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赵忠祥从事播音主持工作50周年。拙文无法对赵忠祥的职业生涯进行全景式的描绘,也无力对他的播音主持艺术进行深入的阐释,只拟从几个侧面谈谈我对他的观察与思考。
观众喜爱的“国嘴”
赵忠祥1960年开始从事电视播音工作,7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了自己的播音风格。播音界的专家把赵忠祥的播音风格归纳为四句话、16个字:沉稳厚重、亲切细腻、儒雅大气、自然洒脱。笔者还清楚地记得,1976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先后病逝,神州大地沉浸在一次次的悲痛之中。这三位伟人逝世的讣告,都是赵忠祥在电视中播送的。他那深沉凝重、荡气回肠的声音,令江河饮泣、天地动容。那时的赵忠祥,即已展现了“国嘴”的风采。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赵忠祥的知名度也愈来愈高。他解说的有关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的长篇电视文献片以及《动物世界》,成为解说艺术的经典;他与杨澜联袂主持的《正大综艺》、与倪萍联袂主持的多届“春晚”,均被誉为主持史上的“黄金搭档”。赵忠祥以他魁梧的身材、端正的相貌、儒雅的风度、悦耳的声音,赢得了亿万电视观众的喜爱。
“中国的克朗凯特”
1993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赴美考察期间,笔者向美国同行介绍赵忠祥时,称他为“中国的克朗凯特”。美国的同行听了,立即明白了老赵的地位和影响。
克朗凯特与赵忠祥既有可比之处,又有不可比之处。克朗凯特在越战后期去越南跑了一圈,回国后就说美国无法赢得在越南的战争。约翰逊总统听了克朗凯特的判断,对助手说:“如果我失去了克朗凯特,我就会失去美国。”不久,他就下令从越南撤军。
除不可比之处外,就可比之处来说,赵忠祥则一点儿也不比克朗凯特逊色。譬如,克朗凯特当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有30多年,而赵忠祥已在话筒前干了50年。赵忠祥雄据荧屏半个世纪,仍势头不减。又如,老克为转播阿波罗号登月,曾恶补航天知识,因而他的转播广受赞誉;老赵为解说《动物世界》,也积累了丰厚的动物知识和环保知识,他在政协提出的环保提案,曾被政府采纳。再如,老克说的英语,据说带有地方口音,而老赵说的汉语,则是标准的普通话。若论才艺,笔者没听说克朗凯特有何特长,但老赵能诗会画,还能唱两口京剧,则是人所共知的。
总之,美国的电视荧屏造就了沃尔特·克朗凯特,而中国的电视荧屏造就了赵忠祥,二者各有所长。1981年5月,克朗凯特来华访问,赵忠祥曾当面向他讨教,那时的赵忠祥,尚处于由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转型期。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诞生25周年,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在上海举办了主持人国际论坛。在筹办论坛时,赵忠祥嘱咐杨澜:一定要请到克朗凯特。经杨澜的盛情邀请,克朗凯特夫妇本已答应赴会,但终因年事已高,又出现腿伤而未能成行,赵忠祥因此失去了与他再次会晤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既是专家又是杂家
赵忠祥是播音主持界的专家,被誉为“播音主持艺术家”,这已为人们所熟知。在笔者的日常接触中,还发现他具有杂家的一面。
在饭桌上,听赵忠祥神聊,是笔者的一大享受。既然是闲聊,就没有预设的主题,天南海北,无所不包。笔者惊讶地发现,赵忠祥的头脑里知识储藏异常丰富,从诗词歌赋,到柴米油盐,他都能讲出很多知识和故事来。说起中国的瓷器,他能如数家珍,说起郑和下西洋,他能告诉你郑和的船有多长、多宽。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到法国的大革命,从普希金、托尔斯泰到拉美文学,他都能讲出一套一套的。
赵忠祥学识渊博,而又博闻强记。他在各种场合的即兴讲话,引用古典诗词,信手拈来,妙趣天成。笔者时常扪心自问:赵忠祥说的那些书,我也读过,为什么我就记不住呢?后来我明白了,这就叫功力有别。赵忠祥跟我说过,他在床头翻烂了三本《唐诗三百首》。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天才出于勤奋”。
赵忠祥朋友很多。笔者算了算,他的朋友圈子至少有以下几个:电视界、新闻界、演艺界、书画界、环保界,等等。笔者所接触到的赵忠祥,只是他很小的一部分。有记者要笔者谈谈对赵忠祥的印象,我说:“赵忠祥深不可测。”
擅长外交的团长
1993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赴美考察,赵忠祥任团长,笔者和叶惠贤任副团长。在20多天的访美行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了赵忠祥不被外人所知的外交才能。
1979年,赵忠祥曾随邓小平访问美国,在美国工作了3个多月,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进入白宫采访美国总统的记者。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比起其他团友来,他对美国社会和美国电视都有较深的了解。当时,克朗凯特已经退休,我们见到了他的接班人丹·拉瑟。一见面,丹·拉瑟就紧紧握住赵忠祥的手说:“赵,我认识你,知道你的工作。1979年你随邓小平先生来访,还采访过卡特总统。”大家落座之后,丹·拉瑟与赵忠祥开始了一场精彩的对话。丹·拉瑟说:“我还记得你1979年跟邓小平一起来的情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邓小平唯一 一次访问美国。我一直为这样一件事感到遗憾,就是毛泽东一直没有机会访问美国。”赵忠祥回答:“这一点我们也感到遗憾,因为中美当时没有建交。”其潜台词是:中美没有建交,因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显然,毛泽东未能访美,责任在美国。赵忠祥接着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后,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访问美国。我的同事跟我说: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老人家都希望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但是他们生前没能实现中美建交的愿望。这次邓小平访美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为两位老人家感到一点小小的遗憾!”其潜台词是:毛泽东、周恩来未能访美,虽然是遗憾,但也算不上是什么大不了的遗憾,显示出不卑不亢的大国风范和气度。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演播室是不对外开放的,出国之前我团向美国的接待单位提出要现场观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但抵美后我们发现日程表上没有安排这个项目。赵忠祥与丹·拉瑟对谈时,当丹·拉瑟谈到遥控摄像机和提示器时,赵忠祥趁机发问:“上次我在演播室面对着它(注:指提示器),在三大广播公司我都工作过,现在这些新鲜事(注:指遥控摄像机)我都没看到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赵忠祥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丹·拉瑟立刻表态说:“我们很愿意向朋友们显示每样东西的工作情况。”赵忠祥紧追不舍,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年克朗凯特的工作情况我看过,丹·拉瑟先生的工作情况没看过,能不能在不影响您工作的前提下让我们也开开眼界呢?”丹·拉瑟爽快地答应:“这是完全可以的,我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我很高兴给安排这件事。”第二天,我团观摩了丹·拉瑟播出晚间新闻的全过程,丹·拉瑟还热情地陪同我们参观了演播室、导演室以及著名的“默罗屋”。我团考察活动中最精彩的项目,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就这样被赵忠祥在谈笑间破解了。
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国情,成就了“赵忠祥传奇”。
赵忠祥对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和栽培他成才的中央电视台怀有深挚的感恩之情,他常说:“中央电视台是一棵大树,我不过是树上的一片绿叶。”这话让笔者想起了雷锋的一句名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的,赵忠祥仅是一片树叶,但他不是普通的树叶,而是一片生机勃勃、闪闪发光的树叶。
(作者系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