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鹏,国家一级指挥。他曾连续11年在世界音乐圣殿——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指挥中国新年音乐会,轰动了欧洲及国际乐坛。他被誉为“兼有小泽征尔和穆蒂的指挥风范”,是“让中国民族音乐奏响在世界舞台的指挥家”。
指挥台上看彭家鹏,精神振奋、充满了激情;指挥台下看彭家鹏,身形清瘦,疲惫分明地写在脸上。可即使再累,只要一提起音乐,提起演出,提起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他就能立马打起精神,眼神中闪烁着期待。
11年,从2000年开始彭家鹏已经连续11年在金色大厅中指挥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眼下,奥中文化交流协会又在与他商讨明年的演出项目。在维也纳,彭家鹏已经成了一个品牌,成了中国音乐的代言人。正如奥地利科尔新堡市市长彼得莱所说,奥地利人越来越感受到音乐能够帮助奥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合作。他认为“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加深了“奥中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了解”,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奥地利人“习惯并喜欢上了中国的音乐”。
首次亮相:从“较量”起步
2000年2月6日,是彭家鹏永远忘不了的日子。那一天,他带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第一次站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把中国民族音乐传向世界。可这第一次亮相,彭家鹏就与维也纳音乐泰斗、最具权威的音乐评论家、这场音乐会的主持人布拉威教授展开了一次观念上的“碰撞”。当时布拉威建议,“把音乐会的曲目改为一两件乐器的独奏,或穿件花衣服跳舞会效果更好。”得知布拉威有这样的想法,彭家鹏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我们是代表中国到金色大厅演出的民族管弦乐团。我们认为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团是能够称之为一流的乐团,我们应该把这样一个优秀的乐团以及优秀的音乐家介绍给西方听众。”一个音乐界的小字辈竟然这样直截了当地向自己挑战,布拉威当即表示不会再主持这场音乐会,只在开场前向观众讲几句话。“您可以不主持这场音乐会,但我建议您先看看我们的排练,了解一下真正的中国音乐。”虽然很不愿意接受彭家鹏的观点,但布拉威还是在乐团走台时来到了演出现场。一首曲子过后,89岁的布拉威就坐不住了,他马上让翻译告诉彭家鹏说:“今天晚上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你的音乐,这个乐团和指挥已经让我折服了,没有什么好说的,每一首曲子我都给你主持!”这场演出最后获得了音乐界普遍的认可,布拉威也在奥地利最大的《信使报》上给予了高度评价。
获得认可:需“绝不妥协”
2005年,彭家鹏独自一个人住在萨尔茨堡山上一个古老的酒店里。看谱子的间隙,推开窗,一片银装素裹,远处的山顶已然被白雪覆盖,远处影影绰绰可见一幢幢巴洛克式建筑。这番场景让指挥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演出中国新年音乐会的彭家鹏更加充实和完善了自己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被誉为诠释莫扎特作品最具权威性的乐团,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彭家鹏选择了《魔笛》序曲。“不是这样演的。”刚一开始排练,彭家鹏就受到了来自乐团首席的发难,“还想教我们如何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对于同样的作品,每个指挥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我的处理是经过大量比对和研究的。”彭家鹏丝毫没有受到排练现场气氛的影响,笃定地坚持着自己的理解和处理。几天的排练下来,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团员不仅信服了彭家鹏的处理,更力邀他指挥乐团的世界巡演。一直在排练现场的指挥家艾森巴赫的助理对彭家鹏的坚持十分认同:“一位好的指挥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随便妥协”!
深度交流:以“沟通”为媒
在与国外交响乐团的合作中把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推广出去,始终是彭家鹏的追求。在与维也纳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奥地利国家音乐艺术家交响乐团、维也纳格拉兹交响乐团合作时,彭家鹏选择了赵季平的《雀之灵》、王宁的第一交响前奏曲《时代》、唐建平的《精卫填海》等曲目。在乐谱还没有拿到时,乐手们心想只拿它当个“活儿”干就算了,根本没有用心对待。可“一看到谱子,他们立刻紧张了起来——难!完全达到了同时代欧洲作曲名家的水准,纷纷回家做起了功课。”彭家鹏介绍说。2007年,彭家鹏在指挥一场格拉茨交响乐团以莫扎特作品为主的募捐音乐会时,坚持演出中国作曲家关峡的《第一序曲》和方可杰的《热巴舞曲》等几首中国作品。这在当时是件很冒险的事情,毕竟出现在音乐厅的近2000人中,只有他一个中国人。最终现场的效果很出人意料:演奏中国作品时,全场观众几乎都屏住了呼吸,中国作品得到了当地观众的一致认可。经过这几年的合作,外国乐团已经开始考虑在他们的定期音乐会中演奏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了。“在此后的中国新年音乐会上,我们还与外国乐团合作,为维也纳的观众带去了京剧、蒙古长调、二胡等个性鲜明的中国艺术。”彭家鹏说。
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彭家鹏与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合作演绎中国作曲家优秀的作品。在排练这场音乐会的压轴大戏——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编写的交响曲选段《祖国》时,彭家鹏遇到了一些麻烦。这部作品吸收了国歌的旋律特色并在变奏中加入了新疆、西藏的地域音调,非常有气势。但该怎么跟外国乐手阐释音乐的内涵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仔细思量过程中,这首最能打动中国人心灵、引起万千游子共鸣的颂歌时时徘徊在彭家鹏的脑海。“这是一种爱!一种对妈妈的爱!演奏它的情绪就像你们演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一样。”文化真的是无国界的,音乐真的是无国界的,这样的解释让乐团一下找到了感觉,他们的演出产生了独到的艺术效果。
继续行走:靠“水平”取胜
“各国的艺术家能到中国来演奏他们的音乐,我们也应该而且有能力,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交响乐在欧洲兴起,算来还不到三百年历史,可我泱泱中华的音乐史,少说也有两三千年———那‘滥竽充数’的典故,就是我国拥有庞大演奏乐团已达数千年的历史佐证。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十二平均律也是随着明代朱载堉的《律学新说》问世的。我们在音乐领地不应该有半点的妄自菲薄,而应理直气壮地登上国际舞台!”彭家鹏说,“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唱段一流,乐团一流,演员一流,作曲、编剧也要一流。”
心中块垒,不吐不快!彭家鹏可谓性情中人,心到口到,直抒胸臆,在他的眼中,“舞台上只有艺术和音乐,没有人情和面子。”
彭家鹏对国内个别人把到国外演出当成“镀金”的状况有些看法:“一些水平不是很高的乐团到金色大厅频繁演出亮相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不进入当地的演出市场,在那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就等于是失败,因为当地的观众是很有鉴赏能力的。‘走出去’,应该拿出我们的真实水平。为了保证艺术水准,我不怕得罪人!有一年,有人推荐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员与乐团合作,但他根本没有与乐队合作的经验,虽然他最后跟乐团一起去了维也纳,但我还是坚持在演出中换上了当地乐团的首席。让中华文明和文化继续熠熠生辉、重新回归主流、再度引领潮流,是中国艺术家的工作和责任。怎么做,在每个人。艺术家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