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特别关注

《开天辟地》幕后揭秘

时间:2011年07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风云历程的电视连续剧《开天辟地》自6月15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观众们在声色影画中重温那一段以鲜血、牺牲、荣光交织而成的传奇后,一定更想了解,编剧邵钧林在创作《开天辟地》剧本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剧组如何敲定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陈独秀等历史伟人的演员人选?黄海冰、靳东、陈建斌、王诗槐等人演出伟人有怎样的感受与心得?导演胡玫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为剧组打气鼓劲?本版将为您完全解密《开天辟地》幕后的故事。

    ——编 者

总结,团结:“结”出硕果

邵钧林(南京军区文工团艺术指导、《开天辟地》编剧)

    记得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经常说这么一句话,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就靠两个“结”,一个是总结,一个是团结。回顾《开天辟地》的播种和耕耘,就是依靠这两个“结”而结出了硕果。

    我在《开天辟地》的创作之初,就把突破方向定位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商业剧的对接上,还特意请来两位曾写过情节剧、警匪片的年轻朋友帮忙,想借以冲击自己,实现创作上新的突破,却没想到因此走了很大的一段弯路。出品方为慎重起见,特邀来“重大办”的专家对前10集剧本进行了论证,不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受到严厉的批评,认为离史实过远、江湖气太重、有损一代伟人的塑造、失去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应有的品质,明确告诫我此路不通,必须推倒重写。这一当头棒喝迫使我在震惊中进入新的思考,在该剧出品人任仲伦、制片人吕超和责编的帮助和鼓励下,在史学专家张琦、沈学明的具体指导和扶持下,逐步从“引导观众”和“迎合市场”的夹持之间找到了一条出路。虽然拐这个弯耽误了近三个月时间,却为这部戏获得一个正位的坐胎而得以健康成长。当另起炉灶重写的前20集剧本再度送审时,不仅得到了“重大办”专家的充分肯定,而且获得著名导演胡玫的青睐而欣然接拍该剧。

    电视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编剧不过是这一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当交出剧本之后,“编剧”往往成了“编外”。在以往的艺术生产中,本人基本上都兼任自己所编剧作品的制片人,但依然会遇到为维持剧本完整性诸方面的尴尬。值得庆幸的是,在《开天辟地》的拍摄中自己虽然没有兼任制片人,却让我这个编剧融入了著名导演胡玫、制片人吕超所带领的创作团队中,从而使自己由全剧生产链的前端走到了终端,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在出品方所确定的成片送审日期只剩下半年的日子里,胡玫导演依然腾出宝贵的半个月时间,召集剧组各部门负责人和主要演员通读研讨了一遍剧本,逐集逐场地听取编剧的阐述,我也就导演、制片人和各位主创的意见对剧本再次做了一遍梳理和修改。在交流与碰撞中,不仅明晰统一了创作思路,同时也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这个剧组自始至终所透发出“团结奋斗,争创一流,向党献礼”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有专家评价说《开天辟地》是“大家手笔”,实际上应该说是“大家的手笔”。

《开天辟地》部分人物设计与演员造型对比图

    毛泽东(黄海冰饰)

    ■选角心得

    毛泽东的选定很简单。我进剧组筹备没多久,制片人就告诉我由黄海冰饰演毛泽东。在筹备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知名演员主动想饰演毛泽东,甚至自己拿来饰演毛泽东的定妆照。刚开始导演部门对黄海冰饰演毛泽东没有太大的把握,担心他过去出演的多是青春偶像剧,容易浮躁,心难以沉下来,我们把这些想法转告了制片人,但制片人没有动摇,认为此剧“非黄海冰莫属”。黄海冰也是第一个与剧组签订合同的人。

    ■演员感言

    《开天辟地》时期的毛泽东还不是指点江山的领袖,而是一个从湖南农村里走出来的青年,是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就像一片树叶、一粒种子。这除了需要我有扎实的演出功底之外,还要有对那个年代的历史、环境以及政治形势等等的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在开机前,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有关党史的书籍,让自己走进那个年代。在拍摄期间,我还尽量抽时间去查阅毛泽东早年从事革命工作的记载,让自己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成员,让人物刻画更接近于平凡,让言行表述更具时代特色。

    杨开慧(张萌饰)

    ■选角心得

    杨开慧这个角色竞争激烈,很多女演员都想出演女一号杨开慧,与制片方因为有过合作,就定下了演员张萌。组里开始很多人担心这个张萌能否担当起这个角色。后来,大家见了张萌真人,试过妆后,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了地。张萌很认真,她仔细地揣摩导演阐述,分析杨开慧这个人物,撰写角色分析,做了不少的努力!

    ■演员感言

    不知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我在29岁时遇到了杨开慧,而杨开慧那美丽的生命只绽放了29年。我仿佛活完了她的一生,然后一点一点把她演完。

    我找到了一本《鲜为人知的杨开慧》,这本书记载了从她出生到牺牲的一切。透过纸张密布的字迹,杨开慧这个人慢慢汇聚而成形,我能感觉到自己正慢慢走进她,每夜手抄札记的轨迹渐渐勾画出了杨开慧的清晰。那段时间里我多次梦到她,还有一次因为她的离世而哭醒了!虽然时空相隔无法触及彼此,但是她那种对爱的执著、敢于为爱为信仰所做的牺牲和奉献,仿佛与我的灵魂相通。她是一个能与我面对面的女性,此时她绝不仅仅是中国的“第一夫人”这么简单。

    周恩来(靳东饰)

    ■选角心得

    周恩来最初的人选是另一个演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这个演员的交谈过程中发现他越来越没有信心,总感觉周恩来在国人的心目中是个伟人,担心自己演不好。制片方只得换人,制片人是在夜里两点钟时给我发了短信,让我和演员靳东联系,这样大家看到的是靳东最后出演周恩来。

    ■演员感言

    导演帮助我在最初的阶段树立了信心:长得像不像并不重要,“神似”才是关键。大家对周总理的记忆多是新中国成立后气质儒雅、风度翩翩、忧国忧民的中老年形象。周恩来年轻时作为心怀天下的学生,组织过进步社团和革命活动,在欧洲留过学,后来又担任过黄埔军校要职,领导了“南昌起义”……不仅办事沉稳老练,亦有果敢、意气风发的一面,并且有着锐不可当的气魄——“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这种朝气和锐气是所有时代青年人的共同特质。

    邓颖超(龚洁饰)

    ■选角心得

    邓颖超的角色开始选定的不是我们后来在荧幕上看到的龚洁,是另一位女演员,合同都起草好了,就等签字了。但最后觉得这个演员不够质朴,邓颖超人应该是非常朴实,她和周恩来既是同学,又是战友,应该找一个心“静”得下来的演员,她的外表不要求很漂亮,但一定要三个月跟着剧组,不能中途接别的戏,串戏的演员是把握不好这个角色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找到了演员龚洁,提出了导演的要求,邓颖超虽然戏份50场左右,但要求必须跟全程,龚洁愉快地答应了剧组的要求。

    ■演员感言

    刚拿到《开天辟地》的剧本时,知道自己将要饰演“邓颖超”一角,既激动又倍感压力。这也是我第一次饰演历史人物,怎样把这样一个伟大女性,诠释得既真实又感人呢?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关于邓颖超的生平、资料和历史信息,让自己真正从内心去了解和体会邓颖超对党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周总理执著纯真的爱情。胡玫导演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告诉我不要带有任何顾虑,因为他们也曾经年轻过,都是热血青年,只要拿出年轻人的那份激情,真实地去演就行了

    李大钊(陈建斌饰)

    ■选角心得

    李大钊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年龄上,在演技上,在形象上,在气质上,陈建斌很接近李大钊。我们找陈建斌时他在拍电视剧《后宫》,是光头的外形,可我们的《开天辟地》中李大钊是有头发的。这样,我们在开机后让陈建斌“养了养”头发,没有马上安排他的戏,待他的头发长了一些后,才开始安排他的戏。

    ■演员感言

    导演和造型都觉得我的气质与李大钊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很相近。其实饰演李大钊压力很大。李大钊是个伟人,我们从小在历史课本里就看他的故事。我演的时候是心存敬畏、不能懈怠。这个压力同时也是动力,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戏里人物时而温文儒雅,时而慷慨激昂。支撑我不断揣摩、反复表演的是对李大钊这位革命先烈的敬仰,我是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全力以赴去演李大钊的,最终完成这个人物,我自己感到问心无愧。

    陈独秀(王诗槐饰)

    ■选角心得

    陈独秀是我党“一大”至“五大”期间主要的领导人。陈独秀演好了,这部剧就“立”住了。为了陈独秀这个角色我们找遍国内40-50岁男演员的资料。我们是1月8日开的机,可1月初到上海车墩外景后还没有选定陈独秀的人选。偶然的机会,我们翻阅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厂庆画册时,翻到了演员王诗槐。他和陈独秀都是安徽人,都在上海生活、工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诗槐和陈独秀内在气质应有相似之处。况且,我们这部剧的出品方是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王诗槐所在的上影剧团也属于上影集团,这样,也算用了回“自己人”。

    ■演员感言

    我对陈独秀的理解是“一个疯癫的理想主义者”。借助这种对人物的揣摩和功课积累,我设计了一些充满爆发力的表演。在最后一场与毛泽东煮酒夜谈的戏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情感准备。在这场戏中,一贯强硬的陈独秀望着儿子的遗照,忍不住老泪纵横。无言的表演表现出了陈独秀因为个性刚烈而悲剧性的革命生涯。胡玫导演“战况通报”鼓士气

    《开天辟地》拍摄过程非常艰苦,剧组很多工作人员都从最初的新鲜和充满斗志,发展成了八十多天拍摄过后的无比劳累和精神疲惫。特别从横店移组到象山以后,很多人都水土不服,有的拉肚子,有的感冒,人人都累到要散架。而新加上的美术组,由于尚欠缺磨合,很多时候选的景不合适,又增加了返工时间,增添了拍摄的困难。在种种艰难面前,制片人给胡玫打了电话,建议她鼓舞大家的士气,一起共渡难关。胡玫由此写了一封别开生面的公开信,感谢并鼓励了工作人员,号召大家一鼓作气,一起向最后的高地进军。

大型电视连续剧《开天辟地》C组、B组、A组的各位弟兄们战友们:

    你们辛苦了!!!

    ……

    昨晚,我带着十分忐忑的心情看完了已经粗剪完成的我们的新作《开天辟地》的第一、第二集。告诉你们我的感受是把自己给吓着了!想不到的好看!想不到的震撼!我很兴奋!两集均在60分钟以上。相信精剪之后,除绿之后,定会创造出一部新的经典!(不过现在还要共同对外保密,也别高兴的太早了,因为毕竟还没全做完。)

    为此,我要深深地感谢大家!感谢每一位为此付出了辛苦努力,付出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同志们!

    尽管我们困难重重!尽管我们睡眠不足!尽管我们得不到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我们发扬了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我们不怕牺牲!我们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下战场!我们不怕拍错!不怕挨骂!冲破敌人的封锁线……克服了重重困难!我们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我们的成果是震撼!

    每个人的辛苦绝没白费!(这句话是真的,不开玩笑!)

    C组的战争场面完成得优质优良!打出了8.1的战争水平!B组的武打和游行场面壮阔惊险,就看(吕布(绿布)—金辉他们的了),A组的文戏很文!很人文细腻,流畅!罗刚导演的部分尤其精彩!总的感觉:这部戏还真成了!也为此谢谢可怜的美术部门,神经已经错乱的制片部门,和神经已经失常了的副导演,统筹部门。因为没有你们的共同努力和重重压迫,我们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应该说你们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我们成功的基础!你们的每一点缺陷和不足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目前的情况是:C组的战争场面完成了1640行!B组完成了4970行(场面和动作开篇及追杀),A组完成了8721行。合计全组74个工作日完成了15295行,共余1935行!

    谢谢C组战士们的拼搏,在分手之际,感谢你们的努力和很棒的战争画面!

    B组和A组的弟兄们,千难万难经过努力,我们已经拼杀过来了,最后的成功就在眼前!相信这部戏真的很好看!超出想象!不会错的!感谢本组的每一位演员、工作人员、群众演员!战士们让我们鼓起最后的干劲!向着胜利的巅峰发起最后的冲锋!

    C组的兄弟们!再见!十天以后北京再聚,喝庆功酒!

    谢谢大家!

    胡玫2011年3月24日凌晨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