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10年,“非遗”抢救、保护与申报的热潮不减,理论批评与文化自觉在不断增强,保护的主体从国家政府单一主体向人民团体、经济实体和普通大众多元过渡,“全民参与、惠及大众”成为共识。民间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始终面临着两大课题:传承与发展。在实践不断的行进中,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明晰与深化。
2010年,四川阆中春节系列活动、浙江温州“拦街福”文化节、山西绵山第三届清明寒食文化论坛、第二届开封清明文化节、山西沁州端午文化节、广东东莞第二届中国龙舟文化节、湖北咸安中秋嫦娥文化节、河南西峡首届中国重阳文化节、广西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开封七夕文化论坛、中国(广东东莞)望牛墩镇七夕风情文化节等纷纷登场。这些活动,发掘、恢复与展示了独特的地域节日文化活动,形成了一道道喜人的大众狂欢盛景,推动了“我们的节日”扎实、深入、持久的展开。人民是节日的主人,更是节日的传承者,全民传承是节日文化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不同。
由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规模大,规格高,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由中国民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东莞·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在东莞市望牛墩镇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民兄弟姐妹携各自的女红、“七夕贡案”等手工艺品参展参赛;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江西婺源开幕,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为乡村文化旅游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第二届中国长勺鼓乐大赛暨中华鼓乐大汇演在山东省莱芜举行;全国农民画展在宁夏银川举办。
“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请进校园”系列活动于国庆期间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让青年一代通过近距离感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夯实文化根基、追索民族魂魄,构建一个传承了民族文化DNA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最终实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想。
首届中华情——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嘉年华在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拉开帷幕。这次民间艺术的展演、展示、展览,开启了一个两岸民间艺术交流展示的新平台,营造了一个和谐共赢的新天地。在北京举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和“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同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列追捧……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项目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首批实施的全国性专项之一,历经9年寒暑,22卷本鸿篇巨制在2010年全部完成。这部大型图文集以普查所获资料为主,重点放在文化而非单一的美术上。所有作品经过专家鉴定,甄别真伪,确定年代,其体裁、尺寸、年代、内容与含意,在图版上都有注释,为各地木版年画之全相。这是历史上首次对中国木版年画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田野普查,普查所得的原始资料全部录入“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中。这部完整、厚重的中国木版年画文化档案,无论在民艺学、民俗学、美术学,还是人类学和文化遗产学方面,都具有标本的意义和文化研究的基础价值。
中国民协成立60年来,已搜集近50亿字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其中仅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经200余万人次20余年的记录,获得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余条。2010年,中国民协启动实施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构建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资料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数字图书馆,方便广大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利用。
2010年中国民间文艺取得了可喜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许多突出问题:民间文化的消逝和消亡依然在继续,保护性破坏、建设性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名人故里之争的混乱局面与名人故居随意拆迁并存,保护理念与意识存在偏差与冷热不均的现象。专业知识普及程度低、专业人士匮乏的情况十分突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待深入把握,民间文化资源、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有机整合还需进一步探索、实践、积累经验,民间文艺学研究空白尚多等等。民间文艺前景一片大好,民间文艺界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