要起到引领全国书坛的作用。中国书协可能在有些方面务虚的多一点,北京书协则是务实的多一点,也就是说在实践方面做的多一些,只要做到虚实恰当结合,就能完成一幅“好作品”。总之,我真诚希望北京书协能够起到像它所处地理位置一样重要的作用,以自己对各项工作的积极态度在全国书界起到示范作用,处处敢为天下先。
中国书协和北京书协的合作可采取更多的形式
记者:近年来,中国书协和北京书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北京书协抱着全力服务、配合的态度,在许多国际性的大活动和相关展览中进行了多方位的沟通与交流,并与中国书协进行了多角度的通力合作。在探究书法发展新路的过程中,您认为首都书坛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工作,为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时顺应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海:我一向认为,书法事业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国书界同道的共同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要做好一项事业,并使这一事业始终保持久盛不衰,中国书协就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级书协,充分发挥各兄弟书协的作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书协与北京书协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取得了为书界瞩目的成绩。今后合作的范围更加宽广,发展前景更加喜人,特别是对外交流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现在这种交流形式也只是许多形式中的一种,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形式。希望中国书协和北京书协在以后的合作中,能够策划一些更加广泛多样的群众性书法活动和以提高为主的高端活动,以促进我们书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希望当今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记者:您认为在如此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古老的书法艺术怎么更好地在当代社会中定位?您提倡的精品意识和代表作意识应如何理解?
张海:浮躁现象是有一些,但尚达不到那么严重的地步。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当前书界的形势。具有悠久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受众面还是最多的艺术门类之一,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和生活中,要么是说,要么是写。只要写就会涉及书法艺术,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目前书法的使用功能在逐渐弱化,艺术功能在逐渐得以强化。这一古老艺术要得到深入持久的繁荣和发展,首先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其次是在参与过程中能够产生时代的领军人物,这两点是保证一门艺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去年7月份,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的文章。在这篇文章当中,我对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大家,以及产生经典大家的社会环境和我们书法工作者的责任都做了阐述。令人高兴的是,这篇文章得到了书法界同道的热烈反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有关报刊发表了40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经典和大家诸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初步达成了共识。书坛经典、大家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要循序渐进。
书家首先要具有精品意识和代表作意识。关于这一点,我在15年前就写了《关于代表作的思考》一文。希望当今书法家和书法大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不然的话,久而久之书家的艺术形象就会模糊起来,就会失去榜样的力量。文章发表后还举办过一次当代书家代表作展览。因为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展览,有得也有失。一个书家有了精品,不一定就是有了代表作,但是代表作肯定是书家的精品。如果代表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一个书家经典多了,该书家就是一代大家、一个巨匠。一个大家或巨匠,如果没有代表作或经典作品,是难以服众的。
最近我在江、浙、沪举办了巡展。我是这样想的,书法圈中人不论你的地位,也不论你的职务,首先应该是一位书法家,而一个书法家就应该不断地向自己的同道、向养育自己的广大民众展示、汇报自己的创作成果,这是每个艺术家责无旁贷的责任。做展示活动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作品好,会受到大家的赞誉,如果作品差,会受到多方批评。
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有些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会是“一锤定音”,甚至连想挽回不佳影响的机会都没有了,故而慎之又慎是必要的。举办展览并不一定是好事。我自己当然也有这样的担忧,但最终还是办了。之所以选择江南办展的理由有三:一是2004年我在北京办过展览,相对来说北方书家对我了解多一些。二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使河南书协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近或缩小与兄弟省市的书法差距,除了向北京书家学习外,就是到南方寻师拜友,这其中我确实请了心仪许久的大书家作为自己的老师并交了不少书友。如今20多年过去了,向师友汇报这些年的创作和相互切磋是正常的。三是江南大家云集,文化积淀深厚。南北一些崇尚有所不同,我自己认为,不论是学碑或是学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更加展现自己的艺术特色。展览之后我在北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大家坦率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作为一个书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然后择善而从之。就这次展览作品来讲,也可以说基本体现了自己一直主张的精品意识和代表作意识。有的作品可以说是我一个时期的代表作,不少专家也同意这种看法,对与不对还要靠时间来检验。总的来说,方方面面的反响尚好。当然我会冷静地对待褒贬,然后加以修正。我想无论为事业还是为自己,每个书家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责任,自觉地给自己加压,多出“力作”、“精品”和“代表作”。
书协工作要抓住两个基本点开展
记者:请您对新一届北京书协领导班子提些想法和希望。
张海:北京书协新一届领导班子能够礼贤下士,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努力把工作做好,这种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尽管这一届领导班子中有许多是老成员,但毕竟是新一届班子,我对本届书协班子充满了信心。
下面几点想法供参考。书协的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两点: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多出作品、多出人才。为此,我们要做的工作也应以此为出发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所举办的一切书法活动和采取的举措都应该紧紧围绕出作品和出人才。二是应该开拓思路,采取各种措施和有利手段,使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自己的明确目标,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追求,分时段多层次,争取能够在三五年内收到成效。三是对于本市书法人才的培养,要给予宣传和扶持,并不断加大奖励力度。四是强化品牌意识,不管对外交流还是群众性书法活动都要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我们每个书协都有几个自己的特色品牌,那么我们的书法事业肯定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