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要闻

李长春: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多出精品力作 多出优秀人才

李长春

    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进行了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即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我体会,这四项重点工作中,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事关冲破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力;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事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事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构成了文化建设的两项基本任务,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事关文化建设的旗帜和灵魂,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创造了许多新经验。这里,我想着重谈一谈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问题。

    文化建设是精神生产,投入的是智力劳动,产出的是精神产品,影响的是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精神。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不论是推进改革还是加强创新,其最终的结果都要落实到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上来。因此,文化建设要始终重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把数量不断增长和质量显著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精神文化产品“又好又快”地繁荣发展,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多出精品力作,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推出更多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多出精品力作特别是传世之作,要着力在这样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热情歌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刻反映当今时代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大力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努力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二是要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思想性是指文化产品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知识性是指文化产品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作用,艺术性是指文化产品审美育人、提升情趣、陶冶情操的作用,观赏性是指文化产品赏心悦目、娱乐放松、愉悦身心的作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与意识形态领域其他工作相比,都有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普遍性,但同时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思想性、知识性寓于艺术性、观赏性之中,并通过艺术性、观赏性得以实现。缺乏艺术性、观赏性,文艺产品就失去了吸引力,就难以为群众所接受,思想性、知识性也就无从谈起;缺乏思想性、知识性,文艺产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也就丧失了灵魂,失去内涵,变得浅薄乏味,因而就失去了生命力。这就要求在文艺产品的创作生产中,要善于把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知识信息与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提升作品思想内涵的同时,不断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始终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产生精品力作的土壤和根基。古往今来,无数优秀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表明,能否创作生产出厚重隽永的文化精品,关键是看他们是否始终关注现实生活、聚焦普通群众,是否拥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刻的生活感悟,作品是否能够经受群众和实践的检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要自觉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表现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作为文艺创作的丰富题材,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建立文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创作更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

    四是要开展积极的文艺批评。对于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我们一直主张要创造既有利于文艺作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有利于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如何加强思想引导,推动文艺作品推陈出新、不断进步,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推动文艺界自身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即开展好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现在文艺评论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一味评功摆好,有的甚至被金钱和利益“绑架”,这都是不正常、不健康的。要进一步加强文艺批评队伍建设,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文艺批评导向。文化类专业报刊和专业网站应该更多地开展切中要害、积极有益的文艺批评,面向知识界、文化界的光明日报也要更多地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同样要重视文艺评论,开辟专栏,旗帜鲜明地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发挥文艺评论的积极引领作用。

    五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最终评判者,要坚持把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作为评价作品的最终标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文化工作中的根本体现。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领导评价、专家评价、群众评价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三者的评价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在实际当中三者的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只要把群众认可作为领导与专家评价的重要依据,就能实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从操作层面看,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需要借助一些客观的、量化的指标,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指标。事实上,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四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总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就一直位列畅销书前列。同时,也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因为文化产品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等方面的功能有时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有的也很难通过量化指标来体现。但无论如何,文艺作品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其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就是纸上谈兵,就很难说是好作品。这些量化指标也如同经济领域衡量经济总量的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统计工具,但如不能正确运用,也会产生很多弊端。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市场反映出的这些信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考虑文化产品具有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特殊属性和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的一面,把发挥市场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引导紧密结合起来,既不能将这些量化指标绝对化,又不能忽视市场信息甚至简单否定这些量化指标,而是要在加强引导和管理的前提下,趋利避害,积极探索,正确运用,逐步完善。另外,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评奖”问题。首先,“评奖”作为一种评价的手段,不可或缺,运用得好,可起到示范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其次,要评得准。要把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作为根本标准。评选过程中,要充分地、正确地反映民意,避免出现获奖作品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当然,有一些好的作品,短期内群众可能还不了解,所以还有一个宣传推介、开拓市场的过程,但这并不能否定人民群众作为最终评判者的地位。这些年来我们开展“五个一”工程、文华奖、华表奖等评奖活动,都要求它们先经过群众和市场的检验,目的就是要把领导、专家、群众三种评判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同时,我们也强调,评奖不能过多过滥,要增强其权威性、示范性、指导性,评奖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成为指挥棒,最根本的检验标准还是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群众的口碑。总之,建立健全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真正做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使文化产品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

    六是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使优秀文化产品竞相涌现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提倡不同种类和业态的积极创新,鼓励探索,扶持原创,宽容失败,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活力。要处理好高雅与通俗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兼顾大众需求与小众需求,使不同流派相得益彰、不同受众各得其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出优秀人才特别是名家大师,就是要培养更多德艺双馨、为人民群众认可和欢迎、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敬重和学习的文艺家。德艺双馨是对文艺家的品格、成就、贡献和社会影响的最高评价,是文化艺术工作者孜孜以求、毕生为之奋斗的至高荣誉。德,就是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社会信誉,以及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精神追求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艺术工作者立身处世之根、人格魅力之本。艺,就是艺术才华、艺术能力、艺术思想、艺术风格、艺术境界等,是艺术造诣的集中展现,是文化艺术工作者成就事业之基、艺术魅力之源。德与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品决定艺品,立艺先要立德;唯有德艺双馨,才能使高尚的人品和高超的艺品相得益彰、行之久远。德艺双馨是人品和艺品的有机统一,是文艺家用人生实践和艺术实践铸就的,是历史和人民给予的客观评价。培养德艺双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的文艺家,要着力在这样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要通过组织文艺工作者到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前沿、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现场实地体验和采风等方式,引导大家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史,不断增进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感情,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进程,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辉煌业绩,热情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成就自己的艺术辉煌。

    二是要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加强学习、丰富知识。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积累,更新知识结构。既要向书本学习,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互联网等新媒体知识,学习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向实践和群众学习,注重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鲜活语言和无穷智慧,学习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一切生动知识,不断打牢知识根底,为创作出具有厚重历史积淀、丰富知识内涵和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要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精品意识,心无旁骛、潜心创作。要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树立成就一番伟业的雄心,克服浮躁心态,克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精雕细琢、反复打磨,不断挖掘作品的深刻主题,不断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使自己的作品真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始终保持创新的勇气和激情,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在继承传统中开辟新风,在博采百家中创造辉煌,以更多精美的优秀作品赞美时代、歌颂生活、服务人民。

    四是要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树立人品重于文品、立德先于立言的观念,把思想道德修养作为立身和创作之本,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陶冶高尚人格,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充分认识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作品的社会效果,多表现真善美的主题,多创作给人以深刻启迪和审美享受的隽永之作,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魅力吸引和打动广大读者和观众,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五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从政治上、生活上、创作上关心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他们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造条件,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培养力度,抓紧研究制定设立国家荣誉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进行奖励的相关办法,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真正形成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生动局面。要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积极作用,既要调动好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要加强与业余作家、网络作家等各方面人才的联系,在评奖、职称评定、培训、资助等方面一视同仁,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优秀文化产品的根本价值所在,是广大文化工作者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引导社会,就是要求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坚决反对低俗之风,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良好文明风尚,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教育人民,就是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推动发展,就是要通过优秀文化产品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激励人们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和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就是要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也能够产生传世之作和名家大师的时代。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穿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培养造就更多德艺双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的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10年8月27日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调研座谈会讲话的部分内容。转载自201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