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意志剧院:不希望好作品演几个月后就消失
“我们不希望好作品演几个月后就消失”
□索尼娅·安德斯(柏林德意志剧院副院长、首席戏剧构作)
□米夏埃尔·德·维维(柏林德意志剧院艺术运营总监)
话剧《俄狄浦斯城》剧照 王雨晨 摄
把国家补贴的钱用到刀刃上
德国柏林德意志剧院有三个演出场所:一个大剧场,一个小剧场,还有一个更小的能容纳80人的剧场。这三个剧场我们基本保持每天都有演出,也会邀请世界其他国家和德国其他地方的院团来演出,我们也会到其他国家和城市演出,比如俄罗斯、古巴、韩国等。去国外演出,我们主要由歌德学院提供补贴和资助,比如这次来北京演出《俄狄浦斯城》 ,很大一部分费用是由歌德学院来承担的,就是说我们这次来北京演出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把这部戏带给中国观众。
现在柏林德意志剧院每个月的演出能达到80到100场,平均每年戏剧演出有800到900场,观众数量超过了20万人次。我们剧院有150年的历史。在讲述德意志剧院的历史时,我们非常乐意提到20世纪初剧院的院长马克斯,因为在内容创作上,剧院基本遵从了他当时提出的一个思路:对古典作品进行重新演绎,或者借助古典题材来创作新的剧本,我们也会演出德国一些作家写的比较难以演绎的作品。我们剧院有300名员工,这其中包括管理人员,剧院固定演员有44名,其他的都是一些临时或特邀演员。很多演员在话剧演出之外,会拍摄电影等,如果这些演员工作太多的话,是不能成为我们的固定演员的。
柏林德意志剧院的演出剧目相当多,每个演出季平均有10部首演剧目,平均每年有30部首演剧目,整个剧院的固定剧目有70多部,我们会把特别有价值的列入常演剧目当中。每一天,剧院一大早会把舞台搭起来,上午和下午都是排练,到了晚上把舞台重新搭好,用作晚上的演出。这样每天的排练和演出,无论对剧组还是剧院整体的组织管理上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德国,无论城市大小,都有自己的剧院,其中有很多是有政府财政补贴的。这种补贴在立法层面上是有保障的。德国用于话剧事业的补贴还是很高的,如果是按除以德国的居民数量来算,是高于中国的,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但是像大城市比如北京的国家级剧院,能够获得国家的补贴,是比德国的同类剧院要高的。现在德国政界也有些人在讨论是否可以削减在文化方面的国家补贴,也有人站出来替我们说话:本来我们就没有占到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还要再省的话能省到哪里?
德国的剧场之间竞争很激烈,所以我们要不断排演新剧。在用钱上我们都要精打细算,尽量把钱投入到艺术生产方面,尽量在管理和技术方面节省支出。我们剧院的演员,如果根据他们的工作量来衡量,其实他们挣的不是特别多,特别是刚入行的年轻演员,他们的收入其实非常低。我们希望能把国家补贴的钱用到刀刃上,尽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保证每年30部的新戏上演,还不包括其他需要特别演出的戏。
和谁一起做话剧?
对于我们来说,有两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一是我们和谁一起做话剧,第二是话剧的内容。关于第一点,我们有三个支柱:第一个是剧院本身,我们的演员都非常棒;第二个支柱,是剧作家。我们一直在尝试资助年轻的剧作家,另外也尽力维护跟我们有常年合作关系的剧作家,有些已经有20年的合作历史。我们会告诉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剧本,通过这个剧本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第三个是导演,我们定期合作的导演有十多个,我们也致力于培养有才华的青年导演,争取有更多的青年导演与我们合作。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我们在德国的剧院中享有很大的知名度,这种知名度源于我们的连续性,我们把这些传统保留得非常好,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过去几年中,我们一直在尝试跟所有的从业人员和观众进行关于话剧演出的对话,每年的演出季会确定几个内容主导词,比如去年是权利、民主和暴力,今年是战争与民主。我们也探讨过,去年已经有了“民主” ,今年要不要去掉,但觉得去年的演出还没有把民主这个主题讨论清楚,所以今年仍然将其作为演出季的主题。以去年为例,首演大戏就是《俄狄浦斯城》 ,这部戏的主题就是探讨政治、家庭与权利,同时还有其他几部话剧的首演,有部剧作名字就叫《民主》 ,是一位英国的剧作家写的。除了围绕主题词进行的演出,剧院每年也会有其他题材的话剧上演,比如轻喜剧,探讨男女关系的剧等。
我们会根据市场和观众的反应来调整演出节目单,比如有些演出效果很好,就增加演出场次,有些观众表示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剧目,我们会作出调整或更换,但如果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剧,也会让它们长期出现在固定节目单上。跟其他国家比,我们有个很奢侈的现象,就是可以保证出品的话剧能够很长时间内不断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有两个长期合作的已经去世的剧作家,但他们的作品还在不断地上演。我们不希望好的作品演出几个月后就消失,所以我们的固定节目单很长,通过大量的排练演出,把这些剧目保留下来。剧院的固定演员也是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每个人能够熟练背下来台词的角色有15个之多。通过这些方式,剧院确保能够把重点推荐的戏保留在节目单上。
让剧院成为和观众相遇的地点
我们不只在剧场演出,也会到教室里演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年轻人中培养话剧受众。在这方面我们没有太多担心,因为德国本身拥有数量庞大的话剧观众群体,同时年轻人中喜欢话剧的人非常多。我们剧院有个部门专门负责青少年观众的培养,他们会去中小学和大学做宣传工作,介绍最新演出信息,另外,我们也会在剧院里组织专门针对年轻人的活动,比如带领大家来参观剧院,一起来看戏和讨论,举办一些工作坊等。同时还有青年俱乐部,让年轻观众报名参加,跟剧院的演员和年轻导演合作,给他们一些小的项目一起去做,如果排练出来的效果不错,也会公演。通过这些方式,使得剧院跟年轻人之间产生更强的凝聚力。因为剧院有政府补贴,所以学生票也可以有很大的优惠。
排戏之外,我们也非常注重宣传工作。每年演出季的节目介绍,我们都做得像本书,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杂志。现在大部分观众都通过互联网查看演出信息,所以我们投入了很大精力、财力去做网站,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乐趣和挑战。我们也很注重跟观众的互动,通过举办朗读会、主题座谈会等,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思路。周末我们会举办和读者见面的活动,探讨的话题不仅包括话剧,也包括社会和政治话题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在演出之外,让剧院成为大家相遇的一个地点,因为柏林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宅在家里,不太愿意出去见朋友、跟人交谈,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互动,让剧院成为大家碰面交流的场所。
我们也很注重与国际上其他剧院的合作,我们参加了欧洲范围内两个比较大的剧院联盟。现在话剧界大家都有很高的兴趣进行跨国合作,也希望以后德意志剧院在国际合作方面能进一步加强。柏林德意志剧院开展国际合作的方式,有时候是派演员去其他国家演出,但这个执行起来很难,因为我们自己剧院的演出都排得很满,所以有时候是派一个导演去,或者邀请一个导演来,指挥大家来排演其他剧团的戏。我们计划明后两年加强跟韩国首尔剧院的合作,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项目,目的并不是我们一定要合作出一个作品,只是进行最初的接触和交谈。目前我们设定的合作时间是两年,德国这边有一个8人小组,包括导演、舞美、演员、剧作家、戏剧构作等,韩国那边也是8人小组。他们先是交流,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什么火花,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合作。我们现在希望的是两个剧作家能找到可以合作的剧本。
(作为“2013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的中外艺术院团交流板块,索尼娅·安德斯、米夏埃尔·德·维维近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剧场运营和戏剧季的运营”专题讲座,本文为两人在讲座上的部分发言内容,本报记者高艳鸽整理)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