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资讯

流行音乐是否还需要传统唱片业?

时间:2013年03月21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0

  东方风云榜20周年论坛举行 业内人士对流行音乐生存之路各抒己见 

  昨天,东方风云榜的20周年论坛在上海举行。今年的主题是“真音乐,真流行”,邀请的嘉宾除了专业音乐人宋柯、沈黎晖、黄舒骏等,亦有为综艺节目、演唱会、歌手等担任幕后策划的人士,如虾米网CEO王皓,唱吧CEO陈华,以及负责《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网络营销的科翼公司创始人邓翀等专业人士。

  在如今的音乐行业,“没有音乐只有秀”成为无奈的事实。传统唱片公司大都经历了实体盗版,初识无线,和互联网妥协分成,发现“钱被分少了”或者“依然无法依靠一首歌一红吃三年”,进而继续寻找出路的历程。这个出路可能是进一步细分市场,通过跟音乐有关的产业支撑旗下的歌手和音乐人,把音乐像广告一样变现,或者实现从数字音乐、无线音乐到现场音乐的转变等多种方式。而无论出路在哪里,都走得步履维艰。那厢,音乐选秀类节目如火如荼,产出的歌手从电视这个平台出来又反哺电视,网络歌手也纷纷聚集人气和财富,流行和赚钱看上去并不难。当然,传统唱片产出的未必是好音乐,新渠道产出的也未必糟糕。问题是,选秀、网络等平台和传统唱片业在未来会顺利对接,还是继续分道扬镳?新平台为何繁荣,传统录音制品的出路又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早报记者采访了恒大音乐公司董事长宋柯和科翼公司创始人邓翀。

  宋柯:若能解决版权问题,新渠道的利润可以不要 

  东方风云榜的论坛经常会出现宋柯的身影,版权则是他长久呼吁的中心。在宋柯看来,一切的核心都在于版权,音乐行业最有价值的永远应该是有版权的录音制品,“现在大家都去做音乐节,做唱吧,跑演出,忘记了还有一个利器叫录音制品。国外的大唱片公司根本不屑于这些小的收入,他们一张唱片如果卖1000万,净利润就是5000万美元。”

  然而事实上在国内,录音制品远不能为唱片公司创造那么大的利润,而选秀和网络平台的利润又那么高,传统唱片业有否想过与它们寻求更大的合作?宋柯的回答是否定的:“只要解决版权问题,我们可以不需要这些平台和利润。我觉得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用APP发行唱片,这样既能保持音乐的完整和创造性,也能绕开移动这些不让人信任的平台。如果一张APP唱片卖30元,某个乐队在巡演二三十场之后只要能吸引到几千次下载量,收入就会很可观。APP针对的是高端的客户,普通客户的话包月更现实。现在的问题就是只要有一家免费,收费的音乐下载就很难实现。事实上,现在坚持收费下载的音乐平台寥寥无几。”

  面对传统录音制品行业,宋柯觉得现状惨淡是因为同行们自己不争气,“好比电影公司不会因为想赚艺人的经济价值而放弃版权价值,唱片公司就会放弃版权价值。音乐的内容方最起码要拿到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分成才能健康生存,现在只有百分之二三而已。”

  邓翀:选秀、网络等平台已能承载歌手成长的全过程 

  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走红可以追溯到2005年的“超级女声”。最近两三年,随着《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中国最强音》等节目的纷纷走红,音乐类选秀节目呈现多维度的面貌。

  邓翀表示:“《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产值是几个亿,推出的平安、李代沫、吴莫愁算是去年最耀眼的新人。”在他看来,新人的推出和流行音乐的产业变得前所未有地不依赖传统唱片业,“英雄不问出处,不是传统唱片业包装出来的才是歌手。电视和网络不仅可以推出好的音乐人,这些平台一样能够得到长久的收益。比如某个选秀出身签约天娱的艺人,在我们看来他可能已经淡出公众视野,但他每年依然能为天娱赚500万(元)。还有那些在唱吧或者YY语音的人,他们收获的鲜花即使还未货币化很快也将实现货币化,这就是偶像的价值。”

  毫无疑问,电视、网络以及无线平台本身已经能够承载一个音乐人从出道到成名赚钱的全部过程,甚至现在歌手们去互联网跑通告也越发成为常态。然而,这些由非传统唱片业打造出来的音乐人的生命力能否长久?邓翀说:“在打造专业歌手方面天娱可能不够好,但是灿星就做得不错。比如那些选秀歌手一旦跟他们签约,他们就会迅速找唱片公司或者好的词曲作者帮他们写歌打造,很快下一轮选秀这些歌手就能唱自己的歌上场。”

  在众多新渠道纷纷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唱片公司能否分得一杯羹?新渠道推出的音乐人是否依然需要传统唱片业的帮助?用邓翀的话来说,这些音乐人依然需要唱片公司的打造,但是回馈的大头必然是推出他们的平台。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