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鲁迅缺失母爱吗?

时间:2013年08月1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陈漱渝

  新近有论者认为鲁迅的母亲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鲁迅童年生活中缺失母爱。主要论据就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写到了“长妈妈”,写到了“衍太太”,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唯独“母亲的形象苍白而脆弱”。另一个论据就是鲁迅的母亲爱读书看报,却从来不读鲁迅作品。这位论者还引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一个为母亲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这位论者认为鲁迅性格中有自卑、绝望、孤独的成分,这就更说明鲁迅生活中母亲是个“缺席者”。

  根据我自己的人生体验,以上这些观点通通站不住脚!一般来说,回忆文章多是写逝去的人们、久远的事情,在父母生前就为其写回忆文章的子女实属罕见。鲁迅写《父亲的病》等回忆文章的时候,父亲已去世30年,长妈妈、衍太太也都已作古,而他母亲那时还健康地活着,直到87岁才去世,鲁迅却比她早7年就离开了人间。

  鲁迅的母亲是乡下人,幼小时只在私塾旁听过一年功课,因此她不读鲁迅作品跟是不是有母爱并无必然联系。比如,我的家人基本上都不看我写的文章,这丝毫不意味着我缺失母爱、妻爱、儿孙爱。至于弗洛伊德的那句话,也并不是普遍真理。即使鲁迅没有被母亲钟爱,又有谁能否定鲁迅是“真正的成功者”呢!

  鲁迅的母亲叫鲁瑞,刚嫁到周家,鲁迅的父亲就中了秀才,家人都夸她有“旺夫命”,31岁即成了当家媳妇。但好景不长,五年后公公入狱,八年后丈夫去世。她生下五个子女,有两个夭折:第三胎是个女儿,叫端姑,生下十个月即患天花死去;第五胎是个儿子,叫椿寿,六岁那年也病逝。这些变故都使鲁瑞备受煎熬,感情上受到重大打击。在众多孩子中,鲁瑞最爱的是鲁迅,所以举家北迁之后愿意跟鲁迅居住,鲁迅离京之后她也不愿跟二儿子周作人共同生活。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描述过18岁那年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的情景,说当时社会上一般人认为他是走投无路,将灵魂卖给了洋鬼子。“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自便;然而伊哭了……”寥寥几笔,既写出了母亲当时承受的巨大压力,又写出了母亲对儿子远行的无限眷恋。

  鲁迅虽然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但对母亲却极尽孝道。蔡元培先生晚年以“周子余”为笔名,是因为他的母亲姓周,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也是因为母亲姓鲁,同样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如果鲁迅认为他的生活中母亲的席位缺失,他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个通用笔名。鲁迅在日常生活中对母亲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在婚姻问题上鲁迅即使对母亲有腹诽,甚至怨怼,但也完全屈从,就是因为他觉得身处乱世,母亲身边需要有人陪伴,自己则宁愿陪着做一世的牺牲。

  鲁迅虽然并不否认他承受了母爱,但也认为母爱有着盲目的一面。在《华盖集·杂感》一文中鲁迅写道:“死于敌手的锋刃,不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这些话当然是有慨之言,有感而发。1918年5月中旬,鲁迅友人许寿裳丧妻,留下了五个子女。鲁迅致函吊唁。他在信中说:“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幼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因为他们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这也道出了母爱的两重性。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