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风拂面,花香宜人,处处生机盎然。走进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排练大厅,记者发现,虽然是周末,但演员们都一个个在认真地排练着,或蹬鼓、或高车踢碗、或走钢丝……着实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演员们之所以能有这样好的工作状态,是改革带来了新动力。”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王晓如是说。而她的这番话也正是记者4月9日至12日在辽宁、山东、山西等地采访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从“小马拉大车”到轻装上阵
在辽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记者了解到,改革前该团职工队伍可以概括为“三多两少”,即大龄人员多、不能上台演出的人员多、退休人员多,优秀人才少、尖子演员少,不仅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发展后劲不足。当时团内经济状况非常不景气,在职在岗职工40%开资,提前内退人员60%开资。今年3月,铁岭市果断撤销了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铁岭县剧团、开原市艺术团、昌图县民间艺术团4家文艺院团的事业单位建制,全部收回人员编制,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为母公司,组建了包括上述其余3家院团为成员单位的铁岭文化艺术演艺集团。虽然仍然保留上述4家院团的称号,但单位性质已由事业单位转变为国有企业,并在工商部门注册。与此同时,铁岭市将原艺术团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全部解聘,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重新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重新聘任了中层干部,其他演职人员也通过考试重新竞聘上岗。“改革后,每年可为艺术团减少80万元的支出包袱,同时也解除了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铁岭文化艺术演艺集团总经理赵秀对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感触颇深,同时他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说,新成立的铁岭演艺集团完全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集培训、创意、演出、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有保障性的退休、有针对性的转岗等措施,妥善安置了一批不能登台演出的人员,让我们轻装上阵。接下来,在巩固原有演艺市场的同时,公司还将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新的演艺市场,增加演出收入及其他收入,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集体收入1000万元。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改革首先得从转变认识开始。”这是记者在采访期间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据高密市文化局局长邵春生介绍,长期以来,高密市属文艺院团均由国家统包统管,最终导致院团“等靠要”思想严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演员演出的积极性不高,艺术表演团体的凝聚力锐减,不少人存在着“崇事恐企”的思想,谈“企”色变,对改革没有信心。对此,高密市政府加大对高密市艺术剧院的投入,保证了文艺院团改制工作的平稳推进,解决了发展的体制障碍,改革后的高密市艺术剧院更加易于管理,个人工资和日常工作直接挂钩,不再是财政拿钱“养人”,因此大家从思想上就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工作上可能出现互相推让的现象,现在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多干、愿意干。广大演职人员由怀疑改革到对改革充满信心,主动要求改革、投身改革,整个院团发生了从害怕改革到积极拥护改革,从“要我改革”到“我要改革”的根本转变。
亢平是原营口市歌舞团的一名声乐演员,2009年,该团经过改革被并入新成立的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亢平选择继续留在新公司任职,因而她对改革前后的差异无疑有着最深刻的体会。“以前单位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每天在单位呆不了多长时间,虽然挣得不多,但自己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演出挣些外快,但现在单位严禁演员在外接私活,并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说实话,突然一下严格起来、规范起来,刚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亢平说,不仅如此,在新公司里,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每次演出就唱《青藏高原》这一首歌了,因为现在不但演出任务多了,而且公司对演员的考核要求也大幅度提高了。就拿声乐演员来说,不但要经常学唱新歌,还要在节目表演上不断创新。其实,从与亢平的交谈中,记者更清晰地感受到,改革带给她最大的变化是让她从此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因为以前为了挣些外快,亢平长期不分昼夜地在外演出,四处奔波、风餐露宿,生活毫无规律可言。
扶上马送一程 突破改革瓶颈
“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问题一直是文艺院团改革的瓶颈,也是影响改革进程的重大障碍。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将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的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
“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杂技演员的艺术生命比较短,如果不能在一线表演了会不会被淘汰,以后的生活有没有保障?”像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很多演员一样,对未来发展的担心萦绕在众多改制院团员工的心头。针对这一现象,营口市将部分不能继续在团里担任一线演出的演员安排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单位,一方面充实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让他们继续发挥特长,另一方面也对当地基层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铁岭市在制定人员安置政策中,专门提出5条原则:“先开渠,后放水”,对需要转岗的人员,首先解决好转岗的途径,然后再进行安置;尊重个人意愿,职工去留实行双向选择;“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对原来就是事业单位身份的人员按相关政策安置,对招聘的人员由新成立的企业按条件优先录用;把部分有专业特长但没被聘用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政府负责安置,人员不能“一刀切”式的推向社会。
“钱从哪里来”是改革的一个难点,也是制定政策的重点。据营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丽介绍,为了解决改革后的院团资金问题,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后,市财政给予5年资金扶持,把过去人员经费改为文化企业发展扶持基金,拨款渠道不变。转制后连续5年按原经费额度全额拨付,作为文化企业发展扶持基金。第一年另增加100万元扶持基金,5年过渡期后,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市财政每年继续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另外,原文化单位清产核资所需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原歌舞团所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金做挂帐处理。“有了资金保障,公司的发展充满活力和希望。”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峰感言。
作为安徽省文艺院团改革中的一个成功案例,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成立后同样得到了政府的跟踪扶持。据该公司董事长张承宪介绍,上级主管部门为公司专门制定了“财政投入不减,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的政策,并改变财政投入方式和管理方式,采取政府采购、补贴演出和购置设备,开展大型活动专项资助等新的投入和运行方式,如财政“人头费”取消后,将原来政府采购每场演出由5000元改为20000元。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改制转为国有企业后,政府采取“一项资金、两个名称”的办法,既称为政府购买文化服务资金,又称为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定补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实现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目的。按照相关政策,政府每年购买文化服务的资金额度,不少于改革前事业费拨付的额度,并且一定就是5年,每年递增10%的额度。
出精品增效益
转制后的文艺院团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经济效益日益提升。“1992年后,剧团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多年没有排演过一台新戏,每年演出不到20场,办公楼破旧,舞美设备得不到更新,演职人员月基本收入不足400元,累计债务近100万元,剧团濒临倒闭。”回忆起江苏丹阳市戏剧总团改制前那段最困难的日子,团长王金锡感慨颇深。2004年10月,丹阳市将剧团纳入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之列,由事业向企业彻底改制,从此剧团实现了“起死回生”。改制以来,丹阳市戏剧总团通过演出冠名、随场广告、部门资助等方式,剧团走乡村、进企业,累计演出700多场,观众达90多万人次,演职人员收入增加,剧团也从吃财政的“困难户”成为了光荣的“纳税户”。目前,剧团创作排演了《叔嫂冤》《哑女告状》等一批传统丹剧、锡剧;与此同时,剧团还自编、自导综艺节目,开始市场化经营,当年就实现盈利近20万元。自2006年起,丹阳市戏剧总团积极参与全市“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承担起每年送戏下乡不少于100场的演出任务,到2008年,剧团实现演出经营收入50多万元,较2005年翻了两倍多,演职人员年均收入达到1.8万元,比2005年增长了128%,2009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演出80多场,经营收入近40万元。
“转企改制后,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先后创作了《铁画魂》《魅力青春》《皖之风,徽之韵》《国色天香满园春》《山河颂》《青春舞台》《相约芜湖》《踩水乐》等原创歌舞类作品318件。在安徽省第八届艺术节上,公司原创的声乐、舞蹈节目《皖之风,徽之韵》《铁画魂》等7个节目获得10项省级奖。5年来,剧院累计共演出874场,观众15万多人次,演出总收入1180.77万元,职工月平均收入从1000余元增至3500元,年人均收入达4.2万元。与此同时,剧院还设立了艺术培训中心,5年来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256次、培训学员2055人次。”细数着公司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张承宪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改革激发了文艺院团的活力,随着单位效益的不断提升,演员个人收入亦是水涨船高。2003年,上海杂技团演出场次不足400场,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自2007年起试运行,2008年起正式成为独立核算的股份制公司以来,2010年的演出场次达到900多场,今年预计将超过1400场;在演员收入方面,上海杂技团2003年演员月平均收入2000多元左右,而到2010年,演员的月平均收入超过7000元。沈阳杂技演艺集团2010年度完成演出819场,实现产业收入1044万元,企业资产总额提升至3540万元,比2004年成立时增长了70%,职工年人均收入达6.3万元,比成立之初增长了2.6倍。2010年,沈阳杂技演艺集团与美国T4F国际娱乐公司再次合作,共同出资打造情景杂技秀《天幻Ⅱ——太阳鸟》,以股份合作模式,共同经营《天幻Ⅱ——太阳鸟》在中南美洲高端演出市场的3年700至800场商业演出。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自挂牌以来,大胆对艺术生产、人事分配、工作模式、行政管理等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2010年共演出742场,收入达1046.61万,演出场次和收入同比增长了8%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