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艺海春秋

吴刚:用“铁人”精神拍《铁人》

时间:2009年04月3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月玲

    看过电影《铁人》的观众恐怕很难认出饰演王进喜与《潜伏》里情报处长陆桥山的竟是同一个演员,他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吴刚—— 一位躲在角色后头的演员,说他能有“一百付面孔”并不过分。从话剧舞台上《茶馆》里的唐铁嘴、《非常麻将》里的老大到电影《光荣的愤怒》里的村支书叶光荣、《梅兰芳》里的费二爷,无不演得活灵活现。正是由于他深厚的人物塑造能力,《铁人》的导演尹力才选中他来饰演王进喜,而在此之前,尹力与他连天都没聊过。

    到王进喜纪念馆做“功课”

    也许是继承人艺的优良传统,吴刚每接一个角色时,都要做足功课,他总是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铁人》中王进喜选角可谓一波三折。尹力在与吴刚第一次见面后便认定他就是“铁人”的不二人选。但是很多人一方面认为吴刚的知名度不够,另一方面也不信任吴刚。有人就曾说过“吴刚长着小白脸,少爷相”,这样的演员怎么演“铁人”,加上有很多实力派男演员也都在竞争这个角色,所以男主角一直无法确定下来,直到电影已拍摄了三分之一。

    吴刚称这段时间对他而言十分煎熬,虽然前后只有一个多月。在这段不知道能不能上《铁人》的时间里,吴刚已经开始做“铁人”的功课。他自己跑到大庆待了两天,这两天都泡在了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看“铁人”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听着王进喜富有煽动力的演讲,看着王进喜写的“我学会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王进喜的形象在吴刚心里立起来了。回北京后,他没闲着,请朋友从网上下载秦腔方言等,自己反复学习并开始减肥。本来就瘦高的吴刚说,真正的王进喜在参加全国石油大会战的时候非常瘦,自己必须减肥,才可能在外形上接近他。吴刚在做这一切的时候,“铁人”一角并没有定下由他来演。记者问他,如果最后没选他当主演,难道不怕这些功夫都白费了吗?他回答说:“如果定了我,我不能没有准备呀。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王进喜是一个值得演的人物,这是吴刚如此执著的原因。一谈起王进喜,大家都会想到小学课本里的文章,王进喜喊出的壮志豪言“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一抖”、“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以及上个世纪70年代拍摄的反映“铁人”精神的电影《创业》。吴刚也深受这些作品的影响,他说:“‘铁人’精神在我们国家的创业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更需要传承和发扬。”看了剧本后,吴刚更喜欢这个角色了。他认为编剧刘恒给“铁人”的塑造开拓了很大的空间。“铁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铁人。在电影《铁人》中,王进喜爱父母、爱家人、爱同事,他工作起来不怕苦,他聪明,他幽默,他有演讲的天才……吴刚兴奋得立刻给尹力打电话表示,这个人物是民族英雄,不得了,自己一定要演。尹力问他:“你有没有能力把他演好。”吴刚自信地回答:“我肯定能演好。”

    当然,吴刚没有想到的是,定“铁人”由谁演拖了那么长的时间。甚至,他一度曾被告知无缘出演“铁人”了。可是一天夜里一点,吴刚的电话响了。他的第六感告诉他,一定是尹力打来的。果然,电话里尹力告诉他,摄制组正在转场,让他马上买飞机票来报到。吴刚的一切准备都没有白费。

    拍摄虽苦不后怕

    从拍摄地到驻地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正值寒冬,任何饭菜拿到剧组时,都不免冷透,所以剧组只好让大家吃包子,用大的保温桶装着,使大家吃着不会太冷。于是,剧组人员拍了一个月,就吃了一个月的包子。但是,就是包子,吴刚也没得吃,因为他还要继续减肥。平时,大家都是凌晨5点开始化妆,吴刚比别人提前一小时起,一方面是希望有足够的时间使自己的精神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提前熟悉剧本,将当天要拍的场景和剧情再好好揣摩一番,而且每个人刚起床,脸都会有点肿,提前点儿起,脸部活动开后,肿会消下去。吴刚没想到这次的肿没有这么快消下去。化妆师郑重地告诉他,必须吃东西了,因为他的脸已经开始轻微浮肿了。他回忆道:直到有一天,他看胶片时,发现电影里自己的侧脸已经“嘬腮”了,才开始吃点东西。电影中最危险和最苦的当属井喷和跳泥浆池两场戏。拍摄井喷时,为了还原当时的情景,一切都力求真实,他们给管道施加了几个大气压的压力。吴刚的手一接触到喷出的气体液体的混和物,手套就立即被打飞了。

    在拍井喷前,剧组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模拟过了井喷的高度,试验了好几次。等到开拍时,他们才发现,前几次的试验让井架上冻上了长长的冰溜子,机器开动后,这要是砸着人就危险了。只好派人上井架,把这些大冰溜子敲下来。

    拍摄大庆的戏时,天气非常冷,雪最厚的时候能到人的胯部。一次,吴刚手扶井架,手套立即被粘住了。因为人物造型需要,吴刚经常戴一顶鸭舌帽,耳朵都暴露在外。有时,剧组的同志会用手帮他捂住耳朵。他说:“开始没有感觉,然后会觉得痒,最后才有知觉。”然而这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在零下二三十度时,跳入泥浆池的一场戏。虽然早就知道有这场戏,尹力也一直想把这场戏放到稍暖和一点的冬日,可是这样的天气一直没有等到,只好“没有条件也要上”了。吴刚笑着说:“为这场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拍井喷戏时,吴刚还因意外,弄伤了眼睛,在做了简单的清洗后,还有一个同机位的镜头要拍。吴刚只好坚持下来,拍之前,闭着受伤的眼睛,让同事帮他走位。大庆派出帮他们打压的石油工人师傅目睹了他们拍这场戏的全过程。当吴刚拍完后,这位工人师傅紧紧抱住了吴刚,说:“你们真是在玩命啊,太辛苦了。”

    吴刚的声音很漂亮,可是在拍第一场戏时,就喊劈了。“铁人”叫道:“万堂,把旗子给我拿出来。”只一句话,有着深厚话剧功底的吴刚声音就一直沙哑着了。他说:“任何人只要迎着北风喊,声音都会劈了。”一次,尹力叫上吴刚与另一演员下馆子,吴刚他们没卸妆,穿着狗皮大袄就进了饭馆。坐了半天,也没有服务员搭理他们。尹力来后,才把服务员叫来,告诉他们这是演“铁人”的演员。原来,服务员把他们当叫花子了。

    拍戏虽然苦,但吴刚还扛得住。他演“铁人”,但他说:“尹力才是《铁人》剧组里的‘铁人’。”尹力血压200,已经被医生勒令住院治疗。当尹力提出要继续工作时,被医生骂:“你还想不想活了?”输了一天的液之后,在尹力的坚持下,第二天他就返回了拍摄现场。只不过,每天现场都会停着一辆救护车,以防突发情况,并于收工后把尹力送回医院。

    今天石油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起“铁人”的时代可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了。吴刚说,当年的“铁人”率领的1205队,没有地方住,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挖个地窝子,支上块木板,和上大衣就睡在里面;吃饭时,也没有筷子和碗,干树枝当筷子,安全帽的铝盔当碗,干活时戴上,吃饭时摘下。他们真是“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吴刚说,这些都令人震撼。

    吴刚在拍戏的过程中,不断咀嚼着“铁人”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并总结着“铁人”精神。他认为“铁人”精神是为国分忧的精神,为民族争气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忘我的精神。“难道这样的精神现在过时了吗?一个大学生在找不着工作的时候,就需要‘铁人’精神的支持。我们的国家也需要‘铁人’精神。它有永恒的价值,需要我们艺术工作者去弘扬。”

    学演戏先学做人

    从小就梦想演戏的吴刚,在同时考取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艺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人艺。从小看人艺的戏长大的吴刚,视人艺为艺术的殿堂,非常珍惜自己在人艺的学习、演出机会。

    人艺的林连昆、童弟是吴刚的班主任。吴刚说,和老师们一块儿吃饭,一起生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先生们常说,学演戏,先学做人。于是之对他们说过:“小孩子,多学点东西,艺不压身哪。”吴刚说,现在他才体会到老师们讲的这句话是真谛,艺不压身,这样塑造人物才能更丰满。至今,他还记得苏民老师在他们刚入学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痛饮生活的满杯。”要痛饮生活的各种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能做一个好演员。

    吴刚很感谢尹力和陈凯歌,认为两位导演分别选了他来演王进喜和费二爷是独具慧眼的。吴刚也喜欢演能发挥演员二度创造的角色。像电影《光荣的愤怒》、《箱子》,都为中国电影史贡献了独特的人物形象。在电影《梅兰芳》中,吴刚饰演的费二爷不过寥寥十几场戏,但是所有人都记住了名角儿“十三燕”身边这个忠义两全、讲话有点幽默有点刻薄并且颇具悲情色彩的费二爷。

    费二爷在片中的身份是当年京剧名角儿“十三燕“的仆人,他替“十三燕”打理一切,名义上是主仆关系,实际上两人更像亲人。吴刚说其实过去的大宅门有不少这样的主仆关系,一个随从可以与主人荣辱与共,无怨无悔。费二爷身上的这点单纯的东西非常打动他。虽然戏不多,但吴刚接到这个角色后,做的最多的功课就是看书。几乎每周都要去三次人艺的图书馆,了解京剧的历史,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他还到经常到京剧院找老先生们给他讲过去的人和事。他扮演的费二爷举手投足间极具民国时梨园人的特点。没演费二爷之前,吴刚听不懂京剧,演了这个人物后,吴刚爱上了京剧。他说:“任何事都是这样,只要钻了进去,就会爱上这门艺术。”

    为了演好《潜伏》里的陆桥山,吴刚特意为人物设计了一番。他认为,陆桥山对工作是非常认真的,希望别人承认他的价值。因此,他在工作中不苟言笑、思维敏捷,工作之外人物的语速和行动都是缓慢的。因为人物的身份所限,对陆桥山工作表现很少,所以观众就看到一位两面三刀、阴柔一笑从骨子里透出奸诈的情报处处长。

    相对一些演员一年拍五六部电影或电视剧,吴刚则是一年出演5部话剧作品。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话剧,放在影视剧上的精力自然就少了。吴刚出名并没有赶早。但他并不着急。他沉得住气。他说:“我有自信,多年的话剧功底,令我在演影视剧时,有顺手拈来的感觉。”沉得住气还有家庭的原因。吴刚的妻子岳秀清也是人艺的演员,她演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二儿媳妇“毛莎莎”,《漂亮妈妈》中大大咧咧的“大贺”,《小墩子》里的“小墩子”,让她火起来了。吴刚笑着说,以前介绍他时,都是“岳秀清的丈夫”。其实,让妻子先火起来,吴刚内心是平静的。他说:“家里总是要有人来照顾,不能两人都出去拍戏,剧院里也有很多工作。而且女演员还是成名早点好。”

    吴刚喜欢看书,尤其偏爱人物传记类的书籍。“看书是一种积累,碰到新的角色时,随时抽出一页,就可以用。”

    今年,吴刚除了在人艺将演出几部话剧外,还有几部电影要拍,《建国大业》、《风声》、《沂蒙六姐妹》、《预期》等中都将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这个年纪的吴刚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了。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