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发展的典型样本。根据央视索福瑞电视剧查询与收视分析系统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09年6月30日,华策影视在各大电视台总发行剧目38部、总播出集数1529集,名列国内民营影视剧企业第一;此外,华策影视还是经国家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批准的首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在国内民营影视剧出口的总量上名列前茅。与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地处江南沿海的浙江本来在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方面并不占据什么优势,但其何以在影视创作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高端创作人才: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纵观国内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其公司的组建大抵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其一,公司的创始人本身就是导演、演员等影视业核心人才。如刘晓庆组建的“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英达组建的“英氏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朱时茂组建的“北京泛太平洋文化娱乐公司”等。其二是影视管理者+影视高端创作人才的组建模式。由于国内缺乏具有显著票房号召力的一线演员大腕,这种模式影视高端创作人才一般都定位为知名导演,如华谊兄弟的王中军、王中磊与冯小刚,新画面的张伟平与张艺谋等,均属于这种组建模式。
华策影视所沿用的就是第二种管理模式。但是,和好莱坞电影相比,国内影视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不仅表现在无论是银幕数量和电影票房与好莱坞相比只有其十分之一左右的份额;而且表现在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影视创作人才,仍然显得十分寥寥。核心创作人才的稀缺,不仅严重地限制了中国影视业的发展,而且核心人才一旦流失,甚至有可能直接威胁到影视公司本身的生存。影视高端创作人才的极度匮乏,已经严重地限制了中国影视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格局。这一状态,对于总部设在浙江的华策影视而言,无疑更为严峻。对此,华策影视采取的是另辟蹊径、扬长避短的策略。公司2005年成立之后,先后将著名编剧刘恒、邹静之列为股东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刘、邹两人担任华策的业务总策划、总监制,两人的创作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华策享有优先投资拍摄权;与新锐编剧麦家签约,约定麦家每年为华策影视创作不少于一个适合其拍摄的项目,麦家策划创作的项目均由华策影视投资拍摄;超出华策影视可操作范围的具体项目,麦家须经华策影视同意方可与第三方合作……
在影视创作中,剧本是一剧之“本”,是一个影视项目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最根本的保证。但是,自2002年后,中国电影的创作出现了越来越注重制作而轻视剧本创作的倾向,中国电影在视听制作上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叙事能力却越来越为弱化。因此,华策影视没有追随国内大多数影视机构把争夺影视创作人才的着力点放在著名导演或知名演员的做法,而是致力于吸引国内一流的影视编剧人才加盟,把打造一流的编剧人才视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谓眼光独到、匠心独运。
题材类型多元: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自从民营资本涉足影视传媒之后,中国民营影视主要产品可以分为三类:电视节目、电视剧和电影。华策影视在投资策略上采取了主攻电视剧、兼顾电影与电视节目。但是,电视节目大都不支付购片费用,节目播出平台的匮乏,严重地制约了民营影视公司投资的空间。同时,在国内影视业中,电影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在增长速度全球第一,票房挤进全球前十的大势下,只有张艺谋、冯小刚等少数几个导演执导的电影能够保持稳定的盈利,绝大多数中国商业电影尚缺乏可持续盈利能力。
在这个背景下,华策影视选择以电视剧作为公司现阶段的发展主业,是一种符合自身定位的战略选择。以电视剧作为主业,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华策影视在编剧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国内同行竞争中占据盈利的制高点。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华策影视致力于打造古装、年代、现代、偶像、家庭伦理、情景剧等国内近年来流行的各种热播剧种,在遵循各种类型既有的叙事规范的同时,又注意探索符合公司发展定位的制作策略。如华策影视公司2007年投资的《倾城之恋》《中国往事》,准确地捕捉了年代剧独有的审美意蕴;偶像剧以爱情为主线,包括与中国台湾编导团队合拍的《我的爱情面包》《就想爱着你》《爱上琉璃苣女孩》,不仅赋予了偶像剧更为时尚的气息,而且也为走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亲情伦理剧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内容,如《叫一声妈妈》《你永远不会独行》《夫妻一场》,在关注血缘、亲情和道德的价值判断的同时,又做了相应的拓展与创新;古装戏注重选取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与神话题材,如《济公新传》《万卷楼》《包青天》《天师钟馗》,其取向也获得市场的认可与欢迎。
近年来,国内影视剧一旦热播,跟风之作立即蜂拥而至。但华策影视投资制作的电视剧始终遵循题材类型多元化的原则,因而不仅可以摆脱在题材类型上抄袭模拟他人的通病,规避了政策风险;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战略步骤投资制作影视剧。这一点,相信对其他民营影视企业,应该会有所启发。
影视两翼齐飞:树立引领者的品牌形象
品牌作为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曾有调查表明,市场领袖品牌的平均利润率为第二品牌的四倍,而在英国更高达六倍。因此,民营影视公司要深化发展,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华策影视的品牌化战略则着力于电视剧的精品大片制作。如2007年华策影视投资制作42集电视连续剧《中国往事》,每集成本突破100多万元,总投资高达5000多万元,堪称中国电视剧的豪华大片。2007年斥巨资邀请国内著名编剧邹静之担任电视剧的改编和监制,内地当红小青衣陈数和性格小生黄觉、王学兵联袂出演《倾城之恋》,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主创阵容,被业界誉为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华策影视制作的《爱上琉璃苣女孩》《流星蝴蝶剑》等电视剧,均以其上乘的制作而得到业界的认可与好评。
当然,在影像艺术的王国中,真正能够体现出一个影视公司的制作实力,仍然是电影。2009年华策影视通过控股的浙江金球影视,投资低成本电影《A面B面》制作,一方面以低成本的投入,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另一方面则通过全程监控,全面了解和熟悉电影的制作过程。在获取电影制作的宝贵经验之后,华策影视积极筹划电影大片制作。2010年与美国好莱坞联系制作的3D真人魔幻动作史诗电影《人鱼帝国》,总投资高达1亿美元,力争打造出一部大投资、高水准、强视效、大制作的电影。与此同时,华策影视还积极筹拍根据麦家小说《暗算》改编的同名电影,影片邀请香港电影《无间道》原班人马加盟,结合了豪华演员阵容、高水准制作团队,力争打造出一部弘扬主旋律精神的谍战商业大片。
耐人寻味的是,如果说华谊兄弟的影视制作发展路线,体现为从电影制作延伸到电视剧制作;那么华策影视的影视制作发展路线,则体现为从电视剧制作走向电影制作。两个公司发展道路虽各不相同,但是其先后成功的经验无疑表明,民营影视公司要深化发展,就必须电视剧、电影两翼齐飞,打造精品,进而在影视业界树立起一个引领者的品牌形象。
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产业链布局
中国民营影视的发展,是与国家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各种扶持政策息息相关。影视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即使是在商业运作最为成熟的好莱坞,每10部电影往往也只有3部左右能够实现盈利乃至暴利,而绝大多数都可能只是保本甚至亏损。但恰恰就是前面几部盈利的影片,不仅能够填平其他影片所出现的亏损,而且能够确保公司实现全年度的盈利。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一批优秀的影视公司相继上市,无疑将有利于拓展民营影视公司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影视公司发展的资金瓶颈。华策影视的繁荣发展与公司拓展了融资渠道、化解资金链风险有重要的关系。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影视如果只是依托相关政策的保护,很难实现真正的繁荣。因此,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启动了“走出去”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华策影视在“走出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成功经验。自公司创办开始,华策影视就提出“视野国际化,归属本土化”的影视制作宗旨,注意开展海外合作,积极与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实力公司共同制作合拍剧目。与此同时,华策影视积极参与海内外各种影视节展,并设展台推广电视剧作品,大力推动文化出口。其中2009年影视剧重点出口项目(《中国往事》《倾城之恋》《万卷楼》共178集)位于全国第一,出口销售额达122.60万美金,占全国总额的5.1%,位于全国民营企业第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毋庸置疑,如果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看,从出口物质产品,到出口文化产品,再到输出价值观,无疑是一条更艰难的“结构调整”之路。在这个意义上,处于“结构调整”历程中的中国民营影视企业,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是空前的,其深化发展则可谓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