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之乡奏新曲 新农村文化创辉煌
——中国新农村新牧区文化暨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内蒙古乌审旗召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深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由中国民协、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政府等主办的中国新农村新牧区文化暨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于9月3日至5日在内蒙古乌审旗召开。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北省民协主席郑一民,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中共乌审旗委书记张平,中共乌审旗委副书记、旗长牧人,中共乌审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银山,乌审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巴音松布尔,乌审旗政协副主席王彩霞等领导和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民协及民间文艺之乡的代表共147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赵铁信主持。
罗杨在会上致词。赵铁信宣读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同意乌审旗建立“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博物馆”的决定》。罗杨和张平共同为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博物馆揭牌。
各省民协的负责人和民间文艺之乡的代表紧紧围绕当代中国新农村新牧区文化和民间文艺之乡建设方面的经验进行了交流。
牧人作了题为《全力打造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 建设中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名旗》的发言。河北省清河县、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山西省寿阳县以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代表分别就张姓文化、火文化、寿文化、博物馆文化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河南作为民间文化之乡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已经有31个地方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河南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程健君就申报、建设民间文艺之乡的成功经验和深刻体会与代表们进行了交流。
大家表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所拥有的文化,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扩大民间文化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我们要通过努力将民间文艺之乡建设打造成重要的文化精品工程,要科学利用各民间文艺之乡的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铸造地域文化形象,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文化产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陈振明代表山西寿阳向中国民协提出了承办下一次经验交流现场会的申请。此次交流会是中国民协继2006年、2008年两次成功举办之后的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经验交流会。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萨拉乌苏遗址陈列馆、乌审旗地方文献馆和中国马头琴博物馆,并观看了乌审旗乌兰牧骑的文艺演出。(李刚)
关于同意乌审旗建立“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博物馆”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民协并乌审旗人民政府:
所报《关于建立“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博物馆”的函》收悉。依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专业委员会、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博物馆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认为:所报材料属实,手续齐备,申报规范。经研究决定,同意乌审旗建立“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博物馆”。
请内蒙古自治区民协并乌审旗人民政府接到此决定后,按照相关规划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抢救、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对“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博物馆”开展的工作适时进行检查,并将继续给予扶持和指导。
特此决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0年6月22日
民间艺术: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前沿
罗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社会进步的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文化的作用就越凸显。资源是发展的动力,而地球上人类的生态资源将会越来越少,文化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多;就像矿产会越挖越少,而文化资源会越挖越多,这就是文化的后劲和软实力。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越来越注重把文化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而民间文艺之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地域文化品牌、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保护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在全球化发展日趋迅猛的今天,很多文化遗产,特别是深藏在偏远乡村的文化遗产,有的因未被重视而灭绝,有的因无法传承而濒危,有的因过度开发而变得面目全非。因此,保护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民间文艺之乡以树立文化品牌为己任,着眼于文化类型和区域文化的特点,以政府、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共识为合力,立足保护和传承本地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等,挖掘整理抢救地区历史和民族文化中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信仰意识、价值取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核心内容,使体现当地形象的文化符号、文化景观、文化标志成为“名片”,并加以保护和宣传;将地区特色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有效地保持了文化的历史性、丰富性以及多样性、新颖性。实践证明,民间文艺之乡是保护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机制。
二、有利于扩大民间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的凝骤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发展的力量源自文化。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范畴中,民间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类以民族的方式存在,在劳动和文化实践中不断地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地域风格独特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深深镌刻着生动的民族图腾与民族印记,塑造了民间文化的灵魂。民间文艺之乡特有的文化基因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个性,是这个地方的灵魂和象征,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精神升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间文化之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就成为这个地方广大人民共同的心灵家园。因此,人民群众在民间文化活动中所获得的不仅是简单的精神愉悦,而且是对生命和人格的文化认同以及人民自己的文化尊严。建设好民间文艺之乡,一方面能够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时代精神力量,从而直接增强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另一方面也能使中华民族在复杂的竞争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创造能力。
三、有利于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每个民间文艺之乡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都代表着那个时期人民的审美期待,决定着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把最具影响力、最具穿透力、最具闪光点的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出来,对于形成地区文化品牌、促进事业发展,推动旅游开发、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环境改善、扩大地域影响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先进文化最深厚的根源在人民群众之中,民间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基石。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所依赖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居于背后、决定民族命运的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要发展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文化,可以在保持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抵制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和腐朽渗透,推动自身文化的创新和进步,从而保证先进文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出发,民间文艺之乡在先进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每个民间文化之乡不仅是百姓的自豪、文化的品牌,更是政府的担当,做好相关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四、有利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
民间文艺之乡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形式曾经在历史的文化生活中为群众所喜爱,同时又在新时代的文化形式中反映着人民群众新的审美理想和追求。我们在很多民间文艺之乡都欣喜地看到,人民群众对乡土文化的高度热爱和广泛参与,正在被内化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被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社会和谐中正释放出不可低估的能量。建设好民间文艺之乡,搭建起历史文脉与当代文化相衔接的桥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当代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民间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民间文艺之乡在凝聚民族精神和团结各界力量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民间文艺之乡中所保存的传统道德、优良品格、文化遗产、民族精神,能够焕发人们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拓性,提供不懈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通过民间文艺之乡的命名和建设,实现历史文化得以彰显、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对于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和文化积累。繁荣和发展民间文艺事业,建设好民间文艺之乡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牢牢联系在一起的宏图伟业,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有着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后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犹如一首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民间文艺之乡就如同这诗篇中的灵魂,让我们共同为民间文艺之乡的文化建设增添风采,不断谱写新农村建设的崭新篇章。
成功的创举 巨大的作用
赵铁信(中国民协副秘书长)
命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立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和研究中心,是中国民协的一个成功创举。这个创举得到了全国众多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实践证明,这个创举顺乎时代发展,符合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创举也充分展示出了我国民间文化所富含的巨大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命名和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研究中心的建立是一项新生事物,充满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长久的战略意义。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民间文艺之乡分布在全国各地,都在基层和乡镇。民间文艺之乡的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地域性的民间文化。而我们的中华文化是由数以万计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就是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有力地增强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对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意识,把人民群众的自发抢救保护行为变为政府的自觉行为。民间文艺之乡申报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是民间文艺之乡的“主人”和“法人”。我们每命名一个文艺之乡,就等于把抢救保护和开发建设的责任转交给了各级政府,同时我们也明确告诉了各级政府其地域文化突出的特点、保护的重点和打造的亮点是什么,让各级政府主动承担起抢救保护义务和历史使命。多命名一个民间文艺之乡,就等于多赋予地方政府一分责任和义务;多命名一个民间文艺之乡,也就等于给我们当地的民间文化遗产增强了一分安全感。
三、整合了地方的文化资源,突出了地方的文化亮点,打造了地方的文化品牌,塑造了地方的文化形象,提高了地方在全国甚至于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如:河南许昌的三国文化之乡、桐柏的盘古文化之乡、虞城的木兰之乡、济源的女娲文化之乡、河北抚宁的吹歌之乡和蔚县的剪纸艺术之乡、浙江丽水市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西寿阳的寿星文化之乡等等,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保护和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化传承人,使古老的民间文化薪火不断,后继有人。如河北省蔚县的剪纸传承人、河南朱仙镇和山东高密的年画传承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长调传承人等。继往开来,老、中、青一个接一个地跟上来,每一个民间文艺之乡的每一个传承人都得到市、县、乡镇政府的有力保护和重视。
五、发掘和利用了民间文化资源,发展了文化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山西寿阳县和河南虞城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寿星文化之乡和中国木兰之乡后,将寿星文化和木兰文化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在全国有其广泛影响。
六、丰富和活跃了地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民间文艺之乡,每次授牌仪式都有几万人参加观看,如济源的女娲文化之乡、上蔡县的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授牌仪式都达到了四五万观众。每一次授牌仪式上都有省城和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演出。众多的民间文艺之乡每年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法定节日和当地的民俗节日,都开展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七、众多民间文艺之乡都编写了民间文化教材,一一进入当地中小学课堂,使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以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间文化,意义重大。如:河南济源将女娲文化和愚公文化,山东胶州、河北蔚县将剪纸艺术,山西寿阳将寿星文化都编写了教材,成为当地中小学生必读之书和手工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民间文艺之乡”这一品牌的认识逐渐深化,申报的积极性日趋高涨。民间文艺之乡在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总而言之,近些年来,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命名民间文艺之乡,通过命名民间文艺之乡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得益彰。
全力打造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
牧人(内蒙古乌审旗旗长)
全力打造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建设中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名旗。要大力传承、弘扬“四乡”文化,深入推进“拉响马头琴、构建和谐绿色乌审”主题文化活动,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批马头琴音乐初级人才,培训一批马头琴音乐民间爱好者,培育一批马头琴文化产业,推出一批马头琴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建设一批以马头琴文化元素为主的标志性建筑,全力打造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扎实推动民族文化大旗向民族文化名旗转变。
一要不断创新发展载体,建设马头琴文博苑。以推进城市“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为总揽,将现代建筑理念与乌审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彰显城市魅力,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二要挖掘民族底蕴,发展婚庆礼仪文化。特别是鄂尔多斯婚礼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作为蒙古民族多种文化和艺术的综合结晶,鄂尔多斯婚礼集说、唱、拉、弹于一体,融歌舞、婚俗于一炉,既是蒙古民族歌舞艺术的母体,又是传承蒙古民族歌舞文化的重要载体,充满了文学性、戏剧性、表演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幽默感。三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文化旅游长廊。四要发挥民族特色,弘扬蒙古祭祀文化。五要提升全民素质,壮大“文化独贵龙”,推动和谐发展,提升生态文化档次。
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化越先进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越和谐。我们要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掀启文化繁荣发展的崭新一页,努力把乌审旗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名旗。
擦亮文化名片
赵杰(河北省清河县政协副主席)
清河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古典小说《三遂平妖传》《金瓶梅》的故事原生地,是妇孺皆知的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是隋唐宋大运河流经之地,也是因运河而兴盛繁荣的城市之一。
几年来,为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服务经济社会,促进富民强县,清河县几届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并倾力打造张姓文化、《金瓶梅》文化等文化品牌,投资建设了武松公园、快活林等一批文化设施和旅游景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们开展了两项重大文化活动。一是2009年5月28日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张氏总会恳亲大会。我们在新落成的华夏张氏祖庭,举行了盛大的张姓祭祖大典和张氏祖庭落成庆典活动。可以说这次大会亲情融融,盛况空前,使海内外张姓人氏对清河县有了切身的了解,并对清河增加了感情。除去慷慨捐资张氏祖庭修建外,还签订了多份投资清河项目的协议书。
二是今年8月21日至22日举办的第七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证了《金瓶梅》与所描写地理背景地——清河县的密切关系。作为地理背景的清河县,是大运河文化的产物,没有大运河(永济渠段),就没有清河郡、州城的诞生,而且也不会有《金瓶梅》一书。所以清河县为配合大运河世界申遗及清河县的“文化兴城”战略,县政府与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共同举办了第七届(清河)《金瓶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近几届会议中到会人数最多、代表性最强、学术成果最丰的一次会议。
推进中国火文化之乡建设
宁振岳(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区长助理)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被誉为中原地区的“黄金通道”,是商丘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
保护民间文化精粹,叫响火文化品牌。对睢阳火文化的抢救保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高度重视,加强对火文化遗址的保护。第二,严格遵循在保护火文化遗址的前提下合理、适度、科学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的原则。第三,成立研究会,搞好火文化资料的普查、记录、整理。第四,举办大型活动,增强火文化的影响力。第五,依托火文化资源,叫响火文化品牌。
完善火文化保护体系,推进文化之乡建设。火文化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火文化辐射力度的日渐增大,使我们党政部门、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火文化的传承,支持火文化发展,产生火文化的保护意识。2009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火文化之乡以后,我们进一步挖掘整合火文化资源,在城乡建设规划中扩展火文化的生长空间,制止城乡建设中对民间文化遗产的破坏,加快制定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政策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推进了火文化之乡建设。
科学规划,有效保护,提升火文化品牌价值。下一步工作中,睢阳区委、区政府将以火文化之乡为载体,加大融资和投资力度,进一步挖掘整合保护火文化资源,使火文化的软实力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弘扬寿星文化 建设魅力寿阳
陈振明(山西省寿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年4月,山西省寿阳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寿星文化之乡和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3年多来,我们在挖掘、整理、保护寿星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内引外联措施,使得寿星文化的宣传、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腾飞,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寿阳寿星寿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融汇了佛、道、儒三家之精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怡人的环境,深厚的底蕴,使寿星文化茁壮成长,进一步挖掘寿文化之精髓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新态势,我们紧紧抓住中国寿星文化之乡的品牌,依托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进行运作,将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指标来抓,坚持研究先行,在研究中挖掘,在挖掘中开发,在开发中提升,实现了寿星文化的产业化开发。
寿星故里研究寿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企望,而且使得精神变物质,能量转换,推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2009年,寿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由2006年前的山西下游位置进入上游水平,列市县的前15位,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名列全省第四,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我们相信,有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有专家学者的智慧集成,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寿星文化之乡的品牌会越来越响,寿文化研究基地的成果越来越亮。我们更相信,寿阳这块热土,一定会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长寿福地,一个世界人的健康家园!
提升打造“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
施孝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联党委书记)
近年来,鄞州区委、区政府把推动博物馆建设作为构建文化强区的重要举措、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经济文化互动的绝佳平台,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持博物馆尤其是民办博物馆的发展。2009年10月,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的称号花落鄞州,这是对鄞州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投资多元化、兴起博物馆建设热潮的大力肯定。
目前,在鄞州民间资本热衷博物馆建设和政府强力推动的背景下,鄞州区正步入博物馆的高速发展期。在推动博物馆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鄞州不断提炼博物馆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博物馆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们的经验是在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中,着力强化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责任主体的职责,以政府的公共投入保证民办博物馆的公益性。鼓励支持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多元投入,多腿走路,初步探索出了与传统博物馆管理运行完全不同的新路子。引进激励机制,制定考核办法,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健全民办博物馆综合配套,以促进博物馆效益的充分发挥。
综观我区的博物馆建设,在区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的提升打造之路将继续坚持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导向,逐步形成博物馆与经济社会联动互促的发展新格局,构建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建设的鄞州模式。
助推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
程健君(河南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
自2002年以来,在中国民协的关心和指导下,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把申报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工作列入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并在全省铺开。到目前为止,中国民协已陆续在我省命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31处,建立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博物馆29个。通过民间文化之乡的申报考察命名工作,促成了一批国家级文化品牌之花开放在河南,使全省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粹与经典得到深入挖掘和整理,有力地促进了民间文化资源的原产地保护和开发,对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具体做法是:把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严格申报考察民间文艺之乡标准,规范申报程序;深入宣传,扩大影响;正确引导,积极服务,加大民间文化资源的转型开发;推进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上水平,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由于“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是一项过去不曾做过的全新工作,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新课题,加之从民间文化资源到当代文化产品的转型过程中,客观上存在市场调查、项目定位、资金运作、人才引进、市场培育等方面的诸多制约,因此,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县市申报阶段热情高涨,命名之后工作停滞不前。有的地方只重开发,不重保护,客观上存在开发的过程中使文化遗产程度不同地受到损坏的情况。
心随歌飞敖包情
“敖包”又称鄂博、脑包,蒙语的意思是“堆子”。古代的草原,茫无际涯,难以识别方向,四季迁徙、游牧的草原民族便在草原较高处、湖水旁或道路边以石块堆起敖包,用以辨别方位,或作为牧场划分的界标。由于敖包一般都位于草原上较高处如山坡或湖边、岔口、路边、滩边等显眼的位置,便于辨识,后来草原游牧民族便将它作为祭天、祭地、祭祖先等的祭坛。
在古代,建筑、祭祀敖包均带有萨满教的色彩。萨满教视万物皆有灵,除祭天、祭火外,山川、土地、树木、泉水、河流等都是崇拜祭祀的对象。其中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祭敖包,就是民间最普遍的祭祀活动。
人们建筑敖包通常选择风景秀丽、地势险要或高山梁峁之处,因地制宜地用木、石、泥、砖堆砌成,或用沙柳、梧柳、沙蒿等围成的神灵物,在蒙古萨满教理念中是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
鄂尔多斯草原古代为水草肥美之地,相传成吉思汗率大军出征时,曾在白音昌霍格草原流连忘返。手中马鞍坠落地上,并吟诗一首:
金角花鹿出没之地,
戴胜鸟儿育雏之乡。
衰落故国复兴之地,
白发吾翁享乐之邦。
遂令三军将士每人拾来一块石头,于马鞭坠落之处堆起一座敖包。
今天,成吉思汗陵就坐落在白音昌霍格河畔的宝日陶勒盖山坡上,陵前在相传成吉思汗坠落马鞍之处即堆有一座敖包。
“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乌审旗
苏力德是蒙古语,意为神采飞扬、朝气蓬勃。其外观形态与普通旗杆无异,只是棋顶饰品具有蒙古民族特色而已。蒙古人通常叫它“风马旗杆”,也叫“禄马旗杆”,象征该部的勇猛和威严。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帝国后,成为蒙古帝国的国旗。从此,察干苏力德代表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屹立在亚细亚草原上,成为蒙古民族精神的象征。
据有关书籍记载,苏力德最初只是铁木真乞颜部的旗帜,象征该部落的勇猛和威严。当成吉思汗具有了一定的能力,组织发动统一蒙古的战争时。苏力德军纛不仅在战场上出现,而且深深地铭刻在每个战士的心中。
苏力德是乌审旗独具特色的宗教性民俗文化。是乌审旗蒙古民族的族徽,也是乌审旗的标志。苏力德是蒙古民族精神之象征,民族心理之凝聚,民族情感之激扬;也是蒙古历史的凝缩,文化的积淀和蒙古民族整体的记忆。
苏力德是鄂尔多斯草原上居住的蒙古族特有的标志。乌审草原的家家户户,将门前竖立苏力德视作祈愿安康吉祥和家族兴旺的象征,因此,竖立苏力德、崇奉祭祀苏力德成了乌审人生活习惯中倍受重视的一件大事。居住在草原上的牧人,晨起必点桑(用柏叶、檀香、炒米等圣品点燃,也可称熏香礼),吟诵《伊金桑》,祈祷在新的一天神清气爽、奋发努力、勤俭持家、一切顺利。
为了保持苏力德的圣洁与尊严,还有一套十分规范的礼节和诸多的禁忌。如不能骑马或坐车从苏力德的内侧通过,也不能把马拴在旗杆上,更不能在其上摆放不洁之物。
灿烂辉煌的鄂尔多斯歌舞艺术
鄂尔多斯素以“歌海舞乡”闻名遐迩,享誉中外。精彩纷呈、灿烂辉煌的鄂尔多斯歌舞艺术,是鄂尔多斯人共同智慧的结晶。能歌善舞的鄂托克人、杭锦人、达尔哈特人、达拉特人、准格尔人和乌审人,为传承和弘扬鄂尔多斯歌舞这一非常珍贵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鄂尔多斯蒙古民间歌舞的传统,是非常悠久的。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最大的乐事,是婚宴。欢聚狂舞的人们,能将高坡踩平,平地踏陷。那既是一个壮阔沸腾的场面,又是一个燃烧飞扬的画面。来自蒙古各地各部的鄂尔多斯人,将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优秀传统沿袭传承到了今天。
鄂尔多斯民间歌舞,是丰富多彩的。婚礼,历来是一个民族综合文化的结晶。在这一方面,鄂尔多斯婚礼更加完美,更为精彩。整个婚礼自始至终,都在一片歌声、琴声和祝福中进行。那情境,那情致,那情怀,真是令人陶醉不已。
歌舞,是鄂尔多斯蒙古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充满创造美好生活智慧的鄂尔多斯牧人而言,歌舞就像家常便饭,是须臾不能分开的。家家有乐手,人人是歌手,这在鄂尔多斯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每当过年度节,迎宾待客、亲朋相聚或休闲娱乐的时候,牧人都要举行家庭座唱会。这种座唱会,就是鄂尔多斯民间歌舞传统的主要表现所在。
马头琴之歌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蒙古民族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飞跃,是社会生产力、审美意识方面不断进步的艺术体现。马头琴通过它那独特的造型和两束马尾弦(古代马头琴均用马尾制弦),如影随形地表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感情世界,奏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人对自然崇尚敬畏的动听旋律。因而,蒙古族人民非常形象地称马头琴为天、地、人合一的乐器,形容它的声音为天籁之音。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并由本族人民集体智慧自发创制、与马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传统“大器”。
1996年7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隆重举办了全国首届色拉西马头琴大奖赛。进入21世纪后,马头琴有了长足发展,不断创成绩、刷纪录,以一枝独秀的英姿活跃于世界舞台。
2001年8月8日,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国际青少年马头琴艺术节暨昭君文化节”上,千人齐奏的《万马奔腾》一举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4年1月,蒙古国向联合国申报马头琴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准。从此,马头琴在世界民族乐器之林享有一席之地,得到了应有的尊崇,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千年马头琴在讴歌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自身也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总结经验,努力完成体系化,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坦途上跨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