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特别关注

国产动画抢滩暑期档

时间:2011年07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拍什么?拍给谁?怎么拍?

——三问中国动画电影

    从年初贺岁档接连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老夫子之小水虎传奇》《熊猫总动员》,到暑期排档进入院线的《兔侠传奇》《藏獒多吉》《魁拔》,近年来的国产动画电影无论从规模质量上看,还是从口碑反响方面说,都处于逐渐上升的阶段。欣喜之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与制作精良的美、日动画电影相比,国产动画电影近期所取得的成绩只能算是初试啼声。“中国学派”动画的辉煌早已是陈年往事,在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中国电影界,固步自封就意味着坐以待毙。深度挖掘本土资源,兼容并包美、日等动画强国的成功之道,应是国产动画由成长走向成熟的最佳途径——想要沿着这条阳关大道顺利前行,就必须研究透以下三个问题,即国产动画电影应当拍什么、拍给谁,以及怎么拍。

    拍什么 找到“民族的”与“世界的”契合点

    在商业美学已然渗透于电影产业肌理之间的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必须寻找到与之相应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商业电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一段精彩的故事,并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优秀的动画电影能够将经典故事进行合理的转换,并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如《狮子王》取材自莎翁名剧《哈姆雷特》),也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恰如其分地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如《机器人总动员》探讨应当如何与自然相处);能够在幽默诙谐中表现某种可贵的品格(如《龙猫》表现对亲情和友情的坚守),也能够在天马行空的故事中释放无限的想象力(如《攻壳机动队》中展现的未来世界)。

    诚然,现在你依然可以创作一部意蕴深远的水墨动画电影,仿如当年名震世界的《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但你决不能指望会有很多看惯了3D版《功夫熊猫》的观众能够静下心来走进影院。这绝不是说我们应当抛弃传统,而是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寻找到一条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的有效途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任何无法与当下观众产生交流的动画电影,都必然是死路一条。既然《狮子王》能够将复仇王子哈姆雷特转化为小狮子辛巴,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一成不变地复制类似“沉香救母”的故事?既然《功夫熊猫》敢于将熊猫阿宝的爸爸设计成一只鸭子,我们又为什么非要在动画中以毫无乐趣的方式表现一些“假大空”的所谓道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一条真理,但国产动画电影切不可在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将所有创作都禁锢于“民族文化”的范畴内,因为动画电影作为最适于为观众带来快乐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想象无极限的。也许,可以将上面的话调过来再说一次:“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我们应当在立足本土资源的基础上,海纳国外优秀动画作品的精华,从而形成最适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

    拍给谁 打造“全龄观众”的创作意识

    在解决了“拍什么”的问题之后,国产动画电影还需要面对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拍给谁看。

    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很清楚,在完善的电影产业形态中,动画电影的目标受众绝不仅仅是低龄儿童。一部成熟的动画电影,不应仅仅为孩子带来快乐,而让陪孩子看电影的父母哈欠连天。

    内容低幼、以追逐等简单动作场面为主的动画电影是很难吸引成年观众关注的,因此除了陪同孩子观看的家长外,绝少会有成年人单独进入影院观看此类影片。而有经济能力的成年观众的大量流失,必然会对影片的票房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国产动画电影普遍票房不佳的重要原因。然而,与门可罗雀的国产动画相比,打“全龄观众(即目标受众为所有年龄层次的观众)”牌的好莱坞动画在国内的票房却屡创新高。《功夫熊猫2》的票房已经突破6亿大关,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票房贡献都来自于成年观众。

    其中原因何在?纵览海内外优秀的动画电影,在哭过、笑过之后能够让观众的脑海中留有绕梁三日的余味,是它们的共同特质。比如《里约大冒险》风趣地表现了一只蓝色金刚鹦鹉的冒险历程,却能让观众在笑过之后,懂得责任与勇气的重要;再比如《萤火虫之墓》,不仅在催人泪下的故事中展现了亲人之间的相互守护,更表达出了消灭战争、呼唤和平的美好愿景。很显然,动画电影与所有影片一样,都首先要讲好一个故事。融会于生动活泼、轻松搞笑的动画影像外观之中的,应当是精彩感人、富有哲理的故事内涵——前者是吸引低龄观众的“如意法宝”,后者却是打动所有观众的“灵丹妙药”。

    怎么拍 比提高技术更重要的是提升观念

    在确定了主题、内容,找准了目标受众之后,是否就能保证动画电影获得成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影院灯光熄灭、眼前银幕亮起,在看懂故事、理解主题之前,影片的画面会在第一时间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由于技术上的长期落后,国产动画电影在与美、日动画竞争时,总是会在影像效果上“先失一阵”,而在3D视效、IMAX影院风头正劲的当下,这种差距会体现得更为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纯粹“虚拟”的动画电影对影像质量的要求要比普通影片更高——在相对简洁的画面中,哪怕是人物毛发质感的细微差异都会被无限放大,从而被观众看在眼里。然而,技术上的差距并不能成为国产动画停步不前的理由,因为技术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创作观念上的差距却是主观上能够弥补的。

    以时下最热的3D动画为例,国内很多打着“3D”名号的动画电影,其实根本没有形成3D动画创作观念——最能体现3D视效的纵深穿越镜头,在国产“3D动画”中少得可怜,观众看到的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3D效果的2D动画而已。

    与技术缺陷相比,国内动画创作观念上的低人一等更令人担忧。如果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不能形成完整、正确的创作观念,那么即便拥有再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也不可能拍摄出真正能够与美、日动画相抗衡的作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第一部全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中,我们看到了国内动画工作者的努力与进步,影片完整的叙事、合理的人物以及精美的3D视效,让人对中国动画的未来信心大增。一个国家动画水平的整体提升,绝不是诞生一个迪斯尼或者宫崎骏式的天才就能完成的,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富有激情、充满才华的年轻人进入动画电影的创作领域,因为只有他们,才是中国动画走向辉煌的基石。

(李 博 中国文联网记者)

《兔侠传奇》是向传统文化致敬

——专访导演孙立军

    京城武林盟主老馆主遭徒弟熊天霸暗算后逃亡到乡下,临终前把毕生武功传授给淳朴的炸糕厨师兔二,并将统领武林的令牌交予兔二,请他一定要把令牌亲手交给女儿牡丹。诚实守信的兔二赶至京城时,武林已经被熊天霸操控,好在令牌还在兔二手上。兔二四处寻找牡丹,遇上重重危险,并在日常劳作中悟得绝世武功,最终打败熊天霸,拯救了武林,将令牌交还给牡丹,实现了对老馆主的承诺。这是动画电影《兔侠传奇》讲述的故事。

 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剧照

    《兔侠传奇》主题的确定源于总导演孙立军和著名编剧邹静之的一次闲谈。孙立军认为在当下的中国,人与人之间似乎总缺少一种信任感,于是便问邹静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邹静之不假思索地回答,诚信。邹静之的话点醒了孙立军,他当即决定,把“诚信”作为下一部动画电影的主题。

    “我想通过一部精彩、好看的动画电影,表达中国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气息。”孙立军如是描述《兔侠传奇》的创作动机。

    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自此之后,产自日本、美国的电视动画长期占据中国荧屏。进入90年代,随着《狮子王》《玩具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高水平动画电影的涌入,国内的大银幕也成了美国动画电影的天下。在日本、美国动画的冲击下,国内的动画从业者渐渐产生了消极情绪,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很难与产业链完备的日、美动画抗衡,于是转而开始创作目标受众群为低龄儿童的动画片,其中很大一部分作品仅针对学龄前儿童。这种情势直接导致了我国动画的创作观念和作品质量难以得到提高,“低龄化”动画带来的苍白说教和空洞内容,不但撵走了成年观众,也赶走了为数不少的儿童。

    “一个健康的产业链应当覆盖全部年龄层次的观众。比如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基本都是按照全龄的概念推行产业,它的观影方式是家庭式的。中国动画电影要真正形成产业,必须要经历一次‘成年礼’。而真正成熟的动画电影,就一定要言之有物。”孙立军说。

    2008年,大打中国文化牌的《功夫熊猫》火爆全球,亦在中国掀起观影热潮,票房突破2亿。然而,除了主攻低龄观众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很难突破亿元大关。很多人质疑,为什么美国人能利用中国元素拍出全球热卖的动画电影,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却不行?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的孙立军,认为自己有责任为中国动画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国产动画被人骂‘弱智’是常有的事。如果把动画电影的市场比作一日三餐的话,那么现在我国的动画电影只能生产早餐,午餐和晚餐根本没有我们的市场。”孙立军对记者说,“万事开头难。但不管眼下有多少困难,都必须要有前行的勇气。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帮助中国动画产业探索出一条有自我特色的道路。这次拍《兔侠传奇》,我就是想为中国动画从业人员正名,证明我们自己也有能力拍出一部超越低龄化,全民都喜欢看的动画电影。”

    为了把《兔侠传奇》拍成适合各个年龄阶段观众观看的动画电影,孙立军绞尽脑汁,通过对近千人的调研最终确定将兔子作为影片的主人公。而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美韵,《兔侠传奇》中的细节、场景乃至对白,无一不充满了中华文化的符号。诚信、兼爱、非攻、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观念都会通过影片的情节传达给观众。

    编剧邹静之过去从未编写过动画电影,为了打消这位著名编剧的顾虑,孙立军指明了创作的方向:不要把《兔侠传奇》想象成动画片,就按照电影的方式进行创作。邹静之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研究,同时又具备超强的幽默感,在他的编排下,《兔侠传奇》逐渐演化为一部表达“诚信”的功夫动画。

    “我和邹老师一致认为,诚信不应仅在孩子中提倡,更应该在成年人中提倡,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正视诚信。”孙立军说,“但主题必须要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人物来表达,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这部电影的情节、人物、动作乃至每一个细节。”

    比如动作戏,《兔侠传奇》凭借全3D技术创造出了绚烂缤纷的武打场面。孙立军介绍,本片中的武打招式不同于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三代巨星的实战功夫,而更接近于金庸小说里那种天马行空、极富想象力的武功。为此,孙立军特地请来了陈式太极拳的传人为影片担任武术指导。

    孙立军并不怕观众拿《兔侠传奇》同《功夫熊猫》对比。“《功夫熊猫》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电影,但《兔侠传奇》有自己的优势。这部影片的3D技术没有依靠任何国外团队的协助,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制作出来的。”孙立军说,“其实一部动画电影就像练功夫一样,也讲求精气神。《兔侠传奇》就有一股自身独有的精气神——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功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散发着中国味道、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

    对于《兔侠传奇》的票房,孙立军很有信心,但他关心的不仅仅是票房。他计划在《兔侠传奇》第一轮院线放映结束之后,号召全国百所高校的大学生将影片DVD免费送到乡村去,通过投影的方式放映给那里的观众看。

    孙立军认为,动画产业应该以平民作为受众对象。日本、美国之所以成为动画大国、动画强国,正因为它们的动画走的是平民路线。而在我国,无论一般的电影还是动画电影,都在朝“贵族”的方向走,其实这并不是一条准确的道路。与人均收入相比,我们的票价贵得离奇,动画电影作为大众艺术,还远未达到大众化的普及程度。“我们的动画市场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孙立军这样对记者说。

    因此,孙立军希望通过将《兔侠传奇》送到二线、三线城市乃至偏远地区,来培育更多的动画电影观众。

    “依靠市场回报获得收益,并通过收益投拍下一部影片,这是最正常的商业运作模式,绝对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作为动画从业者的我们还应担负另一个责任,那就是培育观众。”孙立军告诉记者,“就目前来看,能走进影院观看动画电影的人毕竟只占少数。如果我们仅仅靠商业院线培养受众的话,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稳定的观众群,也就无从谈起同日、美动画相抗衡。现在我们最该做的,正是尽可能多地让一线城市以外地区的观众看到我们的动画电影,爱上我们的动画电影。说不定他们当中的某一个,将来会成为中国的迪斯尼、宫崎骏。”

(李 博 中国文联网记者)

《魁拔》:热血动画诞生记

    创作《魁拔》的动力源自少年热血题材是国产动画的空白区。影片围绕一个每333年复活一次的异常生物“魁拔”展开,讲述了生活在平静乡村的“独行侠”蛮小满和他的养子蛮吉在第六代魁拔脉动出现时,凭着一腔热血与各族豪侠一同出征、歼灭魁拔的故事。一个是用爱勾画信仰的平凡父亲,一个是为感动而战的8岁男孩,他们怀揣着征服世界的伟大梦想并肩作战。说到影片为何被贯以“热血动画”的名号,该动画片导演王川坦言:“在如今这样一个‘伪娘盛行’、‘拼爹’的社会,《魁拔》是一部纯爷们儿的阳刚之作,我们想提倡的是一种‘一切靠自己’的时代风骨,我们希望这部热血电影能给孩子们注入一股胸怀天下的硬气,让他们成长为未来社会的脊梁。”

动画电影《魁拔》剧照

    怀着这种理想,《魁拔》开始了跋涉之路。该项目启动于2006年,适逢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针对国产动画产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国动画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魁拔》的出品方北京青春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用了两年的时间进行了一场堪称完整的策划和调研。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少年热血动画片是长盛不衰的一种类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有很好的观众缘,但在中国原创动画领域,这个片种一直是个空白。“既然是空白,而且观众对这种题材的动画作品又有需求,那么作为有着12年动画创作经验、3000多分钟原创动画作品积累的成熟团队,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做出中国第一部原创热血动漫。”《魁拔》的出品人武寒青表示。

    由此,集少年热血和玄幻类型于一体的、以满足14岁以上动画观众为需求的、长篇国产热血动画片——《魁拔》应运而生。2006年,《魁拔》(原名《灵山王》)的策划案正式出炉,既是热血题材,又有欧美市场喜欢的猴子形象。“反反复复地磨剧本、磨定位、磨创意、磨造型……在2008年之前,我们一直就是反复地磨。”武寒青这样说。在《魁拔》创作之初,创作团队借鉴了国外大部分少年热血动画片,像《圣斗士》《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动画作品。与此同时,他们还仔细研究了宫崎骏的作品,宫崎骏将漫画写实发挥到极致的风格,也是这个团队重点学习的对象。

    而为了保证《魁拔》的连续创作和作品生命力,团队足足花费了两年时间,从一开始就创造出了一个专属于《魁拔》的相对完整的世界,这是个严谨而符合逻辑的架空世界。据了解,《魁拔》世界观的设定由8位编剧分工完成,整个工作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就像编写一部“百科全书”。其中包括天文学卷、社会学卷、武术卷、地理卷、历史卷等等。世界观的完成用了两年多时间,最后形成的文字足有上百万,详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你看片中出现过一张地图,地图上有一片沙漠,世界观里就会解释它是怎么形成的,它的气候条件如何。”负责《魁拔》世界观的主笔田博说。《魁拔》计划拍摄五部,大大小小的人物非常之多,在第一部里,有的角色可能只露了一小脸儿,但在世界观的设定里,却有对这个角色前生今世非常详尽的记述,包括他的种族史,他的性格、喜好,他和别人的关系等等。所有人物和剧情都是带着历史来的,用武寒青的话说,“每一个角色都能成为一部长篇电视剧的主角”。先期的扎实创作,保证了《魁拔》不管以后出多少集、多少部,或者改成多少种游戏,都有一个强大的世界观体系来做基础的创意支撑——在《魁拔》的世界中,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只要符合那个世界的合理逻辑,就都是可能的。

    也正因为《魁拔》系列从创作之初就是打算推广到国外的,因此在人物设定时,是考虑到国际市场对中国动漫形象的接受程度的。国产动画中,《大闹天宫》是最适合走向国际也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可爱的Monkey King(猴王),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在他们的主流媒体上看到过来自中国的有关Monkey King的动漫精品。因此,《魁拔》作为中国第一部面向国际主流市场的动画作品,选用接近Monkey King形象的蛮吉作为主要角色,更容易被全世界所接受。

    7月8日起已在全国院线上映的《魁拔之十万火急》只是《魁拔》系列的第一部,主要交代了故事的起源。如果这一次能取得成功的话,按照已有的素材和操作熟练程度,在一年之后就能推出续集。不过《魁拔》的国内上映前景并不太乐观,导演王川说他其实做好了准备,国内很多院线也给予了他反馈,但他认为《魁拔》的出现一方面想让国产动漫观众年龄层向上提升,另一方面也想去除国产动画“注定不行”的“原罪”,在他看来,“《魁拔》无论在人设、画面、声音等方面都受到国际主流市场的认可,可以说我们这部影片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影院放映都不丢人。”

    专家评论

    张之路 著名剧作家

    《魁拔》是我两年以来看过的最好的剧场版动画片,代表了中国动画一流水平。从故事上说,《魁拔》铤而走险,没有采取翻拍而是纯原创,但在故事层面却做到了返璞归真。它的细节是精致、美丽的,它的核心力量是丰富有张力的。用一个精良的制作讲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我想这是《魁拔》给我们最大的感动所在。

    李道新 北京大学教授

    虽然有些人觉得画风是日本风格,但依我看,这其中的中国元素是在不断加强的。《魁拔》最打动我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一些批判,让我想起了南方科技大学的事,这是最近的热点新闻,也确实是当下中国社会正面临的问题。在身份、地位与个人真实本领、能力之间的关系表现上,《魁拔》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孙云晓 青少年心理学家

    《魁拔》是目前给中国孩子和家长最好的礼物,圆了孩子们一个少年英雄梦。目前我们中国缺乏对孩子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气质的培养,而《魁拔》这部作品用孩子最喜欢的形式,展示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也告诉每一个父亲如何帮助孩子培养男子气概,弥补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父爱教育的缺失。

(张 悦 中国文联网记者)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