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要闻

《郭明义》,你为什么这样让人感动

时间:2011年09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月玲

《郭明义》,你为什么这样让人感动

——话剧《郭明义》的成功之道

    观众的掌声,是对一部艺术作品最高的褒奖;艺术家的成功,则出自于他们对社会的担当。辽宁人艺排演的话剧《郭明义》就是这样的作品。这部根据全国道德模范、当代“活雷锋”郭明义事迹编写的话剧自今年4月首演以来,已在辽宁、天津、北京等地演出60多场,观众超过12万人,不少观众看完演出后,被郭明义精神感染,成为了郭明义的“粉丝”。这就是艺术作品的力量。

    “写什么、怎么写”一直是艺术作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作品3分钟有个小高潮,5分钟有个大高潮,是不是只能向暴力、血腥、性暗示要戏剧张力?为了作品的上座率和收视率,是不是只能用穿越、架空、戏说来制造虚无的矛盾?在时下喧嚣的舞台和荧屏银幕上,以话剧《郭明义》为代表的优秀文艺作品用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写现实,写现实中令千千万万人感动的人,是文艺作品的使命,也是观众精神的需要。

    “文艺为人民服务”绝不只是一句口号。以真人真事改编成的文艺作品,永远是影视话剧等艺术工作者案头需要研究的课题。

    生活是一条奔流的大河,它的源头平凡;遭遇礁石时,它掀起的浪花又远远比文艺作品更富戏剧性。但真实的事迹一旦改编为艺术作品,如果不遵从艺术创作规律,又往往会让观众难以接受或是感觉虚假。从事这样的创作,用“迎难而上”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话剧《郭明义》的创作也面临了这些难题。人物原型郭明义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实际上朵朵浪花都值得书写。主创遵循了艺术创作原则,从小处着手,撷取了郭明义事迹中有代表性的几件小事:抢修道路、帮助白血病人找到配型、给高危产妇捐血小板、劝说贫困生重返校园……过度仰望已经不适合今天的观众,而这些小事迅速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观众容易产生共鸣。观众对根据好人好事改编的艺术作品,有时会潜意识地抗拒,认为这些作品宣教气息太浓。观众不再喜欢被“耳提面命”,因而这类作品采取平等视角与观众娓娓道来就十分重要了。话剧《郭明义》的导演宋国锋说过自己的创作原则是让观众自己去思考、提炼、升华。同样,以全国劳模王顺友事迹改编的电影《香巴拉信使》的导演俞钟也谈到,不要刻意煽情,让观众把感动留在心中,继而对王顺友精神有更多的思考。

    观众所有的感动在这类作品中都基于一个“真”字。没有真实感,就不会被观众认可,更不可能传递感动。不下生活,不投入自己的身心,“真”字就是空中楼阁。话剧《郭明义》的主创深入采访,演员与艺术原型同吃同住同工作,主演李跃民在排演这部话剧期间,每天所写的日记都与“郭明义”有关。如果主创人员对原型人物的生活没有深入的接触、感受,又何来感悟,生活浓浓的气息也就无从传递;如果主创主演自己都没有被感动,又何谈去感动观众。

    话剧《郭明义》以电影《郭明义》的主题歌《把幸福给你》结尾,这首歌的歌词就来自郭明义自己写的同名小诗。“把幸福给你”,郭明义自己是幸福的,他希望把幸福也带给其他人。《郭明义》的同名话剧和电影都抓住了人物的这个特点。幸福感是现代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郭明义精神”中的敬业爱岗、助人为乐,不是以牺牲的“苦”和“难”为终点。他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他所做之事也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但他的付出也是得到,他把幸福给出去,也得到了快乐。所以他能带动身边的一群人,大家都来当现代“雷锋”。话剧、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乐观、幸福、健康的郭明义,相信还能吸引更多“粉丝”,再组千万个郭明义爱心团队。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