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是彝族的众多支系之一。彝历年,彝语称“库斯”,由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第一个星回节转化而来,一般在阳历的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下旬,为期3天,具体日期不一,因地而异。凉山的彝历年极具浓郁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就像汉族的春节一样,热闹喜庆,令人向往,彝族的天文历法、宗教信仰、饮食文化、亲属制度、礼仪文化等都在人们欢度新年的各种仪式和行为中得到充分体现。彝历年是我们了解彝族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历史长河中,彝历年的传统既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也经历了诸多变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彝历新年做全面记录和深入研究,极富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2010年12月21日至2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人员前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漫水湾镇沙尔村,全程参与并记录了该村的彝历新年。
与凉山彝区的其他地方相比,沙尔村每年的彝历新年相对较晚,今年的新年日期定在12月22日至24日。新年前夜彝语称“觉罗基”。过年的各种准备白天已经完成,是夜,各家围着火塘,谈论过去的一年与即将到来的新年。近些年沙尔村很多彝人外出打工,过年无法和家人团聚,与以往相比,节日的气氛稍显平淡。
“库斯”是过年第一天。当天的主要活动是杀年猪,祭祀祖先。按照传统,早晨鸡鸣以后,就要从村寨中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年猪。人们还要用年猪的胆、胰、膀胱等占卜主人家来年的吉凶。现在的沙尔村,人们依旧要祭祖,但杀年猪时,各家各户自由组合,不再以家支(类似汉族的宗族)为单位,也不再严格依照长幼顺序。
过年第二天称为“朵博”。这一天人们会相互串门拜年,给亲戚送酒、肉、米、面等礼品。“社日”是当天最重要的仪式。传统的“社日”仪式由妇女组织全村孩子祭果树。每个儿童要带一只猪前蹄及细玉米粑等,选一棵长势茂盛的果树,让一儿童上树伴树神,众小孩由一子孙繁盛的妇女带领,祈求树神多结果子,让孩子们分享,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等。从本世纪初开始,沙尔村的“社日”不再全村统一举行,有小孩的家庭自由结队,有的甚至自家单独举行。而仪式过程也简化了很多。
过年最后一天叫“阿普机”,是送祖先灵魂归去的日子。因此,各家各户火塘中的火不能熄灭,要通宵燃烧。凌晨,鸡一打鸣,每一户都要燃烧准备好的尚未晒干的树枝,送走祖先,并撤下祭品。和传统的彝历新年相比,如今人们已不再通宵达旦地围守火塘,大多是在公鸡快打鸣的时候才起来,做送走祖灵前的最后准备。祖先的灵魂一送走,彝历新年便圆满结束,人们各就各位开始新一年的忙碌生活。
沙尔村的彝历新年表明,凉山彝历新年的变迁速度正在加快,而且,这种变迁主要体现在仪式的简化和新元素的吸收两方面。时代的变更,彝族群众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如今的彝历新年不再像过去那么繁琐和讲究,规矩似乎少了很多。变迁是任何民族传统文化不变的定律,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变迁中的坚守与传承,在凉山彝历新年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迎祖、祭祖、送祖,永远不会忘记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恩,也永远不会忘记对民族传统的遵从与守护。正因如此,一个民族才能与时俱进,其民族文化才会有永不褪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