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东亚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互动,共享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经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向纵深发展,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16日在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举行。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明桂,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董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执行院长龚珍旭以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2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李松在讲话中说,东亚,特别是日本和韩国,是较早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开展民间保护和相关工作的,并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在2003年引入这个概念,在此之前,我们依托民间文化、民族艺术等概念,也陆续开展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中国民族民间文艺编撰的相关工作。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迅速地得到广泛使用,保护工作也迅速起步。短短七八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的工作,成为媒体、社会、学术的关注点,也成为政府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松表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日益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基本形成,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始设立,民众的文化遗产观念进一步增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局迅速,成绩显著。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深化保护机制、创新保护手段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相关机构邀集专家、学者总结和反思东亚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共享经验和教训,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明桂在致辞中说,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生效和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之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又一盛事。他表示,通过各国专家的深入讨论,东亚各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宝贵经验将会得到很好的交流和弘扬。这必将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基础研究,从而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龚珍旭在致辞中说,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近几年来,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在教学、科研的改革实践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2010年,学院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课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讲堂。迄今为止,已经有2000多名学生完成非遗通识课程的学习,邀请知名专家主讲的非遗大讲堂也已成功举办18场。他表示,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将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争取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多年的研究,既从学术的角度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经验交流,又针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个案分析。同时,专家们还结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反思,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学术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