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迎来了30周岁生日,老中青三代电影评论家、理论家汇聚北京,共议中国电影评论的现状与未来。在中国电影105年的发展历史中,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曾经有过一个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年代,一批电影评论家以笔发声,提出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批评与意见,真正做到了“理论滋养灵感,灵感激活创作”。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与我国电影产业大步发展逆行相生的,是电影评论呈现出的被边缘化的趋势。我国的电影评论陷入了某种思想困境与知识困境,不仅理论批评的氛围日渐削弱,评论家发出的声音也趋于式微。在中国电影事业进入繁荣发展期的当下,理论与批评对创作的指导作用不仅不应该减弱,反而应当不断加强。为此,本报特刊载两篇观点独到的文章:一篇以饶有趣味的方式对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评论做一个纵向梳理;另一篇则重点关注方兴未艾的网络电影评论现象,以期在社会语境愈来愈繁杂的当下,为产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电影批评提供镜鉴。
——编者按
中国电影评价五大气场
中国影坛在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出现某种强势话语,对电影评价起主导作用:20世纪30年代“影评人说了算”;新中国17年及“文革”时期“领袖说了算”;改革开放新时期“专家说了算”;信息时代是“媒体说了算”。我借用“气场”概念,阐述中国电影评价系统的整体格局与新的衍变。
领导气场 兼听则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认同列宁之说“电影是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极度重视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职能。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出自毛泽东主席手笔,由此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钟惦棐认为:“在中国,能够真正对电影发表评论的不是电影评论家,而是政治家和行政长官。”有心人检索1949年至1976年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当时95%以上的影评都服膺“政治标准第一”。新时期迎来文艺的春天。1984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废除一人拍板,提高领导艺术》,引用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对电影的批示:“一部影片能否公演,我意今后要坚持废除一个人拍板决定‘生’‘死’的作法。”不料,胡耀邦这个批示,不久就由他身体力行,成为第6届电影金鸡奖《野山》评选风波引发的一则佳话。金鸡奖创设于1981年,评委会遵循24字原则,即“六亲不认,只认艺术;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据两位亲历者罗艺军和于敏回忆,金鸡奖不止一次引起上级领导及某些老同志不满。尤其第5届金鸡奖未授予《高山下的花环》,更使这种不满情绪蔓延。1986年,胡耀邦从新华社记者内参中得知相关情况后立即过问,亲自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邀请中国影协领导与会商讨。罗艺军撰文《金鸡奖历史上两次风波》追述:“在中国电影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总书记像胡耀邦这样对电影评奖如此认真地写了几百字的批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专门讨论。更出人意料的是,总书记和中央领导苦口婆心的意见竟然基本上没有贯彻落实,受到电影专家和电影界同仁的抵制,最终基本上按照电影界的意见处理。胡耀邦的民主作风开创了一次卓越先例,使《野山》事件没有产生什么不良的社会影响。” 随着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不断完善,高层领导凭个人意志随意臧否一部影片的事不再发生。
学术气场 百家争鸣
中国电影在新时期重新起飞,迎来电影评论黄金时期。在普及层面,当时全国有两万多个群众影评社团开展活动;在专业领域,专家学者压抑已久的学术激情空前焕发,积极吸收甚至“误读”西方现代电影理论,一批学术含量很高的电影著述应运而生。如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张暖忻与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等文章,均对电影创作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在学术界推崇巴赞“长镜头”理论的促动下,丁荫楠、韩小磊、胡炳榴、郭宝昌几位学院派导演活学活用打擂台,结果郭宝昌导演的《雾界》以单片168个镜头创出国产片长镜头新纪录。1984年钟惦棐首倡“中国西部片”,希望电影人自觉挖掘和展示大西北足以令全世界为之倾倒的美。中青年导演一呼百应,接连拍出《人生》《黄土地》《老井》《野山》《红高粱》《黄河谣》《秋菊打官司》《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筏子客》等一大批西部题材电影。新时期中国影坛学术气场之盛,还表现为常年举办各种高层次学术论坛,群贤毕至,百家争鸣,学界与业界人士切磋交流。学术气场另一发源地是电影刊物,按国内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名来看,《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居核心期刊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伴随中国高等院校影视教育迅速发展,影视专业学生尤其研究生数量大大扩容。青年学子不仅成为电影学术期刊忠实的读者,也是“学院派”作者队伍的生力军。
媒体气场 夺人眼球
中国报刊业近年来一再增扩娱乐影视版面,据2006年统计,全国新闻报刊文化娱乐版面70%以上的篇幅是和电影有关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娱乐记者职业群迅速集结。投资方计入营销成本的宣传费首先投向娱乐媒体,新闻发布会、新片首映式、观众见面会等商业性炒作越演越烈。电影营销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便看上去是负面宣传,也有可能在商业上造成吸引眼球的效果。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对电影评价提出新的需求。媒体上多以新闻报道用于新片上映之前宣传造势。娱记笔下通过对新片卖点,以及明星、名导幕后花絮的披露,诱发人们的观影兴趣。行文则惯用夹叙夹议文体,个人观点鲜明,随意性很强。这类报道时效性强,紧扣新片首映前后的关键节点精准说事,其鼓动性或杀伤力不容低估。观赏电影原本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却不是在“真空”状态中进行的。观众在观看某部影片之前,多多少少会受到外界气场的干扰影响,难免先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个人的抉择,凸显了媒体营造舆论的作用。
票房气场 上座为王
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消费主义倾向,电影的商业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折射了公众花钱买电影票“物有所值”的合理性。新中国电影一路走来,期间历经耻谈票房、不屑票房、反思票房,直到当下唯票房论几个阶段。从产业角度来看,电影企业将票房作为考量指标无可厚非,尤其上市公司必须按年报、半年报、季报规范要求,及时向公司股东披露票房收益。电影院处于电影产业链下游终端,是电影观众实现消费行为的场所。电影院气场渗透“上座为王”的气息,对上映新片的宣传只说好话、说尽好话,目的就是吸引人们一睹为快。此外,另有一种由出品方、发行方组织的新片研讨会,产生“一边倒”溢美评论。 “交口忽悠”形成了电影利益集团与少数传播机构联盟的“话语霸权团体”,通过议程设置,达到“我给什么、你看什么、反复不断、吸引观看”的效果。那些“被吸引”进影院而又“倍失望”离开的观众,将会不断透支发行方和某些社会传播机构的公信力。
网络气场 众声喧哗
如果我们只是习惯性地关注传统纸媒所提供的评论版面,结果一定是悲观的、无奈的。然而,当我们把注意力投向方兴未艾的网络影评,定能感受到一派众声喧哗甚至鼎沸的景象。网络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为网民提供给影片投票打分的便利,只要鼠标点击“我来评分”的链接,即刻就能给出个人评价。时光网倡设“一句话影评”,乃是吸引网友的创新之举。电影人透过这个渠道,可以真切了解观众直言不讳的心声,尽显网络影评的话语气场。虚拟网络空间允许自由个体匿名游走,这会导致两种负面效应。其一是网络上板砖肆无忌惮,充斥“骂你没商量”的话语暴力即所谓“酷评”;另一种负面效应是受雇于网络推手的“网络水军”,在各大论坛发帖,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特定对象的目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四大因素分别是:家庭与朋友的影响、消费者直接经验、大众媒介宣传、企业的营销。说到底,由亲朋好友所构成的口碑传播,或许是最强大、最有信服力的一种气场。在此意义上,就可理解网络口碑的威力。
八十多年前,电影前辈杨小仲写有《出了影戏院以后》一文,他列举四类影片:失望的影片,平常的影片,有精神的影片,崇拜的影片——“这类影片是很不容易遇见的,等到剧终出了戏院门,人人如饮了玫瑰酒,精神酣畅淋漓,身体轻健愉快,以后遇有机会,还要再看,遇见朋友盛大夸张,引为自己的荣耀。”有意思的是,如今时光网推出10分制电影评分体系,也将影片划分成极为相似的四类:1-4分表示“很差,完全是在浪费生命”;5-7分表示“一般,不妨一看”;8-9分表示“很好,获得大多数人喜爱的佳作”;10分表示“很完美,绝对不容错过”。我认为,正是这样的终极“叫好”或“不叫好”,构成影片、影人、影企、影评的真正价值。
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
——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
谈到当下的电影批评,我们不能不关注和凝神一个现象:正当传统的电影批评面临集体失语、溃不成军之时,网络上的电影批评却在虚拟世界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从世纪之交开始,短短几年之内,各类电影论坛和影评博客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汇聚人气,一种崭新的影评方式——“网络影评”应运而生。
特征
网络作为影评的载体,构成网络影评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
开放性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特性,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这与网络构建者们“信息平等与共享”的价值理念相关。因而,网络对于网络影评的采纳和扩散都是开放的。从网络影评的扩散角度看,网络影评一旦被发布,将浮游于互联网信息的海洋中,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强大的功能不断地被感兴趣的读者“发现”。所有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都是其潜在的受众。传统的影评只能望其项背、无法企及。
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的又一特性,也是传统媒体欠缺而网络媒体最具生命力的表现。在传统传媒中,传播者与大众的连通性不强。从传播角色看,影评人和读者双方地位和职能泾渭分明,这往往导致影评人的关注点与大众欣赏口味脱节。网络的互动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公共论坛、个人博客和社区网站中,访问者在阅读某篇评论后即能通过跟贴或留言形式对其作出及时的反馈。由此,“文本”被不断的再挖掘和再期待,影评发布者与影评阅读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点上的反馈与交流,而常常是互动与合作。
网络影评的上传、下载与传播都因为借助网络而具有了便捷性的特征。首先是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基数,几乎任何资讯和信息都可以存储在网上。这种强大的容纳,是任何平面媒体难以比拟的,显示出网络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当互联网从网格技术时代进一步迈向“云技术”时代,预示着互联网未来将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大的“云”,任何终端都可以随意在其中获得所需的信息,这无疑会把网络的便捷性推向新的高度。
网络与电影元素的结合,构成网络影评的大众性、多元性
网络元素的渗透深刻地改变了影评的主体构成,除了专家学者之外,普通网民的大量参与,使网络影评呈现显著的大众化特征。不仅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也因为网络强大的信息容纳力提供了海量的电影信息和普及了电影知识,为网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可以说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话语权的下放,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门槛,使更多对电影感兴趣的普罗大众有机会和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电影也是一种商品,它的受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是一个远比普通商品购买者复杂得多的群体。而网络影评的主体正主要出自于这样一个极端多样复杂的群体,它的不确定性、多元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说,传统媒体的影评经过多道过滤程序,它的形态依旧可以丰富多样,作为“原生态”的网络影评,它的形态纷呈、面目迥异则是必然的、不可违逆的。
网络与评论元素的结合,构成网络影评的灵活性、真实性、独立性
网络影评大多篇幅短小,至多一两千字,有些仅寥寥数语。的确,比起报纸、杂志上动辄数千、甚至上万的影评,网络影评从来没有篇幅和字数的顾忌,显得要灵活得多。洋洋洒洒的影评文章固然可以纤毫毕现,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却很难吸引大众长时间的注意力,反而是那些短小精悍、单刀直入的网络影评,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认同。如前所述,网络影评的作者大多为普通的电影爱好者,他们创作影评的动机很简单,不过是想把自己对于某部电影或某种电影现象的感悟、态度说出来与人分享。与官方批评、专业批评和媒体批评不同,网络上的影评较少功利色彩,创作者既不需要靠这些取得职称、获得晋升,也不用为确立学术地位考虑,更不需要顾及影片发行量和票房,而且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社会身份的制约,更加保障了这种“真实”的存在。
中国电影史上,独立影评人机制一直是缺失的。然而随着网络影评的兴起,独立影评人仿佛找到了适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当然,网络是否真正诞生了中国的独立影评人还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既是个发展中的问题,又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外来文化概念的本土定义。但网络影评的独立性特征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纸质影评的“依附性”,网络影评的这一特点表现得尤其充分。
优势
短小灵动的网络影评VS篇幅冗长的传统影评:从篇幅上说,网络影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句话也可谓之“评”,一万字亦可谓之“论”,有些寥寥数语,有些洋洋万言,共同构成了网络影评高低错落、丰简不一的生态,而其中大多则是简洁短小的篇什。的确,比起报纸,特别是专业杂志上动辄数千上万字的影评,网络影评从来不以篇幅和字数见长。简练的行文不仅节省了读者的阅读时间,也更能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体现的是网络影评形式和内容、载体和思想的双重自由性,而传统影评在篇幅上常常缺少这种机敏性和灵活性。
无拘无束的网络影评VS格式规整的传统影评:从格式上说,网络影评呈现多样性,无固定模式,而传统影评一般都具有规整的格式:集中表明观点的题目,层次清楚的论述框架,论据、论证、论点一应俱全,注释、参考书目一个不能少。这些格式首先在形式上确立了理性的整体感,与简要的、感性的、自由的网络批评划清了界限。没有固定格式的网络影评可以摒除所有固定格式中“为了形式而形式”的部分,这样一来,形式的颠覆与重构,往往使主要论点更加鲜明,信息含量更加密集。
口语倾诉的网络影评VS书面表达的传统影评:从语言上说,网络影评多用口语、民间语和生活俚语;而传统影评则喜书面语和专业术语。因为是口语,因而容易贴近生活;因为来自民间,就更容易具有亲和力。写作者摒弃了所有华丽、拗口的专业语言,从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口气如同谈心,表白平实如话,行文自成体系,如同在叙述家长里短。这样的影评文章在传统媒体上极为少见。
个性鲜明的网络影评VS风格拘谨的传统影评:从风格上说,网络影评的表达或直率犀利、或诙谐幽默,具有情绪化的特征,其行文往往信手拈来,体现不为外界观念所动的个人化倾向。或惊世骇俗、恃才傲物,或锋芒毕露、独来独往,或真心袒露、挥洒自如,也许只有在网络空间这一自由的模糊地带才使之成为可能。网络影评因其匿名而产生随意与真实结合的文本特征,网络影评人因为较少思想羁绊而成就鲜明个性特征,构成网络影评的又一特色。
传播方式不受限制的网络影评VS手段渠道多受牵制的传统影评:从传播上说,网络的独特属性,使影评传播手段渠道的限制被降低到最低。其实,不受限制性是由网络介质的开放性、便捷性等决定的。与之相反,传统媒体由于其媒介的本质属性,在传播和接收的时间、空间、传播信息量等方面都受到手段和渠道的限制。传播渠道的多媒体性也支持了了传播内容的多媒体性,在网络上除了发布文字文本的网络影评外,还同时活跃着图片文本和视频文本的网络影评。借助蒙太奇手段对于影片进行逐个截图的镜头分析,在以前的影评中不太可能大规模实现,而网络影评由于技术手段的支持而使之成为“轻而易举”。
作用和影响
扩展言论平台,推动大众影评的发展。影评的发展和繁荣总是离不开广阔的发表平台和评论阵地。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情况看,平台和阵地的宽窄多寡总是与影评事业的荣辱盛衰呈正比的。当传统影评仍坚守在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生态下艰难喘息之时,网络论坛和博客却已在虚拟世界中悄悄为电影评论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传统媒体部分放弃自己职责的地方,在影评阵地日益失守和缺损的情况下,网络为影评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为影评创作者搭起了宽广的言论平台。
开拓影评思维,促进影评形式和理论的创新。网络与影评的联姻,不仅使操作影评的手段和方法极大丰富起来,使发表影评的阵地和论坛成倍地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对影评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影评不再一定是正襟危坐、高头大马式的撰写,不再一定非要见诸报端或杂志,甚至不再一定借助于文字,而可以有形式极多样,面目极丰富的多种方式组合。除了形式创新,当代中国影评更呼唤理论的创新。坦率地说,与促进影评形式的创新相比,网络影评对于影评理论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应该看到这其中蕴藏的充分可能性。正如中国历来的艺术理论都非常重视从民间汲取养分和活力一样,电影作为一门最大众化的艺术,它的理论批评建构也应当而且可以从民间的新鲜创造中得到滋养。
凝聚人气,为影评事业发展聚集后备力量。诚然,在传媒业如此发达,社会文化生活大为丰富,各种选择日益分众的当下,一种事物或行为方式要像过去那样聚拢大量人气已属不易。但网络能够做到。网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使它可以在虚拟社会中实现“一呼百应”,并使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在凝聚人气的过程中,网络影评实际也在为中国影评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影评本身不断发展成长,吸引了越来越多新网民的加入;另一方面,从网络上走出来的一批影评闻人已经成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影响已超越网络而走向社会前台。这些年轻影评人的脱颖而出,不仅是中国影评界的财富和希望,也具有一定的标本价值。
还原“本质”,繁荣和重塑电影文化。电影和电影文化从来不是象牙之塔,它和民间、草根有着一种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早期的电影评论也是非常贴近作品和观众的。网络影评的出现和迅速生长,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电影评论的本来面目。电影虽然生性属于文化产业,但是它的文化从来不是精英文化,而是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借助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被精英们强占的神坛被颠覆了,批评的权利重新回到了大众的手中,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正如美国研究者扎克·坎贝尔非常谨慎之指出的:“尽管网络里存在大量‘垃圾’,我依然确信今日处于巅峰状态的博客和在线讨论社区,推动了过去十年间在世界电影文化中激增的小型电影杂志和影迷俱乐部聊天室的全面繁荣。”不管我们愿意承认与否,或者主观上对网络影评采取什么态度,有一点则是不可否认的,网络影评已经正在改变我们看电影、说电影的方式。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它的“草创”时期,我们可以对它视而不见,而今天对它的任何轻视、任何怠慢,都有可能使我们丧失对电影“本质”的认识和把握,都有可能使当代电影文化的建设失去魂灵和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