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特别关注

让优秀的歌曲“唱响中国”

时间:2011年08月09日 来源: 作者:姚艺君 晨枫 傅显舟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落幕之时,全体演员高歌《走向复兴》 杨 博/摄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自2010年7月14日启动以来,征集到歌曲18132首,在网络上吸引了3亿人次参与投票。

    中国音乐家协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多方面工作:发挥系统优势,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体会员及广大音乐家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先后组织词曲作家赴革命圣地百色、延安、井冈山等地进行采风活动;推荐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词曲专家以及歌唱家,纳入本次活动评委库,为大赛多轮次评选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做保障;中国音协官网链接了央视“唱响中国”大赛主页,使广大网民的参赛、试听及投票渠道更为通畅,并及时更新有关大赛活动的图片和新闻。此外,中国音协所属的《歌曲》《词刊》《人民音乐》等杂志陆续刊发了活动的进展消息、部分参赛作品以及专题报道,《歌曲》月刊于2011年度第4、5期刊登了36首歌曲的曲谱并对作品的分批次刊登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中国音乐》专刊也对“唱响中国”活动的进展情况做了详尽的跟踪报道。

    本期特别关注特约请专家学者对本次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评述,以更好地推动优秀歌曲的创作与传播。

——编者按

“唱响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意义

    此次“唱响中国”活动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在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下,活动尚未结束之际,广大群众就已对其中的许多歌曲耳熟能详,普遍传唱。稍加注意还会发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环境中——也许是街边某个商店的音乐声,也许是公交车上给乘客提供的移动媒体视听声,中央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以及其他媒体等等,广大群众能够很轻松地接触到此次活动的声音——老百姓知道这件事情。他们在听,他们在议论,他们在参与,他们在为自己选歌,选自己喜欢并能够演唱的歌。不论活动最终的评选结果如何,这些歌曲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充分体现了大众的接受与认可。这样一批新创作出来的、风格不同的歌曲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与人民的心声。

    众所周知,歌曲在任何历史时期,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有着出乎意料和不可小觑的作用。抗日战争特殊的时代背景,成就了《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等一批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抗战时期的歌咏运动,促进了中国革命歌曲的创作和群众歌咏活动的发展与普及;同时期由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以号召性的音调和果敢的节奏,表现了中国人不畏强暴、英勇抗战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一体化、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中。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环境下,社会需要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能在当下群众的心中产生共鸣的、反映人民心声的新鲜歌曲,此次“唱响中国”活动就推出了一批时代感强、易于传唱的主旋律优秀新歌。同时,广大群众也能够借着这个活动平台切身参与到歌曲的创作、欣赏与评选过程中,选出真正表达人民心声、表现时代精神、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党的正确领导的优秀新创歌曲。

    那么,如今大众的音乐审美需求是什么呢?什么样的歌曲才能够真正反映人民的共同心声?这是一个新的命题!在社会文化多元形态、和而不同、个性张扬的前提下,音乐的审美标准也因人而异。然而,无论哪个时代,都还是会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是被绝大部分人所认可的。单从此次活动入选的36首歌曲的内容上我们就会发现,虽然题材内容丰富、体裁形式多样,却都是当今社会中一些主流的、积极的群众话题和语境,是一些能够被广大受众群体所普遍接受的内容。年龄不分长幼、身份不论高低、地域无所谓差异、文化不在乎层级,大家一致认可,共同传唱,这是好歌所具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既可以是生活中看似不足挂齿但却能够让人真真实实地感到温暖的细微小事与情节,由此勾起人们对生活中那些真实存在的美好事物的倾心回忆和咂摸;也可以是讴歌古今英雄事迹的宏大叙事,启发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度思考;更可以是颂扬祖国大好河山,激荡国人浓烈爱国热情的正面引导与教育……这些存在于大众生活、心灵深处的共鸣,总能勾起人们心底那份最本质且本真的感动。也是这个时代我们所需要的社会共息和共鸣。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速,人与人之间仿佛越来越有距离感。很多时候我们盔甲裹身、行色匆匆,只顾得低头抢路、赶路和摸路,忘却了欣赏路边沿途的秀色美景,忘记了感知与体味身边同行者的温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不屑于把自己内心的感触说与人听,有时甚至把这种向人倾诉内心深处秘密的机会留给了心理医生——无奈之举!钢筋水泥造就坚实房屋的同时,也封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人们需要释放情怀!用歌声帮助人们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对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百利而无一害。

    大众对歌曲题材内容的认同,是好歌应具备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一首广为传唱的好歌之所以受欢迎,除了主题深入人心之外,还有一个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与歌词相辅相成的音乐曲调。从入围的36首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此次“唱响中国”活动的受众群体是全社会普通大众,而不仅仅只是有专业音乐素养的小众人群,因此,被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也许没有那么多华丽繁难的旋律进行,没有那么多复杂怪诞的节奏节拍和音乐织体,似乎也无需拥有多么高超顶尖的演唱技巧,但是,却一定要有能够让普通群众接受、并能够打动人心的某个瞬间。刹那间的感动,也许就是那能够使人心头一激灵的一下子!如此而来,不事张扬的《家的牵挂》,正是以其简单、安宁、舒适的旋律,既符合了歌曲主题的意境,也符合了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人民群众需要在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里沉淀自己的心境,理顺自己的思绪,以静静的心态,如小溪潺潺般地细细品味着小家之温馨、大家之福康,和谐之惬意、安顺之永逸;《套马杆》《家乡的味道》等民歌与富有时代感的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手法让广大群众耳目一新。少数民族音乐的淳朴特色,加以通俗、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使歌曲既具有个性特点又不乏时代气息,旋律线条明晰、朗朗上口,很容易被群众接受和传唱;气吞山河、气势庄严的合唱曲《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等,在歌颂祖国的宏大叙事旋律进行中,直指人心,撞击心灵,使审美的主客体间脉搏共振……正如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作曲家徐沛东先生所言,从此次全国评选的情形来看,人们既对激扬奋发的歌曲非常喜爱,也对感情浓郁的作品情有独钟,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多元欣赏情趣,为评选活动营造了宽松的空间,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一首首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唱响了中国,而且成为歌曲中的精品,这正是评选活动带来的最佳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传媒技术给予了歌曲在大众群体中广泛流传的一个绝佳平台。公共媒体让人们充分地熟悉、了解歌曲,时刻掌握活动进行的最新动态;广大热情的歌迷与普通群众更能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信息渠道,表达和交流各自的感受,进行各自的品评。现代信息技术给予活动在这个时代下应该具备的透明性与公开性。群众在这个前提下,在互动和参与的过程当中,选出自己所喜爱的歌曲,必定是通俗易懂的,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传唱的主流歌曲。同时,这些被甄选出来的歌曲,也能够充分体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中大众的审美倾向与价值取向。

    在如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稳步向前、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既能唱出国人的心声,又能给人民带来温暖和鼓舞,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受众起到积极的思想导向作用,这样的歌曲才会被广大群众接受、喜爱、传唱,才会不失为这一时代的经典歌曲。

    唱响中国,传递民声,让我们共同参与,拭目以待!

姚艺君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

来自生活 根系群众

    纵观“唱响中国”36首入围作品,其中相当一些在近几年来或者通过电视荧屏、或者通过电影银幕、或者通过舞台演出、或者通过各地的征歌评选等等,均在不同程度上获取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度,在一定范围内也显示出其所具备的艺术征服力,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综合这些作品同一批新创作的作品,至少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基调清晰,主旨突出,基本上能够体现出此次征歌的意图

    此次征歌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举办的主题征歌,放声歌唱共产党、歌唱新中国、歌唱社会主义、歌唱人民群众,是举办此次活动的主旨所在。《迎风飘扬的旗》《红旗之恋》《红色绿色》《南湖菱花开》《永远的姐姐》《心中的力量》《走向复兴》《阳光路上》《祖国万岁》《那一片红》《我要去延安》《爱中华》《两岸一家亲》《喜庆的日子》等作品,或者是对我党在近一个世纪的非凡历程中所创造的丰功伟绩的全力歌颂,或者是对党所亲手建立的伟大祖国的热情赞美,尤其是对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的祖国所呈现出来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崭新风貌与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纵情高歌,或者是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大业的礼赞。甚至如《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我们的天空》《套马杆》《今宵如此美丽》《春天的芭蕾》这样表面看来似乎并未正面触及征歌主题的作品,也同样从一个个生活的不同侧面,折射出对领导我们事业、给亿万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党与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与衷心讴歌之情,也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倾情赞美。

    显然,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批作品以其清晰的基调,比较强势地集中凸显了此次征歌的主题,也体现出此次征歌的意图,应当能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色彩多样,手法各异,大体上能够展现出歌词创作的水平

    对于歌曲艺术而言,歌词是借助于抽象的音乐旋律来表述具体的思想内容、记录时代的巨大变迁、反映人民的共有心声的大众性艺术,正是这一点,赋予了歌曲以不可忽视的社会认识价值,这也成为了一切优秀的歌曲之所以能够久唱不衰、代代相传的重要潜因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批歌曲中的歌词,在突出此次征歌基本主题的同时,还能够觉察出作者各自不同的艺术探寻与艺术追求。这种追求主要表现在:在面对同一题材时,很多作者在努力寻求自己与众不同的切入角度,以避开人云亦云的落套手法,这样往往易于收到以小见大、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直接促成作品艺术个性的展示。比如,同样都是歌颂党的作品,《南湖菱花开》就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既避开了惯于面对南湖红船的种种吟咏,又避开了对党旗、铁锤、镰刀的一般化描述,显得清丽明朗,却又不失厚重。再比如,同样是歌颂党的优秀儿女,《永远的姐姐》与《你是英雄》又手法互异、各闪异彩。前者貌似冗长,但其语言的流动与语势的走向均纳入了当今流行歌曲歌词的特征之中,让人感到新鲜而有语言魅力;后者则以平实、质朴的直面倾诉见长,在高度的艺术概括中用最凝练的语言,把灼热、真挚的情感泼洒给听众,从而产生感染力。

    风格不同,富有个性,能适应不同接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动听、感人的音乐旋律,是使歌曲走进千家万户、撼动每一颗心灵的关键所在。而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每一首歌曲作品的推出,都不可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亿万人民群众对歌曲需求的多样化的自主性选择。这就要求作品的旋律不但应当是动听的,而且还应当是多品位、多风格的,唯此,才能够满足广大听众对歌曲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由此我们感到,这批作品在这一点上是值得我们为之兴奋的。由于此次征歌的声势浩大,动员面广,关注者多,参与者众,使得作品的曲作者的分布比较宽泛,既有供职于演出团体、名作等身的专业作家,也有以歌曲创作、音乐制作为职业的音乐人,还有以演唱或演奏为业的歌手或乐手——他们的艺术气质各异,作品所面对的受众群体不同,在各自作品中所展示出的音乐语言、音乐风格就势必显现出品位与风格的多样化。比如,昂扬奋进、豪情在胸者有之,深沉凝重、引人思索者有之,真情倾诉、声声动心者有之,轻快活泼、喜不自胜者有之,低吟细咏、抒我情怀者有之……可以说,这些作品大致上可以面对广大群众中不同演唱群体的不同需求。可以预料或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是,中老年合唱爱好者会选择《走向复兴》,部队指战员会选择《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草原牧民会选择《套马杆》,大学生会选择《永远的姐姐》,农民工会选择《家乡的味道》,孩子们会选择《芦沟谣》,歌咏爱好者可以选择《阳光路上》《春天的芭蕾》《喜庆的日子》等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作品至少有一些会在群众的演唱中,进一步扎根、发芽,开出艳丽的花朵,与群众相伴相随。

晨枫 二炮文工团创作室主任、著名词作家)

好歌越听越感人

    “唱响中国”36首入围歌曲近期在国内媒体广为传播,吸引着各地观众的眼球和听众的耳朵,影响广大。36首歌曲,我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官方网站一口气听了下去,感到入选歌曲大多个性鲜明、朗朗上口。留心分析作品,好歌不少,特点很多,可以议论的方面也很多。单就歌曲创作表演而言,其一是体裁多样,独唱、合唱,重唱、对唱,小合唱、大合唱,男声、女声、童声等等声乐演唱形式齐全;其二是题材多样,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生活、歌唱爱情等等内容不一,可以说内容广泛;其三是风格多样,美声、民族、流行音乐、还有混搭风格,可以说音乐创作表演风格多种多样。

    这批歌曲的词曲突破了以往主旋律歌曲写作的宏大叙事,回归到普通人的普通情感表述。如由一方作词、大琪作曲,琪淇姐妹演唱的《永远的姐姐》,这是一首重唱歌曲,内容是今天的姑娘歌颂革命烈士的“姐姐”。这是一个容易落入俗套的主题,然而,歌词没有大话、套话,流畅、朴实,情感真挚。长短相间的词句富于时代气息,有些口语化的句式很长且不断句,是典型的当今汉语流行歌词写法。这首歌小调调式,三段体结构的旋律紧扣歌词,贴切、自然,婉转、抒情,乐段音域始终在八度以内,好唱好记,让人一次听后便感动不已。这首歌不落俗套,可以说是一首相当优秀的通俗唱法抒情歌曲。

    如果说《永远的姐姐》旋律写作是一首西方小调式的流行歌曲风格,那么一些歌唱故乡的歌曲具有很浓烈的民族色彩。如《家乡的味道》的曲调是地道的贵州苗族“飞歌”的风格。作词孙红莺、作曲芒克、演唱雷艳。这首歌歌词写作有民歌风格,也有诗歌味道,自然、朴实,充满生活气息。歌中唱到阿爸烟袋的味道、阿妈花带的味道,还有米酒丰收的味道,唱的是故乡的山水,唱的是故乡的亲人。亲情与乡情用地方民歌音调来表达是最为贴切、自然不过的了。然而,芒克的旋律创作并未局限于原生态民歌简单的音调与结构,而是依据民歌的特点抒情写景,依照歌词提供的内容展开曲调。旋律通顺、流畅且色彩斑斓,音乐充满意境与变化,音调又不离苗族“飞歌”的基本特点。这首歌词曲创作与表演源于民歌又新于民歌,可以说是一首写作出色的新民歌。

    还有一些歌曲富有艺术歌曲的意蕴。如陈道斌作词、孟文豪作曲、张大伟演唱的《故乡探雨》是一首为美声男低、中音写作的歌曲。低音下到大字组E,高音上到小字一组f,音域横跨两个八度以上。不是科班出身且训练有素的美声歌手,音乐上很难诠释完整。这首歌歌词文白相间,有韵味、有意境,旋律有抒情、有激情。乐段展开采用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写法,音乐展开流畅、新颖,层层递进,曲调悠扬且富于变化、对比,作曲技法炉火纯青,音乐创作上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与学习,可以说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美声艺术歌曲。

    以上所举仅为通俗、民歌、美声三类唱法各一首歌曲,当然,这36首歌中还有许多新意突出、演唱佳良的作品。比如小柯词曲,安尧、白若溪、张小觉、朱晨辰小组合演唱的《多好啊》。这首歌口语化的词曲淳朴、亲切,没有任何说教,却让人真切感受到当代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歌声充满细节,平凡而令人感动。又比如陈涛作词、刘青作曲、阿鲁阿卓演唱的《假如我是你》,词曲简单、四句结构,表达军人亲属对军队生活与军人理想的理解与认同,自吟自唱,写作如儿歌摇篮曲一般质朴、简单,却依然不乏动人之处。就算排在最后一名的歌曲《家的牵挂》,依然给人以感动。这首由朱清杰词曲,朱清杰、王诗雨、闫梓昱演唱的父母女儿三重唱,也是一首词曲简单的两段体歌曲。唱的是普通三口之家上班、下班,最普通的依恋之情。初听第一段感觉一般,往后听,却越听越有味道。三位业余歌手在简单的词曲中把平凡老百姓一家三口的情感演绎得质朴动人。

    本次“唱响中国”,除本文开头提到的三个多样化的特点,也很注重词曲写作大众化、时尚化与艺术化的统一。当然,好歌的优点,还远不止这些。

傅显舟 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