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古瓷鉴赏家张玉昌先生的陶瓷艺术馆品茗赏瓷是一件美事。沉浸于神韵精绝的宋瓷之中,疲惫的心灵渐渐温暖、平静而真实。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人的审美追求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宋瓷则将这种自然风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宋瓷之美,美在收敛、温厚、含蓄,强调内心的感受,那种朴素无华的独特气韵深深地吸引着笔者。
一提到宋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存世极少、价格极高,所以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件;钧窑十件,不如汝窑一片”的说法,极言传世宋瓷之珍贵。今天的人们经常热议生活陶瓷艺术化和艺术陶瓷生活化。殊不知,在宋代,瓷器并没有艺术瓷和生活瓷之分。在今天看来具有很高艺术性的宋瓷,在当时都是生活用瓷,并不是陈设艺术品。张玉昌先生有缘收藏的这些宋瓷精品,同样都是生活用瓷。也就是说,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宋瓷在其设计之初是与日常生活零距离产生的、并且是拿来使用的实用器,并不是作为艺术品来欣赏的。
宋瓷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其造型更加注重实用性。宋代各地瓷窑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瓷器。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渣斗、炉、熏、枕、腰鼓、瓷塑等。工匠们利用粗细、横直、长短、弯曲不同的外部轮廓线,组合成不同形体。它们有的匀称秀美,有的轻盈俏丽,都从实用出发兼顾审美的要求。宋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样式,许多造型作为典范为后世追慕。
宋人的作品无不考究风气肃整,意境悠深,崇尚平淡天真。宋瓷虽各有千秋、各领风骚,但还是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而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张玉昌先生认为这与宋人崇尚和自然接近的青色釉有关,是宋人推崇“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种体现。
随后,张玉昌先生精心挑选出他的六件藏品,一一向笔者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1.北宋仙人吹笙执壶
这是“女仙吹笙”的造型,壶口开于人头发髻顶端,口沿饰羽冠,脑后至肩部以两根飘带并列为壶把;直流塑成笙状,笙与人嘴之间由一细管相连接,双手捧笙以固流,溜肩,人身以刻划纹勾勒成袍服为壶腹,直筒型,平底。人物面目清秀,形态生动。白釉呈赭白色,布满小块开片,淡雅光润,施满釉。并以棕褐色彩饰发、襟和笙管等部位。总之,人物造型刻画生动、栩栩如生。
人物状的执壶比较稀少,除此之外,这件执壶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棕褐色的点彩,在执壶类里是一件难得的典型器皿。此执壶在传统白釉的基础上加了点彩,从制作工艺方面来说增加了一道工序,所以也增加了其美感。流传至今,保存完好。
2.北宋青白釉花口唾盂
在灿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窑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而其中以湖田窑烧造的青白瓷最为精美,冠绝群窑。这件青白釉花口唾盂,是皇家贵族漱口用的器皿,俗称“渣斗”。其形状优美,宛如花朵,制作精良,极富圆润和韵律之美。从花瓣口至收口处,刻划出六条瓜棱竖线条纹,线条丰满圆润,富有韵律感。白胎白釉,清净柔和,温润似玉。
这件藏品是湖田窑影青中很难得的一件重器,从胎、釉、型各个方面都属上品。如此大口径薄胎器,即便明、清两朝造瓷技艺发展至巅峰,也无法大规模再造。张玉昌先生评价说:“这件已经有一千年历史的藏品保存这么完整,釉光没有被破坏,花口边像刚出窑一般扎手,无窑裂、无砂眼,开片自然,像冰纹一般,实属难得。”
3.北宋青白釉瑞鸟
这对藏品是写意的瑞鸟,造型奇特,制作精美,保存完整。鸟的身子,公鸡的冠子,孔雀的尾巴,具有吉祥的寓意。瑞鸟口含朱砂,空膛里也全是朱砂,出土特征明显。张先生推测其为笔架,属文房用品。在文房用品中,笔和纸很难保存,只有瓷器和砚台能够较为完整地传承下来,这对青白釉瑞鸟为后人了解宋代文房用品打开一扇宝贵的窗口。
4.北宋青白釉仙人驾凤砚滴
仙人驾凤砚滴是张玉昌先生收藏的另一件文房用品。这件典型的开片青白釉砚滴,上有一只凤和一个人,人骑凤上,生动逼真。所谓“开片”,是指由于胎、釉收缩率不一而在冷却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大小不等的裂纹,陶工却利用这一缺陷,使其成为一种自然天成、趣味无穷的装饰。此砚滴虽是壶的形状,但确实具有砚滴的功能。张先生说,每每看到这个砚滴就使他联想到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个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不点的孩子尼尔斯,骑着一只名叫莫顿的会飞的鹅,跟着一群大雁作长途旅行的故事。这件砚滴所演绎的何尝不是中国版的“骑鹅旅行记”,它表达了宋人的一种浪漫情怀。通过这种艺术造型,也体现出宋代文人的艺术品位。
5.北宋青釉荷花纹斗笠碗
临汝窑窑址在临汝县(今河南省汝州市)严和店一带,是著名的民间青瓷窑场。汝窑的传世器极少,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之叹,而临汝窑的器具,虽不是近尤难得,但刻花纹饰、釉色如此件荷花纹斗笠碗者,也较少见, 是一件临汝窑精品。
宋瓷器造型以简约见长,多有 “天然去雕饰”的美学风范,且具高雅韵味。此斗笠碗大口、深腹、小足,造型简洁,曲与直的线条,组合成优美的造型,呈现出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韵味。宋代,饮茶之风盛行,此荷花纹斗笠碗在当时就是斗茶用的器皿。此碗为双层刻花图案, 以佛教荷花为题材,构思巧妙,上层覆莲与下层仰莲遥相呼应, 做工精细, 装饰采用刻花,刀法粗细相间,线条流畅活泼。此碗又具有典雅质朴之美,斗笠碗器壁外撇,形如斗笠,让人想起江南迷蒙的烟雨中,那些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田间忙碌耕种的身影。此碗的造型体现了宋人崇尚平淡自然、简洁明朗的艺术追求,从而达到典雅含蓄的美学意境。
6.北宋青釉荷花纹洗
这件临汝窑的荷花纹洗是张玉昌先生最为珍视的一件藏品。此碗刻有大瓣荷花,碗底有三个芝麻钉,做功精细。宋代对荷花纹饰的运用大大超过前代。荷花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图案,象征佛光普照,如意吉祥。随着佛教的世俗化,荷花成为纯洁、正直、高贵品德的象征。
这件荷花纹洗不是对自然形态的简单模仿,而是具有更深的寓意。中华民族擅长象形表意的思维方式,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模拟、类比和象征,以体现形而上的“道”。此洗犹如一朵盛放的荷花,深具自然清淡之韵,在使用之时宛如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件荷花纹洗的精美开片,通过釉的工艺流程自然呈现,切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和本真美的追求。窑变、开片犹如天成,千变万化,这些釉面装饰深化了自然天成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充分表现出景有限而意无尽的韵味。
张玉昌先生以平常之心赏瓷玩瓷,这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张玉昌说,就是这种物我相亲的状态,契合于万物合一的宁静自然状态,才是宋瓷的独特之美。当你轻抚圆润光洁的瓷体,观赏瓷盘中那些层层叠叠、晶莹透亮、犹如冬天江河里冰块破碎的纹片时,你会沉醉于虽自人工、宛如天开的情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