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艺海春秋

沈佩华:锡剧四大名旦之一

时间:2010年09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徐珺蕊 阿兵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剧协等单位举办的“沈派锡剧精品专场”近日在上海上演,86岁高龄的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沈派锡剧创始人沈佩华率三代弟子,登台献演了《庵堂相会》《孟姜女·小过关》《红楼梦·葬花》等沈派代表性经典剧目。被称为锡剧当代“四大名旦”之一的沈佩华在专场演出中粉墨登场,以其优雅的身段和绝美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也将锡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之美深深烙印在观众的心里。

    自幼学戏 历经磨难

    1924年出生的沈佩华,自小在杭州西子湖畔长大,幼年随父母流落到无锡,迫于生计曾进工厂做纺丝童工。上世纪30年代初,年幼的沈佩华因为一次在戏馆看戏的经历,从此与锡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了后来为之奋斗一生的锡剧舞台。“那时候学戏可难了,不像现在,演员可以对着曲谱唱,也可以跟着老师一句句反复学,旧时代没有唱本,我们那时学戏都是靠自己。自己得琢磨跟角色像不像,如果不像的话,那就得不断地练,直到感觉对了为止。”沈佩华回忆起自己学戏的经历,感慨万千。那时候她学戏非常用功刻苦,常常夜间起床照着镜子开始练习身段动作及面部表情,因为她深知,身段动作优美固然重要,但是还得有那个角色一颦一笑的风韵,这样才能准确地塑造人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学习和苦练,沈佩华终于在锡剧艺术上开辟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演艺事业如日中天。

    然而,沈佩华的艺术之路并非始终是坦途。抗日战争胜利后,怀揣着“打跑了日本鬼子,终于可以好好唱戏了”的想法的沈佩华,却目睹了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不仅看戏不买票、不给钱,而且还经常在戏院里捣乱、敲诈;尤其让她感到愤怒的是,国民政府在对艺人进行登记注册的时候竟然把他们和妓女放在了一起。一气之下,正当红的沈佩华毅然决定退出舞台。“在旧社会,艺人根本就没有地位。当时我就想哪怕去讨饭也不演戏了,宁可受穷也不要受辱!”今天的沈佩华想起当时的情形,仍然义愤填膺。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从前的朋友到沈佩华家里请她重返舞台,对同行们一次又一次的邀请她都婉言谢绝。1952年,江苏省准备在省会南京组建省级锡剧团,当时的团领导多次派人邀请沈佩华加入,后来团长何枫又亲自到上海去请她出山。沈佩华从当年的舞台姐妹那里听说新中国的领导人对演员很尊重,她也亲眼看到了戏曲界很多新事物、新气象,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更是让她深深地感受到新中国对艺术和演员的重视,这给了她重返舞台的动力和决心。自此,时年28岁的沈佩华再次登上了锡剧舞台,开始了她在江苏省锡剧团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为观众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如《庵堂相会》中的金秀英、《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玉蜻蜓》中的王智贞、《小过关》中的孟姜女等。其中《庵堂相会》一剧,参加华东区六省一市的戏曲大赛,荣获表演一等奖金质奖章,1956年此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锡剧电视连续剧《玲珑女》获第七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一等奖。

    沈派锡剧 风格独具

    著名作曲家陈钢曾这样评价沈佩华的锡剧艺术:“夏衍称沈佩华为他们‘沈家门的南方姑娘’。她将锡剧的泥土气、苏滩的柔媚、越剧的缠绵和上海滩都市风格的时代歌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风韵与魅力。”

    沈佩华从小便喜欢唱歌,尤其特别喜爱“金嗓子”周璇,并经常模仿她的唱法,她还爱好民歌、小调、评弹、越剧、沪剧等民间艺术以及电影、话剧、歌剧等,这些都滋养着沈佩华。她在自己的演唱和表演中积极借鉴各种艺术优长,从而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沈派锡剧唱法。她很少用“腔随字转、字重腔轻”的戏曲传统唱法,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采取了字在腔中、词腔结合、真假声结合、戏曲唱法与民歌唱法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刚柔相济、绵里藏针的艺术效果。沈佩华十分擅长把握发声的变化,因而沈派锡剧唱法中的真假声结合十分巧妙,并运用了颤音装饰旋律,唱腔便显得格外清丽淡雅。

    演了那么多戏,也塑造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象,沈佩华对《红楼梦》尤为印象深刻,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排演,还没开始排演她已经把《红楼梦》反复看了许多遍,特别是林黛玉的《葬花词》,已经倒背如流。正是因为下了如此的苦功,她才得以把林黛玉的性格与特质摸得透透彻彻,从而使角色有了灵魂。而让沈佩华记忆犹新的是,当年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她和各界代表时曾邀请她演唱一段,她就唱了自己拿手的《葬花》。一曲唱毕,她那高贵优雅、清淡自然的表演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演唱,赢得了总理和在座代表的好评。

    沈佩华对戏里角色的理解也与她自己的遭遇有关。童年的苦难和青少年时期的坎坷、折磨,使她养成了一种内敛的气质,这也是沈派唱腔的一个特色。沈佩华说,在《孟姜女·十二月春调》这段中,要有心情的流泻感,如诉如泣,数落中有悲愤,哭泣中藏着坚毅。因而她演的《孟姜女》轰动了全国,而《十二月春调》成为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传唱曲目。沈佩华擅长演悲剧,然而除了悲剧角色之外,她也常扮演《西厢记》中天真活泼、能言善辩的小丫鬟红娘,《玲珑女》中聪敏机智、伶牙俐齿的村姑李翠英,还有统帅千军万马而又善良痴情的女元帅樊梨花和英姿飒爽、雌雄莫辨的女英雄花木兰等性格迥异的角色。“我演戏的时候,我就不是沈佩华了,我就是那个戏里的角色。”沈佩华说。

    收徒授业 桃李满园

    为了将锡剧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沈佩华在演戏之余还执起了教鞭,收徒授业。自重返艺术舞台至今,她已经为我国的锡剧艺术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传人。在沪上演的“沈派锡剧精品专场”便集中了沈派三代十余位弟子,她们为观众呈现了沈派锡剧精彩演出的同时,也展示了老师沈佩华的教学成果。

    在指导弟子时,沈佩华总是倾囊相授,将自己毕生对于锡剧演唱的心得和技艺毫不吝惜地传授给他们。她要求徒弟们的演唱要抓到沈派锡剧的精髓,即音质清丽、音色甜美、韵味幽深;真假嗓结合自然顺滑,流丽清脱;运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演唱时以情带声,尤其是情到浓处时的颤音和气声的运用的特色。出于对锡剧艺术的真挚热爱,对于艺术她容不得半点马虎,因而对弟子们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想要唱到跟我像,是不容易的,我的弟子唱完了问我,唱得怎么样,最好的我也说只能打70分。什么叫好?其实我心里知道,有七八成像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在沈佩华的精心培养和严格指导下,她的弟子们也在锡剧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她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卞雁敏曾出演锡剧《玲珑女》《白蛇传》、锡剧电视剧《嫁媳》等多部剧目,获江苏省第一届、第三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过之红、徐洪芳、闻丽君、金冬梅、秦怡等沈派传人,也是精品迭出。

    她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是悲凉凄苦的王智贞,是手把花锄出绣阁的林黛玉……在为观众塑造了众多锡剧经典形象之后,耄耋之年的沈佩华仍不遗余力地为之情牵一生的锡剧而奋斗和努力着,她要将锡剧事业进行到底。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