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资讯

第五届北京传统音乐节闭幕

时间:2013年10月1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柴雨青 高霏
0

  第五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礼乐和鸣”多媒体音乐会于20131013日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行。参演本场演出的团队有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团、金声国乐团、王心心南管乐坊、新雅乐府,以及王苏芬师生、马金泉、龚琳娜三位歌唱家。 

周代雅乐《大武》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周代雅乐《大武》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中和韶乐《嘉平之章》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唐代大曲《倾乐杯》《水鼓子》《夜半乐》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唐代大曲《倾乐杯》《水鼓子》《夜半乐》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汉乐府诗歌《凤求凰》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首先,周代雅乐《大武》登场,通过七首乐歌:《牧誓》、《时迈》、《赉》、《维清》、《酌》、《桓》、《舞》,来歌颂周武王的武功和文德。在凸显高远宏大而雍容典雅的气质的乐舞之后,清代中和韶乐祭祀舞蹈《嘉平之章》舞文德之舞,体现圜丘祭祀第五项仪程行亚献礼的庄严之感。接着,在唐代大曲《倾杯乐》、《水鼓子》、《夜半乐》明快流畅的旋律中,时间倒转,感受的是唐代那笙歌烂漫的惬意场景。随着沉蕴优雅的歌声传来,听到了由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作词制曲,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汉乐府诗歌《凤求凰》。 

  众所周知,李白所创作的唐诗将诗歌艺术推上了一个高峰,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在第五首曲目里,作曲家根据《静夜思》的词,将传统和声和现代对位技法,以及传统因素结合,在马金泉磁性的歌喉下,传达了不拘泥传统又有古雅韵味的艺术歌曲。南管名家王心心则根据南管风格对《心经》谱曲填词,这部在佛教三藏中非常重要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她的演唱下静谧而幽远。接着,新雅乐府带来乐舞《淑归》音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舞蹈“乐人、乐治、乐天地”。在舞者端庄而秀丽,进退得齐的舞姿中,展现了中国古典乐舞的“舞以相和”的精神境界。最后,龚琳娜演唱了老锣作曲的三首古诗词歌曲《静夜思》、《桃源行》、《山鬼》。将李白的五言诗、王维的七言乐府诗、屈原的楚辞表现出一种静雅清逸、清新脱俗的感受,独具一格。 

  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中国的文明,雅乐的历史以及节目的内容,本次演出采用现场演出和多媒体结合的方式,用短片对节目加以诠释,使观众在观演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被带入到节目所渲染的情境中去。 

  回顾第五届传统音乐节的精彩瞬间,不禁感叹这悠悠中华礼乐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其数千年岁月沉淀下的独特艺术魅力。 

  本次音乐节共有17个演出单位带来了6场表演。 

  109日晚,第五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和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带来的以古燕国为背景的大型祭祀礼仪及雅乐舞演出——礼乐专场音乐会,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天、地、祖先的崇敬,以及人们重建雅乐精神的努力。 

亚洲宫廷乐专场音乐会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1010日晚第二场由日本天理大学雅乐部带来的日本古典、肃穆的雅乐《兰陵王》、韩国汉阳大学笛子正乐及大吹打保存协会带来的《大吹打》和《笛子正乐》、柬埔寨古典舞高棉艺术团带来的富有东南亚民族特色的宫廷乐乐舞、越南顺化音乐学院雅乐团展现了越南雅乐中的器乐合奏、印度尼西亚日惹舞蹈团(YDG)运用当地独特的乐器和音乐带来一段精彩的宫廷乐舞表演。他们共同演绎的亚洲宫廷乐专场音乐会,加深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为致力于重建和传承雅乐文化提供了平台,逐渐深入的认识到本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与魅力。

应国宫廷乐专场音乐会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应国宫廷乐专场音乐会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内蒙古宫廷乐阿斯尔专场音乐会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1011日下午第三场瞿小松乐坊——心心南管乐坊的演员们不仅保留了传统南音的曲调,还融入古典诗词诠释南管古典乐曲的方式,将传统的南音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1011日晚第四场,是由平顶山学院雅乐团以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阿斯尔乐团表演的“应国宫廷乐及内蒙古宫廷乐阿斯尔”。演出运用了声、乐、舞结合的形式,展示了我国西周的礼乐文化以及蒙古族宫廷乐舞昔日的风采。 

台湾汉唐乐府专场音乐会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台湾汉唐乐府专场音乐会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台湾汉唐乐府专场音乐会 中国文艺网 韩雪竹摄 

  1012日下午第五场演出,主办方别出心裁的将音乐会搬离了传统的音乐厅,走进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其雅乐团带来了“坛乐清音——神乐署清代雅乐专场音乐会”。展示了清朝宫廷独具魅力的“中和韶乐”。1012日晚第六场艳歌行——台湾汉唐乐府专场演出,由台湾汉唐乐府南管古典乐舞团表演了传统“梨园戏”的三个歌舞节目,以及两个传统的南音乐器合奏节目,展示了梨园科步与宫廷雅乐“南音”的融合,赋予了新的生命。 

  礼乐文化源于上古时期,是中华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中国人内、外修养的浓缩,礼乐作为人格教育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方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可以说,这与礼乐文化的传承和渗透密不可分。 

  北京传统音乐节“礼乐重建”所传达的是“礼乐精神”的重建。不但是要寻求那停在纸上的痕迹、存于中华文明血液中的记忆,更是找寻那巍巍中华的“历史之声”,对天、地、祖先的敬畏和感恩。 

  作为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始终以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传承,要求我们继承历史上无数前辈留给我们的音乐瑰宝;发展,要求我们在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在当代的流传之中加入我们的一己之力;弘扬,就是要我们通过努力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深入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礼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建礼乐文化,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由北京市教委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共历时五天,举办了6场研讨会,3场大师班培训,7场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第五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落下了帷幕。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