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主题综艺演出剧照
蛇年伊始,国家话剧院走出京城、走出国门的行动紧随着新年的脚步。2月11日至28日,“信”主题综艺演出走进内蒙古,为基层观众带去欢笑与温暖;2月23日,作为新加坡2013年华艺节的重点演出之一,由国家话剧院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的《映彩诗乐——音乐诗朗诵会》亮相新加坡。
把“信”送到内蒙古
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包头市委宣传部、包头市文化局、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协办,国家话剧院“信”主题综艺演出于2月11日至28日在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三地巡演6场,为观众在新春佳节送去欢乐与祝福。此次演出也是春节期间“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中央直属艺术院团首次走进内蒙古。
此次演出,国家话剧院为内蒙古人民带来了诸多精彩作品,除小品《心灵》、《小河淌水》、《村长和留守娘们》和情景广播剧《深山信使》等脍炙人口的保留节目外,被称为“变脸大王”的表演艺术家莫元季、青年演员苏巍等特别准备的《莫老吹》、《川剧变脸》更是赢得满堂彩。演出中,每个节目都将“信心、信念、信用、信赖、诚信”融入其中,以小人物展示和弘扬了“信”主题。
演出中,国家话剧院特别安排了在北京发展的各行各业的内蒙古人,通过视频为家乡送上祝福。而演员佘南南朗诵的散文《故乡的路》把内蒙古作家玛拉沁夫对草原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压轴节目的原创短剧《希望的田野上》则将演出推向高潮,现场观众被剧中人物相互信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整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
“信”主题综艺演出策划人兼制作人刘铁钢表示,“信”主题综艺演出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信心、信任、信仰和诚信精神,也正是“信”精神支撑着全体演职人员不辞辛苦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十几个人、十几个节目,在短短4年内完成了近百场演出。刘铁钢希望通过演出能为内蒙古的观众传递“信”的正能量,而国家话剧院也将继续带着优秀的戏剧作品到内蒙古演出。
此次巡演虽然只有6场,但“国话品牌”已在当地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当地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在观看节目后表示:“国家话剧院的演出是老百姓真正想看的、爱看的。能让他们安静地留在剧场里直到演出结束,这是最大的成功。”而内蒙古的观众也对演出赞不绝口。有观众表示,“信”主题综艺演出的剧组人员虽然少,但节目丰富,真是国家话剧院的“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
据悉,国家话剧院已与内蒙古自治区话剧院建立了对口帮扶战略合作关系。今后,国家话剧院将在人才培养、剧院管理、舞台制作、市场营销、剧目交流等方面给予内蒙古自治区话剧院大力扶持与帮助。目前,帮扶合作项目已在顺利推进中。
“映彩诗乐”新加坡绽放
2月23日,国家话剧院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的《映彩诗乐——音乐诗朗诵会》为新加坡2013年华艺节压轴。
当晚,在新加坡华乐团80多名演奏家合奏的古典乐章中,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及13位表演艺术家以诗入乐,让富于情感的朗诵焕发出新的声韵之美。
《映彩诗乐——音乐诗朗诵会》分为“赤”“白”“蓝”“黄”“绿”“紫”“橙”7个乐章,以“赤”为先,颂中华魂;以“白”为继,带入新加坡华文诗,歌颂两国友好情谊;以“蓝”求进取探索;以“黄”显炎黄子孙气派;以“绿”歌颂自然;以“紫”咏叹爱与生命;以“橙”展示青春与活力。音乐诗朗诵会紧扣今年艺术节“搬演名著,重释经典”的主题,将李白的《将进酒》、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经典诗篇一一呈现。
演出当晚,对华语华乐感兴趣的观众纷至沓来,拥有1600个座位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的上座率接近九成。演出结束,观众掌声如潮,艺术家们连续返场3次仍能听到观众澎湃的掌声。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对本次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这是一场难得的华语盛宴”。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本次演出指挥叶聪也被演员们的动情朗诵所感动,并表达了对今后继续合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