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学报专刊>中国书法学报发稿

从书法角度看奥运

时间:2008年09月0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彭利铭

    期盼已久的2008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了。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评价北京奥运会时说:非常成功!非常完美!非常满意!从萨马兰奇、罗格到参赛运动员、国外媒体,无不是赞不绝口,16天中国赢得了整个世界的喝彩。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心齐,泰山移。”

    的确不容易。特别是当我看完8月8日晚那宏大气派的奥运会开幕式后,我激动、我兴奋、我赞叹、我自豪。当时的所思所想,无以言表,作为中国人我无尚荣光。张艺谋了不起!北京了不起!中国了不起!

    感谢张艺谋,感谢张艺谋所呈现的中国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回望改革开放之初,大门敞开,西方文化涌入,使很多人开始眼花缭乱,中国文化艺术受到强烈冲击,有的地方出现了许多不自信的举动。而3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现状时,我们借奥运会这个最有说服力的大平台,用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极其自信地把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的伟大,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手段很自然、很和气、很协调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深层次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包容和自信。更感谢张艺谋,借古开今地运用了传统中国书画手卷的形式,在现代化国家体育场,从头至尾贯穿其中,上演了一部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美丽画卷。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令人自豪。以舞蹈演员为“笔墨”,以行草书流畅而富有韵律节奏的创作手法为动作,中国画大写意的方式和意境,完美而有创新地与少年儿童和入场运动员合作的巨幅美丽山水画作,令中国书画界拍案叫绝。我敢断言:这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正如张艺谋自己所说:“试问有谁还能让世界上204个国家近万名最优秀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脚印为你彩绘出这缤纷的画面?”而宣纸制作流程和书画装裱的大屏幕背景衬托,又让我们感觉是如此地亲切。活字印刷术推出的3个“和”字,尽显中国汉字及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孔子三千弟子手持竹简吟唱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中国的书法又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这竹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竹简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简牍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所以竹简上的字肯定是书法。

    从中国印的诞生,到祥云火炬接力中“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口号,再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乃至开幕式中,各国运动员入场的引导牌上,都是用中国书法的形式,所以我们当今书法同仁都要感谢奥组委,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向世界展示书法艺术的机会。

    当然现在圈内人议论时,提出一些不同的个人看法,如有个别字不够规范、功夫不到家等意见,反正事已过去,建议一下也都是好意,对事不对人,可以理解。据报道,北京奥组委征集书法作品部门先前曾确定过一组作品,并在报纸上刊登过。这些书法作品的水平无可挑剔,只是与强调普通人参与的奥运精神不太符合,北京奥组委有关专家、官员认为,此次征集作品,不看书法家的名气大小,而首先看书法作品本身与北京形象和奥运精神是否和谐统一。说实在的,选谁写不选谁写,我们无权干涉,真正的艺术与书法家的名气大小的确无关,关键是要写得好,要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要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水平。这些都代表中国形象,就应拿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否则不如用有些朋友的建议:中国书法传承数千年,历代经典精华取之不尽,为何不采用最为简单的集字方式,王羲之、颜真卿、权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从哪位大师的遗墨中找不出这么几个字呢?或选一个儿童的作品让其童趣、稚趣并存,不更有意思吗?另外,对于奥运体育盛会,书法家无论名气大小都是普通人,都有为北京奥运做贡献的觉悟,而艺术作品面世代表国家和时代的形象,选择应是平等的,应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应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这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小范围联谊活动,不求十全十美,也应尽善尽美。音乐节目为何要那么多明星大腕出场?因为,他们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和水平。书法为何就一定要强调普通人参与才符合奥运精神呢?对如何征集奥运书法作品,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