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资讯

“明星话剧”:高票价与高票房同在

时间:2013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苏丹丹
0

    陈道明与何冰主演的《喜剧的忧伤》多次引发购票狂潮

 今年各大剧院推出的“开年大戏”可谓星光熠熠,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王府井》、《大宅门》,北京人艺推出的《天之骄子》、《骆驼祥子》以及亮相北京保利剧院的《守岁》等话剧纷纷打出“明星牌”。在这些戏的宣传和介绍中,“全明星阵容”“明星版本”成为最常用的字眼。从观众反应来看,有了明星的参演,这些话剧的确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票房和口碑也都不错。不过,“明星话剧”扎堆新年演出季也引发业界人士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明星话剧”涌现?明星版话剧对市场培育会有何影响?

  话剧的“明星结”

  各家剧院推出的“开年大戏”中,原创新剧较少,多数都是经过重新排演的新版话剧,与老版相比,“明星阵容”是它们一个最大的亮点。比如,国家大剧院的经典院藏话剧《王府井》有张光北、李成儒、王劲松、赵宝刚、李勤勤等明星参演;台湾导演李宗熹执导的《守岁》不仅邀请了影视明星江珊演出,还特邀电影《风声》的导演高群书跨界监制。

  对于话剧本身来讲,在演出市场上,尤其是在好戏连台的新年演出季,明星的加盟为其“抢摊”市场增加了筹码。而对于明星,通过话剧现场演出的磨练,可以提升演技水平。这其中,明星与话剧是一种相互借力的关系。因此,在美国和英国,很多明星通过舞台剧的演出来延长艺术生命,如安妮·海瑟薇、尼克·基德曼、休·杰克曼等都是舞台剧上的常客。休·杰克曼还因《俄克拉荷马!》获得了英国舞台剧奖劳伦斯·奥利弗奖提名,后又凭借百老汇音乐剧《来自奥兹国的男孩》获得美国戏剧界的重要奖项托尼奖。在国内,话剧联手明星也不是个新现象。1994年,江珊、史可参演的话剧《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被公认为第一部“明星话剧”,在当时话剧界引起不小的轰动。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明星参演话剧渐渐形成一种风潮。黄磊、何炅主演《暗恋桃花源》,刘烨、袁泉联袂演出《琥珀》,陈道明、何冰出演《喜剧的忧伤》,越来越多的明星登上话剧舞台,并且创下不俗的票房成绩。

  至于明星为何愿意出演话剧,演出费用绝对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肯演话剧的明星就没有冲着钱来的。”一位知名话剧制作人如此表示。据了解,演出一场《喜剧的忧伤》,陈道明所得费用只有1500元,与其影视剧的参演价格根本无法相比。一般情况下,明星参演话剧的费用都普遍低于其他演出的出场费。不过,演员自降身价的参演,为话剧带来了较高关注度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演出票价和票房。

  高票价与高票房同在

  在演出市场上,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应该是话剧制作人最看重的。事实证明,明星的确是话剧票房的重要保障。

  据了解,首轮演出的话剧《大宅门》,在演出前并没有做太多宣传,但所有演出票在正式上演前一个月就基本售罄,这在普通话剧是不可想象的。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自然与参演演员斯琴高娃、刘威、雷恪生的明星效应分不开。同样,由于强大的“全明星阵容”,新版《王府井》还在排演之时,就已成为话剧迷甚至是普通观众热议的话题,优异的票房成绩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谈及明星对话剧票房的影响力,表现最为突出的应是《喜剧的忧伤》。由于陈道明和何冰的参演,该剧多次引发购票狂潮。去年10月,《喜剧的忧伤》第二轮演出开始开票,除了此前企业包场的少数场次外,共计12场演出的近万张票在开票2个小时后,全部售罄。今年1月,《喜剧的忧伤》转战江苏南京,购票狂潮再度上演。因此,有观众将此现象戏称为“买票的忧伤”。

  不过,明星参演话剧在带来可喜票房成绩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票价的高涨。《喜剧的忧伤》南京站最高票价达到1280元,最低的学生票也卖到280元,让很多观众大呼“看不起”“这年头,想要看戏也得去卖肾”。刘晓庆参演的话剧《风华绝代》在山西太原演出时,一张票甚至卖到了2980元,直追现场演唱会的价格,让刘晓庆本人也感到不可思议。一位名为“新世纪董大爷”的网友发微博感叹:“刘大姐确实不一般,长得不一般,演得不一般,票价也是创历史最高,太原《风华绝代》的承办方怎么这么有胆量,抓住市场摇一摇,淘金没商量。”

  话剧由于明星的加盟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同样,也正由于明星的加盟导致票价过高,使得很多普通观众望而却步。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明星话剧”的高票价和高票房就好比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同时存在,它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要培育市场,“明星话剧”不是一条捷径。

  “明星只是一种表达手段”

  对于当前“明星话剧”活跃的表现以及观众对其怀有的高期待值,有业内专家对话剧市场前景表示担忧:“‘明星话剧’会带来表面的繁荣,却不能从根本上繁荣话剧市场。培养话剧观众,并非只是让观众花高票价去近距离目睹明星在舞台上的娱乐秀,反而忽略了真正能让话剧立足的剧本。原创作品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但至少要在话剧最重要的剧本环节首先保证不失分,再在宣传上增加噱头,整体市场运作才不失真诚。”

  关于“明星制”对戏剧市场的影响,其实前人早有评判。早在1938年,著名话剧导演焦菊隐就在《今日之中国戏剧》当中写到:“不消说,‘明星制度’是当前导致艺术及传统戏剧文学日趋没落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对此表示赞同。北京戏剧协会秘书长杨乾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到今天,大剧场话剧和小剧场话剧都在起用明星,这是话剧的卖点与看点,但是过度依靠明星说明话剧市场的不健康和创作者的不自信。

  查明哲导演也曾表示,用明星剧培养话剧观众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这不是争取话剧观众的真正途径。人们做明星剧时,普遍对经济、名利效应考虑得比较多。“不过说到底,明星只是舞台艺术的一种表达手段,不应在争取话剧市场效益方面成为决定性因素。”查明哲说。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