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要闻

“现场模拟”为情感节目敲响警钟

时间:2011年08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成

    打开电视,形形色色的情感、谈话类节目不在少数。谈话嘉宾要么戴口罩、要么戴墨镜,反正不愿被人认出。谈话的主题总不过亲情、爱情、婆媳关系之间那点儿事。谈话人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总是尽皆过火,尽是癫狂。这些节目一次次地曝出匪夷所思的“家族情仇”,观众在一次次被震撼后,不禁感慨,人性怎可“恶”到如此程度。日前,石家庄电视台三套栏目《情感密码》播出了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再次引发了观众的强烈愤慨,很多观众强烈要求“人肉”搜索栏目中的男嘉宾。而搜索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这个人,栏目中的角色是被临时演员扮演的。这让观众大呼上当,甚至极其愤怒。而栏目组的解释却为,“现场模拟”是“行业内通行的做法”。

    如若所谓的“通行”就是“骗人”,这和搞传销的、卖假药又有何异?

    现场模拟,又称“情景再现”,顾名思义,在新闻缺乏现场资料的情况下,尤其是事件中关键性场景的缺失,不但弱化了节目的表现力,还可能影响观众的理解和接受。有论者把这种核心事件现场缺失的现象称为“叙事断点”。而“情景再现”,正能起到弥合“叙事断点”的作用。“现场模拟”较早地被应用于纪录片中,而后因之现实感强,又被广泛用于新闻栏目形态中。由此可见,“现场模拟”的真实性是最早进入受众的心理预期层面的。“真实性”也成为观众观看带有“现场模拟”的节目形态的潜在契约。且不说对此并不了解的普通观众会把时下风行的情感类节目当真,即使知道是“扮演”,观众也会因为相信契约的存在,当成真事儿去看。这显然在误导观众。

    此外,栏目组在拍摄过程中,极力宣扬煽动性的表情、肢体动作,花大手笔设计过分的桥段,很难让人相信,他们还能坚持自己所谓的“与真事一致”。如此看来,即使父子之间正常的小小分歧,在他们的演绎之下,也很可能变为“弑父”的大逆不道。“煽动性”超越“真实性”成为栏目组的首要目的。然而,栏目组却并没有标出“演员扮演”之类的提示性字幕,企图暗度陈仓,欺骗观众,事实上也真把善良的观众忽悠了。

    这种做法不但给角色扮演者带来了具体的苦恼,更为观众乃至社会公共环境带来道德污染。尼尔·波兹曼认为,在一个泛娱乐的时代,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成为主体“认识论”的构成部分,如同过去哈姆雷特通过人类共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犹豫不决”的代名词。今天电视媒介上的某些内容仍然具有引起共鸣、获得普遍意义的可能性,这种共鸣,有可能成为积极的导向,更有可能如同《情感密码》一样具有消极的甚至坏的导向。作为文化编码的极为重要的组成序列,电视媒介更应本着良知和责任做事!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