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中国民间文艺专刊>中国民间文艺发稿

“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主题鲜明——中国民协五年工作回顾(之三)

时间:2011年03月1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主题鲜明

——中国民协五年工作回顾(之三)

    5年来,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面展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一浪高过一浪的推行,传统节日在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所珍视。在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倡议下,最终促成了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确立,将除夕纳入春节假期,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这一重大决策,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的传统文化生活及其传承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为民间文艺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生活在变,生活习俗在变,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祈望。传统节日是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引导当代人过好传统节日,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响应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精神,中国民协从2008年起在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山西绵山举办了首届清明文化节、传统节日文化论坛和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并在绵山建立了寒食文化传承基地。2009年,在《清明上河图》诞生地的河南省开封市举办了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并建立了清明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民协以此为契机,先后在四川阆中、绵竹,河南浚县,湖南汨罗,广东东莞,山西沁州、和顺,湖北咸安等传统节日的重要流传地,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了春节、端午、中秋、七夕等民俗为主题的节日活动及文化论坛。为向民众普及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中国民协还组织编撰出版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系列丛书,受到中央文明办、中宣部领导与广大读者的好评。

    5年来,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节庆活动,“我们的节日”不仅成为表现百姓民俗文化生活的舞台,也成为中国民协颇具社会影响的长项工作和品牌,实现了把常规工作做出特色、把特色工作做出影响、把有影响的工作做成品牌的战略思想。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