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中国民间文艺专刊>中国民间文艺发稿

中国民协等单位主办的中国苗族文化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登

时间:2011年02月14日 来源: 作者: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中国民协等单位主办的中国苗族文化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登

    编者按 近日,由中国民协、广西文联主办,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广西民协承办的中国苗族文化发展论坛在融水县举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湖南省和贵州省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代表和苗族学者,以及融水县领导梁日春、石统权、董凌、张善强等共90多人出席。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段宝林、仲富兰、过竹等19位专家学者,围绕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苗族文化发展、融水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等议题从苗族工艺品、建筑物等方面进行了精辟论述。

关于民间年画发展与创新的思考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院长 马志强

    2002年以来,潍坊对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高密扑灰年画进行了全面、科学的普查、抢救和保护,编辑出版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高密卷》,并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关于民间年画和新年画结合的问题

    近几年民间年画逐步萎缩。杨家埠年画在2003年,生产数量是657万张。而今年,数量为200余万张。在题材内容方面,基本都是几百年留传下来的老样子,品种单一。民间年画的生命力在于随俗渐进,要有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而我们民间年画所缺乏的正是这些新的东西。但是,新年画的创作并没有停止,特别是每5年一次的评奖展览活动,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潍坊作者曹和平的《少喝酒多吃菜》、季乃仓的《和平幸福》、臧恒望的《喜帐》。这些新年画作品,反映新生活、新思想,反映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如何吸取新年画的营养,开阔民间年画的视野,丰富民间年画的题材内容,需要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二、关于民间艺人和美术工作者结合的问题

    民间年画几百年来,基本是一家一户家庭作坊式的传承。

    建国初期,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新年画改革的文件。美术工作者和杨家埠的年画艺人一起创作了几十幅反映新生活的年画。如:《春节游行》《生产互助》《婚姻自由》等,对民间年画的发展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是民间年画创作人才的缺乏,一方面几十万的美术毕业生无用武之地。如何吸纳喜欢民间年画的美术人才,参与年画的创作,扩大年画的题材内容,推动年画的发展创新,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三、关于民间年画表现形式的变革和不同画种结合的问题

    民间年画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随俗渐进,不断地反映生活,适应社会,融合不同画种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清代是戏曲故事、小说演义发展繁荣的时期,民间年画为了赢得市场,从单一的小幅年画,变成条屏式的、成套的连环画形式。如杨家埠年画中的《秦英征西》八条屏、《四郎探母》六条屏等。清代也是文人画发展繁荣的时期,民间艺人便把文人画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年画中,创作出了木版水墨年画。用木版印出山水花卉及人物的线条,再用水墨的浓淡来渲染,使遒劲流畅的木版线条和水墨写意画的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民间年画不管造型还是色彩,都有极强的装饰功能。怎样根据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及审美需求,创作出内容丰富、装饰效果更突出的民间年画作品,有待于我们年画工作者和年画艺人的共同努力。

桃花灼灼风雨路——编撰《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的体会

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 高福民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清康乾时期为全盛期,因年画的加工和销售相对集中于苏州古城西北隅桃花坞一带而得名。

    深得民心的《一团和气图》,相传最早为明成化元年(1465年)宪宗朱见深即位后绘制。明成化至嘉靖年间(1465——1566年),苏州崛起在中国绘画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吴门画派”,代表人物唐寅、仇英的画雅俗共赏,流行了近80年。万历时期不仅是明代苏州版画趋于精美的一个转折点,形成了灵巧精致的“苏派风格”;而且还是明代版画史的分水岭,由戏曲小说版画取代宗教版画。

    “康乾盛世”,是桃花坞木版年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苏州有50余家年画店,与天津杨柳青年画一起号称“南桃北杨”,与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山东杨家埠的年画并称我国“四大木版年画”。

    晚明以后,桃花坞木版年画受西洋铜版画影响,注重透视和明暗技法,以建筑透视线表现空间,利用光影知识结合晕染,施以规整、细密、匀称的排线表现建筑、人物衣褶及树木等。而又不失民族风格和本土特色,其艺术水准远远超越了民俗意义上的年画范畴。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艺术精品,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巅峰时期。之后,嘉庆、道光年间的仕女年画,咸丰、同治年间的戏曲年画,也形成了两次不小的高潮,但表现手法向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回归,焦点透视等西方绘画技法顿失,总体上显示出由盛转衰的趋势。

    姑苏版是指在西方铜版画影响下产生的作品,它是中国版画史上极为罕见的具有优秀技术的大型版画。它能确切地把握西洋铜版画中所得到的意象,把它融入传统中国绘画的主题之中,并以自然而然的形式表现出西洋绘画的特征。经由长崎传入日本,在相当广泛的社会阶层掀起了一股尊崇中国文化、喜爱桃花坞年画的热潮,催生并发展了日本的浮世绘艺术。

    明清时期苏州年画日渐冷落。桃花坞木版年画大量向农村销售,单线套色印版的形式增多,开张缩小,色彩怡红快绿,题材更趋向世俗生活。

    2004年春天,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首批国家级代表作名录项目申报。

    2006年,建立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征集到了大量的实物和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是传承,年画馆和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联袂合作,加强了传承机制,几年来,年画馆工作室已复制了《福字图》《寿字图》《门神图》《钟馗图》《冠带传流图》《一团和气图》《麻姑献寿图》等一批桃花坞年画代表作。

陕西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修剑桥

    陕西民间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凤翔和汉中的木版年画。

    凤翔民俗文化厚重,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丰富多样,如泥塑、木版年画、皮影、刺绣、剪纸、布艺等等。各个艺术品种长期在同一块土地上生存、发展,相互间借鉴、吸收,取长补短,形成了共同的地方特色和各自鲜明的艺术特点。

    凤翔木版年画主要有两大传统品种——神码画和吉祥画。吉祥年画的出现晚于神码画,主要包括:风俗画、戏文画、十美画、儿童吉庆画、窗花,反映的内容是吉祥纳福、富贵平安、驱邪除魔、生殖繁衍等。

    凤翔木版年画的造型重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强调写意而疏于写实,常常采取意向的、夸张的、示意性的表现手法。正如木版年画艺人在口诀中说的:“娃娃要得好,头大身子小”,“英雄无颈,美人无肩”。

    凤翔木版年画以原色为主,间色为辅,以群众最喜欢的大红大绿为基调,桃红、槐黄、紫色,配以二墨(淡黑)辅之。红与绿,黄与紫,黑与白,几种原色相互对比,很少使用间色。追求一种喜庆又不失和谐的视觉效果。

    凤翔木版年画在人工套版印刷中,并不刻意追求严丝无缝的准确,有些地方明显出现线与色、色与色的错位。平添了一种随意、自然的艺术趣味。

    汉中木版年画以门神画享誉四方。门神画既有家喻户晓的秦琼、敬德,也有商、周、东汉、三国,以及唐、宋、明各代著名将领和传说中的各路神仙。

    汉中木版年画吸收了汉唐石刻艺术中雄沉、博大的表现手法,以及汉画像石在线刻艺术中表现出的古拙,飞扬的处理方式。构图多为顶天立地、高大威武的英雄好汉。在人物的造型上,汉中木版年画极尽夸张、变形之事,突出人物虎背熊腰、挺胸腆肚、威武强悍、气宇轩昂的气概。

    年画艺人在创作秦琼、敬德门神画时,塑造了不同的典型形象。如敬德的形象就富有农民英雄好汉的特点,其耿直、豪爽和勇猛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展示。艺人以黑色为主,黑白相间,吸收了民间社火脸谱的表现手法,夸张地描绘出“烟熏太岁”尉迟敬德,一看便能想到他面如锅底,打铁务农的劳动经历。秦琼面部的刻画则是除了五官情绪的表现外,尽量留白。二者虽同为武将,有威武勇猛的相同之处,但两张脸却形成一黑一白的对比。两张门神画也因为这一黑一白,成为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对。为了强调人物形象,画面以人物为主体,身旁只稍露出虎皮椅纹装饰。人物手中的铜锏和竹节鞭直竖画面下部的中间,刚好摆在虎头的鼻梁下,借猛虎之威展现秦琼、敬德的威严。

    陕西木版年画,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到的艺术魅力,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历史轨迹、文化心理、艺术手法、传承发展,对于挖掘西北地区民俗、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纸上唱出“千台戏”——从民间年画看传统戏曲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协副主席 李祥林

    绵竹年画兴盛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有作坊300余家,年画艺人逾千人,作品种类有门神、神案、斗方、画条等。人物造型也莫不含有明显的戏曲化元素。“填水脚”又称“行门神”,是绵竹年画艺人手中绝活,那在涂抹挥洒的大笔写意中勾画出活灵活现的剧装武将形象,令人惊叹。

    《老戏曲年画》是上海画报出版社推出的,图、文相配,该书所收图版多为清代或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戏出年画》,即是以描绘舞台演出实况、刻画演员真容等为题材和内容的年画。戏出年画中,影响最大、留存最多的是京戏年画,为研究京剧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戏出年画》下卷着重介绍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河北芦台以及山东的戏出年画,上卷综述了戏出年画的渊源和盛衰、戏曲对戏出年画的启发、戏出年画风格的形成等,中间图谱部分涉及江苏苏州戏出年画、安徽临泉戏出年画、河南开封戏出年画、福建戏出年画、山西戏出年画、陕西戏出年画、四川戏出年画。

    此外,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清宫戏出人物画》。这些戏出人物画原藏于清代宫廷,以“乱弹”剧目为主,后来大部分流散到民间。该书从民间收录了200多幅作品,几乎囊括了国内能收集到的所有流散出宫的戏画。这些戏出人物画,大量是替名演员某出戏留影的写真画,从民俗学角度看,可谓是一种关于戏曲艺人及表演的“图像民俗志”。画中每个人的面貌神情以及服饰、头饰、化装的式样、色彩、图案等相当准确逼真。

    河北武强年画始于明,起初是手工描绘,后来改为半印半画,清初则采用木版套色水印。康熙年间有北方民谣曰:“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密,比不上武强一南关。每天唱上千台戏,找不到戏台在哪边。”

    “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这是绵竹年画艺人的口头禅。怎样才能使笔下“有戏”,“传神”是关键。传统戏曲重传神达意,民间美术也讲达意传神。绵竹年画向戏曲取材的作品中,从表演形体描绘到角色眼神捕捉,从场面主次安排到人物呼应关系,都处理得相当细致,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武强戏文故事年画多打斗场面,让我们有听“唱”戏的连贯之感。“金盔银甲刀剑矛,仰首挺腹绿战袍;怒发冲冠红脸汉,红黄令旗插背肩。”朱仙镇年画有关武门神绘制的这程式化艺诀,兼及形神,亦未必不可供台上戏曲演员参考。一般说来,年画是静态造型的空间艺术,戏曲是流动演示的时间艺术。上述种种投射在民间年画作品里的传统戏曲身影,未尝不可以说是一出出绝妙的“无声戏”,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戏曲写照。传统戏曲和民间年画结缘,一方面是传统戏曲丰富了民间年画题材,一方面是民间年画扩大了戏曲传播空间,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开发现代绵竹新年画

河南省群艺馆研究员、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会长 倪宝诚

    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杨家埠同被誉为全国四大年画。

    改革开放后,民族传统文化记忆不断消失,民间美术(含木版年画)濒临消亡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创新开发新绵竹年画,就是延续、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举措。

    改革开放后,由于适应民俗艺术生存、生长的土壤已经消失,一度繁荣的胶印年画已失去昔日风采。其实,传统木版年画的衰落,绝非始于改革开放后。建国后,曾提出用胶印新年画、门画、历画取代传统的木版水印“门神”和“灶君”。并取得了极大效果。新门画、历画物美价廉,印刷效果非木版门神、年画所能比拟。一张胶印门神画,印数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然而,传统木版年画依然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形成“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的多元共存局面。农民说:“胶印门神是画,不是神。”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近8亿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70后”、“80后”的青壮年,都有一定文化素养。他们的居住环境多为现代套房式,玻璃窗已不适应贴窗花、单扇的套房门也无法张贴成双成对的门神,灶君爷也找不到安放的位置。他们对“神灵”已失去了老一代人那份虔诚。传统民俗礼仪日益淡化。新一代农民经济观念的转化,文化层次的提高,居住条件的现代化,西方时尚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他们已不愿接受传统风格的木版年画。而适应现代民居崭新样式的高档年画,如沙发画、名人字画四条屏,大幅装饰性强的年画,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

    新型农民家庭急需富有创意的现代年画,又哪里去寻觅呢?观念必须转变,年画出版也要短、频、快。年画要想生存也要紧跟时代,至少一年换一个新内容、一种新样式,要做到“三不同”,即因地域而不同(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因居住环境而不同(平地与山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因经济条件、购买能力大小而不同。要研究、探讨出版系列配套产品,还要“一条龙服务”,有专人代顾客悬挂、张贴和设计、布置。问题不在年画本身,也不是群众不喜欢年画,而是目前年画的内容与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只有不断更新,才能改变现状。绵竹传统年画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质,必将愈来愈珍贵,成为现代时尚家庭中的高档观赏和收藏品。老祖宗传下来的“明历明挂”、“填水脚”等绝技、绝活儿,也应该永久传承下去。

    总之,我们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毫不动摇地保护、传承好传统的绝活绝技;更要下定决心转变观念跳出老框框,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迎合新形势、掌握新科技、使用新工艺,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创造、开发出适合现代中国人审美需求的新绵竹年画。

中国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

湖南省民协副主席、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 左汉中

    木版年画是中国年文化的产物,它不仅在年文化中产生着烘托节日气氛、美化居室环境的作用,还具有教化劳动者心灵、点亮劳苦大众心灯的积极意义。

    木版年画也是承载吉祥文化最为丰厚的一个品种。

    民间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说法,中国人有把万事万物纳入吉祥这只口袋的本领。就连不招人待见的鼠、蛤蟆、蛇、蜘蛛等小动物,也在民间艺人手中“化腐朽为神奇”,成为赋有积极意义的木版年画题材,如滩头年画《老鼠娶亲》、武强年画《蛤蟆招亲》《盘丝洞》等。

    冯骥才先生将传统木版年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农耕社会农民墙上的电视机”。千真万确,色彩鲜丽、印制精良的木版年画,无异于封建社会贫苦农民家庭的奢侈品。在农民的心中,剪纸、刺绣、木版年画,好比一盏希望之灯。同时,这“电视机”,另外一方面的精神指向,即木版年画所具有的知识性与教化性。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庞杂,人们不仅能从木版年画中吸取生活的信念和精神的力量,也能通过年画,获得开启知识与智慧之门的钥匙。

    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传统木版年画还能否存在下去?

    木版年画珍品应当走进博物馆。它是研究历史文化、社会科学史料的真正收藏品。

    我们的一些年画生产地,是否都能像河北武强一样,让年画珍藏品进入博物馆,通过专题展览的形式,让观众对木版年画中反映的中国历史、宗教、神话、传说、小说、生产、建筑、风光、戏曲、自然、游戏、节庆等社会生活得以了解。对木版年画这一造型艺术的风格与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别开生面的借鉴。

    另一种探索是借鉴木版年画风格创作的“新年画”。几十年来,美术工作者在这条道上尝试了很多。而山东省的成绩最为出色,陕西安塞、河北武强、四川绵竹、湖南隆回等地也涌现出一些好作品。但从总体上看,“创新年画”在艺术创作多元化的今天,仍然看不到强劲发展的势头。

    这些年来,我们又能看到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走进艺术教学和设计装饰领地,并且取得不俗的效果。这种“新瓶装老酒”的方式,是不是新时期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条最佳出路呢?现在全国大专艺术院校相继成立了设计学院或艺术设计系,传统民间美术已经走进了艺术学院的课堂,木版年画开始被应用于平面设计中。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年画内涵的视觉设计,不但能使设计自身特性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而且还可以拓宽设计思路,实现思维转化。

    国内有许多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设计和影视、卡通动画设计,都从木版年画中吸收营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木版年画的线条构成和色彩构成也成为环艺设计的参照资源。用木版年画元素装饰的宾馆、茶馆、饭店,能表达出典雅、古朴的文化气息。

    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应用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想要推广它,将它发扬光大,广为应用,还必须进一步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