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要闻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周巍峙胡振民出席

时间:2010年12月31日 来源: 作者:张志勇

图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仪式现场。张志勇/摄

    12月30日,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民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该工程将中国民协成立60年来组织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采集、记录的所有民间文学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录,包括全国各地县(市、区、旗)和乡(镇、苏木、街道)的民间文艺普查记录的原始文字资料及其所附的第一手民间文化记忆与信息,总字数达8.4亿,是迄今为止我国口头文学资料最为系统的民间文学数据库。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以及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本报社长向云驹等领导以及刘铁梁、张锠、刘锡诚、刘魁立、杨亮才、陶立璠、段宝林等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罗杨主持。

    图为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工作委员会名誉顾问周巍峙颁发聘书。张志勇/摄

    周巍峙、胡振民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胡振民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工作委员会名誉顾问周巍峙颁发聘书。

    李牧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说,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一直致力于民间口头文学的普查、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保存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0年来上报的口头文学普查记录资料县卷本,共计5166种,约8.4亿字。这些无比珍贵、不可复得的文化遗产,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制成数据库,将成为一个既能方便使用、又能永久保存的电子图书馆,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掌上民间文学大全”,成为一座“数字化的中国民间文化长城”。他希望参加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资料数字化工程建设的同志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工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冯骥才、马文辉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冯骥才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工作委员会顾问胡振民、名誉主任李牧颁发聘书。刘锡诚代表专家委员会发言。中国民协副秘书长赵铁信宣读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专家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名单。与会领导向专家颁发聘书。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在中宣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的支持下由中国民协启动实施的。该数字化工程将按照民间文学的科学分类编排、扫描、录入中国民协现存民间文学资料县卷本及其他现有资料,并继续在全国征集留存在各地基层文化机构和个人手中的民间文学资料。按照我国56个民族编排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库,每个民族的资料库包括该民族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按照图书索引、检索的方法和专业分类设计科学、完善、方便、丰富的检索体系与功能,系统设计编排程序,使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资料全部实现分级、分类、分项、分词等强大的编程和检索功能,构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资料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数字图书馆,方便广大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利用。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该工程还将以电子版形式向海内外出版发行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资料数字图书,其内容与以上数据库相同。此外,该工程还将适时把普查资料中的民间故事部分进行研究和进行主题分解分类,按国际通行的AT分类法(阿尔奈—汤普逊民间故事类型与分类法),进行母题、主题类型编序和分类,使我国的民间故事类型成为世界故事类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将适时、适量地逐步出版纸质图书《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资料集成县卷本》,每县一种含若干册,每年推出10至20个县卷本,总计将达2500余种,5000余册;遵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每篇作品附有讲述者基本信息(身份、年龄、职业、性别、民族),采集者与记录情况(采集者个人信息、采录时间、地点及作品流传范围等要素),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民间口传文化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民族口头文学遗产的抢救性搜集、记录、整理和出版工作。成立于1950年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成千上万的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全面、广泛、系统地对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进行了调查。1957年开始开展民歌调查运动,1984年起实施中国民间文学三套(故事、歌谣、谚语)集成普查编纂工作,2002年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三大战役”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口头文学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获得了巨量的第一手调查、记录的口头文学资料。据初步统计,60年间,已搜集近50亿字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其中仅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经200余万人次20余年的记录,获得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余条。中国民协现存口头文学资料绝大部分为手抄本、油印本、铅印本,大多从未公开出版。鉴于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工程大、出版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传播共享,以及这批记录文本的无比珍贵的价值,中国民协启动实施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并纳入中国民协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为其子项之一。现有的民间文学搜集资料及县卷本将按珍贵文献档案资料和图书典籍的要求加以登记、保管,防止损坏损毁,适时地申报为国家级档案文献,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计划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翻译、民间故事类型英语翻译、纸质图书出版等工作将逐步推进并顺延完成。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