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参评作品推荐表
栏目名称 |
长城瞭望 |
创办日期 |
2012年12月12日 |
||
刊登周期 |
每周2篇 |
刊登版面 |
6版 |
语种 |
汉语 |
刊登单位 |
解放军报 |
||||
作者 (主创人员) |
辛士红、桑林峰、孙阳、李秦卫、张顺亮 |
编辑 |
陈晓杰、韩炜、夏云龙 |
||
专 栏 简 介 |
长城瞭望是解放军报八一评论专版的重头栏目,固定放于版面头条位置,刊发的文章着力突出军报评论“时代桅杆的瞭望、和平盛世的警钟、金戈铁马的号角、春风化语的抚慰”等鲜明特点。栏目文章选题重大,着眼党、国家和军队的大事要事喜事发声;立意独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深入浅出、解疑释惑;观点权威,紧跟党、国家、军队改革发展进程,及时回应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具有定音锤、风向标、压舱石的特殊作用;注重策划,针对某一话题,选择不同侧面,坚持深度挖掘,形成体系效应。 |
||||
全 媒 体 传 播 实 效 |
长城瞭望栏目文章在解放军报见报后,第一时间在解放军报客户端和中国军网网站刊发。同时,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所属“八一评论”微信公众号、“解放军报”微信公众号、“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二次包装发布,全网推送。很多栏目文章点击率都在“10万+”,评论量在千条以上。 |
||||
推 荐 理 由 |
八一评论专版每期都保留该栏目,刊发文章语言鲜活,观点新颖,篇篇精品,已成为解放军报的拳头产品。“2020,用心血和汗水赢得明天”系列3篇、“遵从统帅号令大抓军事训练”系列5篇、“从抗疫斗争中汲取奋进力量”系列10篇、“关注陆军合成营建设”系列5篇、“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8篇等被中央军委机关予以充分肯定,“贯彻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系列5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提高党委‘五个能力’”5篇被部队选为专题学习教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签名: 2021年 4月 日 |
||||
初 评 评 语 |
《长城瞭望》专栏契合报社定位,注重策划,文章选题重大,观点权威,立意独特,深入浅出,解疑释惑。 签名: 2021年 5月31 日 |
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
作品标题 |
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从抗疫斗争中汲取奋进力量系列谈① |
|
发表日期 |
2020年3月23日 |
|
作 品 评 介 |
疫情防控斗争是2020年宣传报道的重头戏。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伟大胜利,党的领导无疑是第一位的、是最大优势。作品紧紧围绕疫情防控斗争大背景下“党中央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的科学指导、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行文,充分彰显了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评论文章观点聚焦、语言鲜明,举例得当、细节感人,多用党言党语、兵言兵语进行表达,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
|
采 编 过 程 |
作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不写一句空话,有力地传达了党的领导这一显著优势。在搞好策划的基础上,让作者围绕文章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深度调研,为写好评论文章积累了大量原始素材。评论文章经编辑和报社领导反复修改,最终得以刊发。 |
|
全 媒 体 传 播 实 效 |
文章被中国军网等数十家知名网站转载。 |
|
社 会 效 果 |
作品刊发后,深受广大官兵喜爱。很多官兵表示,文章不仅阐释了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风险的定海神针,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从而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 |
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从抗疫斗争中汲取奋进力量系列谈①
■张方军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批批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越是艰险越向前,让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抗击疫情斗争能够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党的坚强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风险的定海神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次疫情发生以来,习主席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真挚的爱民情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在紧急关头、非常时期,越是在严峻的挑战下、特殊的环境中,越能彰显党组织和党员的独特作用。1958年,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流行2000多年的血吸虫病,毛泽东闻讯后欣然写下两首脍炙人口的七律诗,并写了一段后记:“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夺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同样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作用。
面对疫情,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展现了强有力的总体指挥能力、群众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面对疫情,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投入战斗。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通过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开展火线入党等形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到处都有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身影。他们是病毒的克星、患者的救星,是群众的主心骨、民族的铁脊梁。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团结带领广大军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一次次武装挑衅没有吓倒我们,自然灾害没有摧垮我们,经济困难没有难住我们,风险挑战没有征服我们,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经邦有术,持之以理。”党的坚强领导,能够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国家能力;能够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能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展现出强大的抵御风险能力。正因为如此,习主席强调,“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担负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大职责”。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我们要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把我军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
作品标题 |
扬长避短,抓住对手弱点打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③ |
|
发表日期 |
2020年10月21日 |
|
作 品 评 介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作品围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展开,全面总结了抗美援朝的历次战役,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只要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就能取得战役战斗的伟大胜利”,给人以深刻启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评论结合具体战例、结合具体战法,鞭辟入里、娓娓道来,注重创新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个性鲜明,思想性、可读性都很强。 |
|
采 编 过 程 |
为了从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我们进行了重点策划,这是其中分量较重的一篇。文章选题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要求作者通过客观、冷静、理性的分析论证,推导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评论经过数次修改,反复论证,得以刊发。 |
|
全 媒 体 传 播 实 效 |
文章被中国军网等数十家知名网站转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
|
社 会 效 果 |
作品发表后,广大官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军队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战法打法、掌握制胜招法的重要性,深受备战打仗一线官兵喜爱,并作为强化本领、练兵备战的有力指导。 |
扬长避短,抓住对手弱点打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③
■张龄月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经过33个月的艰苦鏖战,进行了11次大规模战役行动,志愿军将士最终打赢了抗美援朝这场国际化的现代战争。
装备落后的志愿军缘何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离不开人民军队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如果要探究志愿军胜利的答案,毛泽东同志作了精辟概括:“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不管敌人如何强大、怎样变化,志愿军将士始终坚守一条,那就是扬长避短,摸透敌人的底数,抓住敌人的弱点打,直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打的是“遭遇与反突击战役”,采取的作战方针是在运动中歼灭冒进之敌,体现了高度灵活的战略战术。这次战役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云山之战。第39军在云山之所以能初战获胜,关键在于发挥了国内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善于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事先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利用黑夜隐蔽接敌,打响后即冲进敌阵地,和敌人展开白刃战、交手战,从而实现了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云山战斗作为一次在运动中出色阻击敌人的夜间进攻战,受到多国军队推崇。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将云山战斗作为模范战例编入其中。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打的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迂回穿插和正面进攻相结合的运动战,胜利成果超过原来的预期;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发动的是一场趁敌未稳的追击战,最大的政治影响是占领了汉城;第四次战役,志愿军进行的是运动防御战,取得了横城反击战的重大胜利;第五次战役,志愿军采取的是攻击和防御相结合的作战模式,它让我军指挥员总结出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美军作战的一般规律;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成功打赢了坑道战,打出了令敌人胆寒的“上甘岭精神”;金城战役,志愿军实施了强有力的合同作战,取得了辉煌战果。
从志愿军进行的多次战役行动可以看出,每一次战役的打法都不一样。这些成功的战例深刻地告诉我们,与强敌较量,必须避其锋芒、击其软肋,因势而变、借力打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军长处。事实证明,只要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第五次战役前期,一些新轮换的部队滋生了轻敌思想,不善于研究美军,认为美军并不可怕,是“纸老虎”,一打就跑,结果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下吃了亏。后来,针对美军火力猛、技术好、联合强的优势,志愿军将士采取坑道战、小歼灭战、“零敲牛皮糖”等战法打法,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今天,我军正在深入推进练兵备战,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要想打败对手、打赢未来战争,就不能不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探索制胜之法,始终保持高超的战略战术,真正做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摸熟摸透敌人中赢得先机,在瞄准对手短板弱项中实现先胜。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战法打法,而是着眼战争形态、着眼对手强敌设计好战争,像训练一样打仗。从近年来几场局部战争看,无论是科索沃战争的“非对称理论”,还是阿富汗战争的“网络中心战”;无论是伊拉克战争的“快速决定性作战”,还是叙利亚战争的“混合作战”,可以说每一场战争都是不同的样式。但战争胜利的一方,无不依靠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当年,我军应对抗美援朝战争时,指挥员们对美军的作战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真正找准了对手的弱点短板。当下,我军有的指挥员在研究对手、研究现代战争、研究战法打法上做得还很不够。有的不熟悉对手的优势劣势,战争准备缺少针对性;有的不懂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战法训法还停留在机械化那一套;还有的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缺少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军事作战理论的创新研究。这些问题若不解决,一旦走向现代战场,就可能吃败仗。
进入新时代,我军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装备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相比抗美援朝时期的条件,今天的人民军队更能战胜强敌。当然,战争的胜利从不是轻而易得的。无论战场条件如何复杂、战争形态如何演变,只要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能从对方之弱、我方之强中找到胜战之策,始终居于主动地位、赢得制胜先机。
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我们对自己战略方向上的对手熟悉吗?我们掌握好制胜招法了吗?我们还能像志愿军将士那样智慧和勇敢吗?这些问题需要广大官兵尤其是各级指挥员给出响亮回答,确保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2020年每月第二周刊载作品目录
月份 |
标题 |
刊载日期 |
1月 |
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
20200108 |
2月 |
以非常之役决战非常之“疫” |
20200212 |
3月 |
时刻保持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 |
20200311 |
4月 |
着眼突发做文章立足应战设考题 |
20200408 |
5月 |
到最需要的地方经受淬火 |
20200506 |
6月 |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
20200610 |
7月 |
更加注重抓活抓实动中教育 |
20200708 |
8月 |
畅通军事系统运行的“高速路” |
20200805 |
9月 |
让科学理论的光辉照耀胜战之路 |
20200907 |
10月 |
精准高效,提高科学管理能力 |
20201005 |
11月 |
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
20201109 |
12月 |
激发练兵热情凝聚练兵智慧 |
20201209 |
填写连续12个月每月第二周刊载的作品标题(如遇重大节假日或重大事件,顺延一周),日刊栏目填写每月第二周任意一天刊载的作品标题,动态消息集纳式栏目填报栏目名称。
作品链接:
代表作
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20-03/23/content_257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