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电视戏曲节目为何也创高收视率

时间:2013年12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 成

中央电视台“少京赛”仅复赛阶段的观众人次就达3亿

电视戏曲节目为何也创高收视率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台推出了一系列戏曲类的综艺节目,这些节目既能体现电视节目本身的特性,如打擂台、PK,又能兼顾戏曲艺术本体,像《美猴王争霸赛》《一鸣惊人》《2013寻找七仙女》《越女争锋》《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非常有戏》等。这些节目不仅获得戏曲界的认可,更为电视台带来收视率的几何倍数增长。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说,《非常有戏》在东方卫视播出的时候,甚至比一些热播电视剧的收视率还高。为了探讨找寻戏曲艺术在电视媒体中有效传播的规律,日前,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影视研究传播中心举办了电视戏曲研讨会,希冀使得戏曲能够借助电视这一平台,获得新的传播增长点,也使电视人能够从戏曲艺术中汲取更多的灵感,研发出更加具有本土特色的节目形态。

  看戏更看唱戏的人

  要说今年在电视界引起最大反响的戏曲电视节目是什么?答案无疑是“少京赛”。据统计,仅少京赛复赛阶段的观众人次就达3亿。在会上,少京赛执行总导演钱皓也总结了创造收视奇迹的秘诀,他对少京赛的定位是“好看、好玩儿”。戏曲是一项传统艺术,因此,对普罗大众来说,戏曲总给人高雅的印象,看不懂的感觉,单是破除观众的这一僵化印象就不容易,更何况还要“好看,好玩儿”。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节目组把立意从戏曲转移到儿童的成长问题上,以及成长过程中传递出的正能量和正面的价值观,看点则是关注“戏曲背后的戏曲人”。在少京赛的举行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出乎钱皓意料,那就是从不看戏的人看戏了,他说:“观众不一定是爱看戏,好多观众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戏曲,更没有接触过京剧,但是打开电视以后一直陪伴大赛走到结束,我想是这些选手打动了他们。我们曾跟观众评委沟通,只要觉得参赛的孩子可爱,自己喜欢,就可以投票。”这无形中让评委和观众除了看戏,更加看重唱戏者。钱皓说,比如有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曾因为超时被扣分,临上场前,他去掉两句,并且最终完成了唱段,这对他来说,是个挑战,他完成后的喜悦比拿奖还兴奋。在这个故事中,评委和观众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和成长,这就是节目所传达的正能量,也是少京赛的亮点和赢点所在。少京赛在决赛的第二阶段引入了导师制,钱皓说,初衷是想让京剧名家和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零距离接触,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京剧名家们都没有架子,一招一式教孩子,而且,他们各有各自的绝招。像张馨月老师,她每天到选手驻地,都会在桌上放一大堆零食。这些我们都记录播出了,效果很好。同时,比赛也带动了这些孩子所在学校的京剧热。

  戏曲内核 娱乐外壳

  做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戏曲艺术则要守护本体,两者本来就很难兼容。这些年来,国内的电视台一直在不停地引进国外的节目制作模式,像《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无不如此。然而,《一鸣惊人》的主编王敏却发现,这些对戏曲节目都不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鸣惊人》向观众呈现了一些在电视上不常见的稀有剧种,比如刚刚录制保定老调、云南的傣剧等。王敏说,目前来看,稀有剧种报名更加积极。

  其实,总结成功的戏曲节目的经验,无非是捋顺二者的关系,如何让收视率兼容艺术。中央电视台戏曲和音乐频道节目部副主任滕海涛说,尽管做的是戏曲节目,但我们毕竟探讨的是娱乐节目,这其实是在研究电视的外在包装和内在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研发了《越女争锋》和《非常有戏》。《越女争锋》是以戏曲的本体为内核,以娱乐为包装外壳。《非常有戏》则与它相反,以戏曲作为外壳,以娱乐为内核,这是根据二者的辩证关系而定的。今年的《美猴王争霸赛》更是具有电视节目形态、戏曲元素以及游戏互动的内容。总之,现在的戏曲节目逐渐向着选秀节目及真人秀的方向发展,比如2013年的第三季《越女争锋》更接近真人秀节目,戏曲艺术只是作为这档赛事的碎片化的元素,我们重新用娱乐的手法进行包装整合,制作上更侧重其电视节目属性,这也是戏曲频道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基本走向。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崔伟对此表示认同,他说,戏曲和电视的结合肯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电视节目中,戏曲不是第一位的,戏曲应该向电视靠拢,而不是用戏曲改变电视,让电视成为戏曲的仆人,这是不现实的。很多喜欢少京赛的观众,是由于他们对孩子的喜爱,而把遥控器定格在戏曲频道上。同时,电视不同于剧场,镜头前的细节在荧屏前会被放大,崔伟说,以前我觉得戏曲的比赛最不好看的环节就是评委点评,因为他们不懂得利用电视语言,点评环节的脱节则会拖慢整个节目的节奏,崔伟建议戏曲人应该敞开胸怀拥抱电视,学会搭电视的“顺风车”,实现双赢。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