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热播的红色题材电视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南下南下》《一路格桑花》《兵峰》《冷箭》《远山的红叶》等,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与好评。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其中的优秀作品,利用影像再现人物形象、真实历史场景、事件发展始末,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来体现文化想象,激情澎湃,直指人心,从而唤起观众栖居于无意识母体中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记忆,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来讲,在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化、中国与世界等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只有在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才能塑造更加完整真实的中国形象。从当前的这些优秀电视剧创作中可以看出,国家形象的构建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现代性审美趋向,而这种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经典的现代观照和重述,在对于历史叙事的实证性阐释中体现出的现实品格,以及对于人物形象人性化的思考和诠释。
重构与现代性想象
这些热播电视剧,无论是红色经典改编作品还是新编剧,在对历史进行新的重构和重述的过程中,创作者对红色经典和红色题材所反映的主流价值体系加以现代阐释,注重由历史出发,赋予往昔时代一些超常的思想与行为以合理性的解释,从而使主流价值的表述和言说更加具有说服力。
红色题材电视剧中的红色经典改编和重拍,显然是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语境下对文学经典和名作的一种重读。它通过影像文本的分离、聚合和重组对主流价值体系进行现代性重述,折射出意识形态、社会审美变迁以及民众深层心理诉求,从而塑造出更加鲜活立体、与时俱进的人物形象。像《江姐》和《洪湖赤卫队》,就格外注重走进人物的内在世界,努力突破以往的创作桎梏,力求人物性格的深度开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深度叙事与大众情感逻辑的弥合。传统经典文本往往侧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身份,而这两部作品却不约而同地表现了革命女性从青涩到成熟的心路历程。尤其是电视剧《江姐》的表现更加真实细腻,作品增加了江姐和丈夫彭咏梧还有幺姐之间的情感线,让观众看到了意志坚强、视死如归的女英雄在情感上的挣扎和困惑,表现了江姐在作为妻子、母亲、女英雄的3种人生中的不同追求和抉择。这种由内在世界出发、贴近大众、贴近时代的艺术表现手法,诠释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价值观,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忠诚、信仰、情感、尊严等主流价值在当代人视野中的定义。
《南下南下》塑造了一群现代视野中的英雄形象,虽然他们的精神内核还是延续英雄人物的革命理想和高尚情操,但可以看出,他们较传统意义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明显带有现代青年的面貌特征和精神气质。魏九斤、吉林、普刑天、青格尔这些南下青年,呈现出浓厚的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满腔热血、积极奋进,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建立新政权的革命事业中,但在面对历史变迁时,在情感和事业的选择中,他们也会彷徨迷失,陷入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中。但最终他们还是在崇高革命意识和坚定信仰的指引下,走出思想的误区和沼泽,达到一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这种重述过程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规范和心理需求,而对于革命历史精神遗产的继承和亮点开掘亦对红色题材艺术作品的创作更具有深远的烛照意义。
此外,《兵峰》《冷箭》等试图建构民族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历史化的土壤和现实性思考中赋予主流价值多元化的含义。编导者着力打造共同的公共话语空间,将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共置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场景中,从而实现了政治的严肃性、个体的存在和使命感以及大众娱乐和情感逻辑的有机结合。
这些作品研究特殊情境下的人和人性,关注大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从自我意识觉醒的生命个体中表现主流价值观的神圣性和引导性,从而树立起积极、正面、光明、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国家形象。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个体发展中,正直、崇高、理性、信仰等价值选择已经开始呈现多样化的精神面貌,作品越来越关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境遇、内心困惑和人性深度,从中探寻主流价值体系在当代的实际意义,这种重构方式具有现代性想象的审美特征。
历史叙事与现实品格
历史通过文本叙事建构起自身,而影像文本在陈述历史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现实品格。红色题材电视剧通常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于经典历史文本的再度阐释和建构,第二个层面是当代人在文化想象中对历史的原创性建构和解读。原创性红色题材电视剧主要包含两种题材,一种是现代革命历史题材,一种是现实题材。现代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已非单纯叙述革命故事,而是立足于当下现实重温红色记忆,以实证性的姿态实现对历史的深情回望,重述20世纪的中国革命史。《南下南下》就是其中的一部代表性作品:作品以英雄人物的奇观化革命人生历程为叙事载体,从现代人的独特情感和视角出发,在凸显和延伸崇高价值的同时迎合了当前观众的思考、憧憬和忧虑,在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与延伸中满足观众内心对于真实情感、崇高理想和神圣信仰的追求。
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小历史”的叙事通常是直指当下,并且不离开“大历史”的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的规导。现当代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原创剧不仅要面对经典文本在观众记忆中的崇高地位,还须审时度势,分析大众情感与心理需求,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值得肯定的是,近期的几部红色题材电视剧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历史叙事的感性重构以及现实感上的深度挖掘。有的作品叙事情节主要围绕特定戏剧矛盾展开,剧中真实性的历史细节和叙述元素贴近时代、富有个性和创造力;有的作品思路开阔,汪洋恣肆,充分发挥了创作者的个性、想象力与敏锐的观察力;有的则将主流精神、历史想象和现实意义融入相互补充的艺术手法,使国家形象更为真实、丰满,具有感召力和渗透力。显然,它们的丰富、多样性的创作趋向与选择喻示着历史性、叙事风格、传统和现实的同一性,以至不可分的整体性,它们与现代性之间,有着广泛的适应性的联系。电视剧如果要达到一个实质性的成果,就必须在一个坚定的充满主体意识与社会性的真实空间的框架下进行。现实题材电视剧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大体上同步线性发展,通常是在当下真实生活空间中展开,因而更具有实证性意义。如军旅情感剧《一路格桑花》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切入,表现出川藏线军人在日常生活中流露的真实,平凡琐碎中体现的伟大,以及家长里短里渗透的崇高,仿若将象征着纯洁神圣的格桑花镶嵌在具有真实质感的历史图卷中,符合当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规范,体现了红色题材电视剧新的审美维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前进,人们的心理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不断扩大,这种具有现实品格的历史叙事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内在探索和反思,也是一种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互动,体现了由封闭式创作向开放式实证转换的轨迹,实现了全球化浪潮中多元文化的融汇和整合,从而有效地构建国家形象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人性化构建与社会主流价值
当下社会各领域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和融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力量的介入,极大丰富了文化艺术创作的内涵,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坐标开始定位于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生命个体,并得到新的多样性拓展。电视剧《远山的红叶》选择以人性化的视角切入,在重点讲述原巴中市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与腐败分子岳映久的复杂斗争的同时,细致描摹了王瑛的深度情感世界,尤其是当王瑛身患肺癌时,她躲在浴室中放声大哭,充满了对母亲、丈夫、孩子的深情牵挂,对生命的无限留恋,体现出人性中的脆弱与无助。剧中正直英勇、尽忠职守的公安局副局长郎小泉却因公私不分和虚荣心最终导致误入违法乱纪的歧途。这样具有复杂人性特征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活,也更易于为观众所认同和接受。在二元对立叙事模式中,真实的人物个性和人性光辉得以彰显,正与邪、善与恶、坚强与脆弱、无私与私心、无畏与怯懦等特征被完整呈现,社会主流价值得以维护与彰显。
《南下南下》同样着意于对人物命运和情感的关注与深度挖掘,注意细致刻画人物的丰富性和生存意识:魏九斤是一个带有草莽英雄气质的人物,他正直、朴实、英勇、忠义,浑身上下充满了“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但是在友情和爱情的选择中,他却无法克服内心的懦弱和胆怯;青格尔热情无私但却我行我素,普刑天坚毅执着却也曾陷入空泛的理想主义的误区,这些形象的塑造颇具人性张力。《兵峰》设置了对于人性考验的典型叙事情境:兄弟班中的高原边防军人和当代女性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困境面前,都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拷问、个人灵魂的深层净化、对他人痛苦的理解和抚慰,甚至发生了生命观的重大变化。这种真实深入的刻画使复杂的人性以一种圆满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而最直观的形象是人的形象。在这些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创作者着重对于人物形象的人性化构建,巧妙地把国家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换为人性伦理和个人情感,从而最终在大众文化逻辑的层面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共鸣。从这个角度上说来,只有充分注意类型叙事技巧和策略运用,塑造具有人文光辉和人性深度的“人的形象”,也才能塑造出真实、完整而富有个性的“中国形象”,体现艺术创作者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价值选择与创新性的时代趋向,立足国家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深刻契合中国大众审美心理和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