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徐悲鸿在印度

时间:2013年10月3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罗纳德·大塚

  丹佛美术馆在去年举办了“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先驱者”画展,总共展出的61件作品都是自徐悲鸿纪念馆借展的,包含绘画、素描、人体写生等。这次的展览因得到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副馆长徐庆平以及徐芳芳教授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在美洲首次展出徐悲鸿作品。展览受到了国际性的关注,同时在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奔向未来:徐悲鸿艺术及其时代”国际研讨会。此次展览中极为引人注目的画作之一是《愚公移山》,徐悲鸿1940年在印度时画了这幅横幅的国画,表达出他对中国一定能克服困难、开拓美好未来的信心,这也成为他在印度这段时间里创作的最重要的一幅大型作品,而其拥有水墨画和油画两个版本。

  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邀请,1939年徐悲鸿前往印度。1940年2月当泰戈尔与徐悲鸿见面时,泰戈尔曾写到:“我们热烈欢迎这位代表中国伟大文化的使者。您为印度带来精神上的礼物,数百年前中印两国都有着同样的人文精神。您带来了艺术,艺术真理必能克服恶劣环境。您的来访让我们更加坚强,我们的努力因此更接近完满。我期待开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时代,东方历史文明的力量必能从黑暗中拯救我们。”对此,徐悲鸿也回信表示,圣地尼克坦就像他心中理想的文化与艺术圣地,而此行如同他的朝圣之旅。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他捐出奖金在1921年建立了国际大学,促进了印度与国际社会的联系,而中国也是其关注的国家之一。早前,泰戈尔便对中国产生了兴趣,1924年他还到中国旅行过。徐悲鸿在印度时曾为泰戈尔画了多张素描,以及几幅彩墨画。此外,1940年甘地拜访圣地尼克坦,徐悲鸿也为他画了炭笔画,画中表现出了这位印度精神领导者的单纯与直觉性,而甘地甚至还在其中一幅画上签了名。

  《愚公移山》这幅作品描绘了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画面里的男丁正在干活,展现出人们辛苦劳作的模样。为此,徐悲鸿曾画了许多印度男性的素描,并都运用到了他的作品中。为了铲平门前的山,故事中的愚公和代代子孙勤奋地工作,而徐悲鸿在创作这幅画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困的时期,但他相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中国必能赢得最后胜利,所以画中的愚公象征着克服困难、有志竟成。而此时的印度也正遭受外国的统治,愚公移山的故事传达出了任何国家都能摆脱压迫的讯息。

  从作品内容上看,《愚公移山》的横幅彩墨画是此主题最完整的版本。虽然徐悲鸿纪念馆所藏的油画、版画尺寸更大,但是画面省略了在彩墨画版本左侧的大象和提着菜篮的男人图像。目前,没有文献显示到底哪个版本是先画的,不过看起来彩墨画版本可能早于油画版本,因为彩墨画版本的构图较为细致,油画版本则省略了一些细节。当时,徐悲鸿开始创作油画版本时,他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创作过大型油画作品了。因为上世纪30年代时,徐悲鸿难以取得创作油画的材料,他到印度时才终于拿到了材料绘制油画。2006年6月,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卖出的一幅小型《愚公移山》油画,其构图很接近徐悲鸿纪念馆所藏的大型油画版本,我们推测这幅画很有可能是为大幅油画所作的草稿,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徐悲鸿可能通过省略愚公旁边的一位蹲下的人物以简化构图。

  1940年徐悲鸿在圣地尼克坦的国际大学讲课,他参观过大吉岭和克什米尔,创作了水墨画和油画来表现喜马拉雅山的壮景。同年他在圣地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两地举办了展览,印度东方艺术协会和中印文化交流协会联合出版了展览图录。此间,徐悲鸿大方地将他的画送给他的印度朋友们,不过现在这些作品尚未被有系统地调查研究或拍照存储,目前调查这一批画作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徐悲鸿在印度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深深影响了当地的印度艺术家们,其画作激发了许多印度艺术家追求如何用艺术去表现国族认同的创作理想。如从南达拉尔1955年的作品《雨中的建筑》中,可以看出他所掌握的水墨渲染技巧能力。在1945年的《雾中的大吉岭》中,他和徐悲鸿选择了一样的喜马拉雅山区主题,而另一幅1952年的姜花画作虽然画的是印度当地的植物,却带有中国风。生于东孟加拉国的苏希尔·保罗,曾接受泰戈尔的指导,1940年他到加尔各答参观徐悲鸿展览时深受感动,徐悲鸿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可在其后来的作品风格中找到痕迹。作为印度现代绘画中最知名的画家,M.F.盂桑曾于1951年前往北京拜访徐悲鸿。他特别喜爱徐悲鸿的奔马图,也尝试将奔马的精神带入到画中。他的油画《亮马》(1979)同样捕捉到了马的生命力,并成为印度现代绘画的代表作品,其于一些画作的签名看起来甚至很像中文。

  现今回首,徐悲鸿从印度回来之后的几十年间,中国和印度的政治情况都历经了许多转变,并促成了今日两国的国际政治地位等,但无论从地域性、区域性或是全球性角度去看,进一步研究徐悲鸿的印度之旅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到徐悲鸿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