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男性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各个时期能够标志书法高峰的大家均为男性,男性引领了这个艺术门类的潮流。当然这与封建社会落后的观念和制度有关,当时女性的地位始终是附属于男性的。古代也有从事书画艺术的女艺术家,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就是一位女性。但是出类拔萃的女性书家绝对是凤毛麟角,其艺术成就自然没法与男性相提并论。然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艺术百花园中,女性越来越展示出其特有的才情,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创造和奉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来关注“半边天”的艺术创作现状和发展问题,这包括女性自身。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田伯平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女子书法散论》的论文,被《北京书法家论文集》收入其中,这是这部论文集中唯一一篇男性从历史角度阐述女性书法发展的论文,体现了作者在这一独辟路径的领域里确实思考了许多。作为首善之区的书法家协会的带头人之一,田伯平一直关注北京地区妇女书家的成长并给予大力支持。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田伯平。
记者:您当时写《女子书法散论》时,是什么原因驱使您写这样一篇论文的?您在分析和考察了历代女书家的成绩后,对女书家在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田伯平:6年前,北京书协换届,主席团委派我来领导北京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其实也谈不上领导,因为妇女工作委员会有自己的组织机构,由女书家自主管理会内的女会员和联络会外的书法爱好者,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她们的艺术思维,提高艺术水准,达到交流共进的目的。作为主席团成员,每个人都要分管一部分工作,我除了主持北京书协日常的业务外,特别关注女书家的创作和发展。如果不了解一项工作就不能做好领导工作,因此我翻看了大量的历史书籍以及相关资料,从了解历史上的女书家开始分析当前女子书法现状。以前我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我认为我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妇女书法的发展脉络,以及她们在当代的书法创作的情况。通过整理资料,我认为,女书法家在书法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只是因为在历史上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无法与男子相比,因此书名没有男子显赫,但这不应埋没应该属于她们的成就。基于此,我写下了《女子书法散论》这篇7000多字的论文。
在文章中,我写到了许多书法史上耳熟能详的女书家名字,如蔡文姬、卫夫人、武则天、管道昇等等,我认为,书法艺术始终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的,对于女性来说,书法艺术是适合表现其特性和内涵的。中国的女性聪慧勤劳,艺术才能令人佩服,她们的艺术感受和心理活动有别于男性,更利于创造端稳、秀丽、规矩的书法,她们的艺术创造同她们的精神一样富有韧性。对于她们的贡献,书法史著作反映得并不充分,社会公众给予她们的地位和评价也是不对等的。
书法发展成为艺术,从实用功能向修身养性的观赏把玩艺术转化,女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古代的女子,尤其是皇室贵族的女子,都要进行琴棋书画的训练,她们学习这些不是为了做官封爵,完全是陶冶性情、提高修养。两汉起,特别是汉末三国,书法艺术开始逐步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出现了理论研究和积极实践的趋势,女性也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汉书》中记载的孝成许皇后、章德窦皇后、和帝阴皇后、和熹邓皇后等都是“善书史”的,有的自小就能写一手好字。在后汉皇室,女子善书、好书,基本已经形成风气。《后汉书》记载了大书法家蔡邕之女蔡琰(文姬)和大司农皇甫规之妻善书的史实。蔡琰被曹操从南匈奴赎回后,自言原来家藏典籍有4000多卷,现能够记忆的有400余篇。曹操提出派10个文吏帮她整理笔录,被蔡琰以男女有别的理由婉拒,之后她亲自“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历史文献中还记录了她谈及八分书的问题:“臣父造八分书,割程隶字八分,取二分;去李小篆二分,取八分。”可见她是继承了其父的书法,被后人认可。《淳化阁帖》也曾刻有蔡琰的书迹,黄庭坚赞她的《胡笳》自书十八章“极为可观”。而皇甫规之妻的书法传说比她先生的还好,在韦续《九品书人论》中列她的行书、隶书为中中品。
到了晋代,王、谢家族在书法发展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王羲之的姨母(据王玉池先生推测,王羲之《姨母帖》中所悼念的姨母就是卫夫人)卫夫人,则是影响极深远的一代名家。张怀瓘《书断》称她“隶书尤善,规矩钟公。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这是很高的评价。卫夫人对书法的贡献还在于她作了《笔阵图》,虽然有假托之说,但也足以证明人们对她的书法和书学造诣极其看重。卫夫人是王羲之的老师,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可见卫夫人传授王羲之笔法,引他入门,对书圣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书法发展至唐代,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时也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书法家而名垂千载,在女子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她继承和完善了李世民开创的书法教育事业,在皇宫内设内教坊,教授宫女写书法。她命文臣摹写王氏一门书法,激发了唐代对书法的热爱,及至达到高峰。她主持刊刻了《昇仙太子碑》,在使用草书上开了历史先河,其飞白体题额也极其精美。唐代以后,书法进一步发展,女子书法的水平也不断加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之妻管道昇等以及大量的民间女书家被逐一载入史册。
通过梳理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女子虽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她们所展示的才华是不容忽视的,有的还能独领风骚,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对于书法的演进和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艺术创作丰富多彩。妇女书家也是名家辈出,名作纷呈。您对当代女书家的创作状态如何评价?对发展妇女书法事业有何建议?
田伯平:我将女子书法的发展归纳了几个阶段,一、后汉是女子书法的兴起阶段;二、东晋至唐代是女子书法的高峰阶段;三、宋元明清是女子书法的延续阶段;四、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女子书法的鼎盛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新中国成立以后,女子的地位逐渐提升,与男子一样共同支撑社会,参与建设。女企业家、女科学家、女教育家,甚至女政治家都层出不穷,作了巨大的贡献。书法也是一样,一大批女书家从深闺庭院中走出来,给书法注入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观念,使书法艺术在她们的纸上妙笔生花。比如萧娴、游寿、刘淑度、萧琼等一大批上个世纪的著名书法家,艺术风格都兼具了女性的阴柔和男子的阳刚之气,她们的作品被广泛流传,而且她们又继续将书道传授给弟子,为书法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为可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在书协的领导层,我们也迎来了巾帼英雄,中国书协出现了两位女副主席——林岫和周慧珺,她们又同时作为北京书协和上海书协的主席,领军两大直辖市的书法艺术。另外江苏的孙晓云、甘肃的张改琴等等都有了很高的造诣,不仅在创作上,她们还在教育、理论、出版等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她们的书作走进社会、走向国际,为宣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尽了力。去年年底前,由林岫任团长的中国女书家代表团赴日参展,进行了国际交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好地展示了中华女子的风采。这是非常可喜的,也是令人敬佩的。
女子的特性决定了她们在书法“尚法”特征方面具有优势,作品干净、漂亮、沉静、端稳、细腻,要在古典诗词和综合修养上多加磨练,再加上她们勤奋好学,自然会达到不让须眉的境界。古语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心胸、境界代表了一个人书法的风格。毛泽东的书法风格就与他的开阔胸怀、诗词根基以及领袖风采相得益彰。女子在心胸方面按百分比来说是不如男性的,这并不是一种偏见和歧视,有的女子心胸比男性还要宽广,我说的是大多数情况,毕竟两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建议女性书家在书写时还要放开一些、潇洒一些,跳出樊篱,敢于造险,体现刚健,从笔法上好好借鉴历代大书家的优点,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自身的真情注入笔端。相反,男子要好好借鉴女子端庄、含忍的特性,少一些夸张、胡涂乱抹,把握住书法的主旋律,继承传统,共同为书法事业美好的明天奉献力量。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去好好地引导、大力地支持,都会发展和繁荣,妇女书法事业更是如此。北京书协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鼓励女书家多出新品新作,在展览和比赛中加以扶植,以妇女工作委员会为轴心,大力弘扬书法艺术。北京书协主席团成员以林岫为表率,都很关注女书家,每年“三八”节组织讲座和书艺点评交流会时,都积极参与,真诚辅导。我们以后还可以搞女书家专题展览、女书家理论研讨会。另外我们还考虑在北京书协换届之时,适当增加女代表的比率,在理事会甚至书协领导班子成员上增加女书家的名额。我想,如果给予优惠政策、提供方便,对于发展妇女书法事业必定有好处。
记者:随着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更加安定和谐,艺术家的地位和价值会不断提升。而女书法家自古以来都不如男性,女书家如何在全社会共同进步的道路上取得更重要的地位和成就?您对她们的发展趋势如何评估?
田伯平:人们对书法的认知程度越高,越是极力倡导,书法艺术对和谐盛世的发展就越有好处。从各地书协的发展壮大、展览水平的不断提高、书法作品价格的逐渐提升,可以充分体现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新时代到处都是女书家的身影。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领域,80%都是女性承担,例如少年宫、中小学,她们的辛勤劳动,使得书法艺术的魅力能够普及、传承给下一代,从而为书法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女子书家的影响正在不断提高。我看到参加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和BTV电视书法大奖赛的青少年作者都是由女老师或是妈妈带领的,这让我感到很温馨、很激动。我想,过去女子书法的传承主要靠家庭,而现在家族传承淡化了,女子走上了工作岗位,她们的付出是双倍的,兼顾事业、家庭、孩子,男性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因为书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男子得天独厚的条件女性没有,只有靠自己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与男子比翼齐飞。只有普及才能提高,只有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量的飞跃。多给女同胞一些宽裕的时间和机会,多鼓励以提高兴趣,女书家的发展趋势是非常乐观的。我对她们的能力不怀疑。随着中国建设的发展,她们将充分在书法领域施展聪明才智,迎来一个真正的半边天甚至更加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