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上海有个“马读会” 22年播撒青年信仰的星星之火

时间:2013年07月09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岱庆 孟德成 李昌禹

“读书明理”。读什么样的书,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对此,杜晔雯有切身体会。17年前,她参加的读书会让自己两次在人生路口做出了无悔的选择。

  “读书明理”。读什么样的书,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对此,杜晔雯有切身体会。17年前,她参加的读书会让自己两次在人生路口做出了无悔的选择。

  这个读书会1991年成立于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名字叫“长宁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简称“马读会”)。

  触摸鲜活的“马克思”

  1996年,正读高一的杜晔雯加入了第五期“马读会”。此时,她跟其他新来的学员一样,对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东西还懵懵懂懂。

  要让青少年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入脑,就得让他们见识见识看得见、摸得着的“马克思”!经过精心谋划,多方求贤,一群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报告团成立了。

  赵戈,“五老”报告团名誉团长,今年94岁,是个老红军,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年轻时,他作为战地记者,第一时间在文水前线报告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如今,人已老,宝刀未老。赵戈的报告,跟当年一样激情澎湃,声情并茂的故事、戎马倥偬的旧照片、穿破的草鞋等实物,像阵阵春雷,唤起孩子们追求理想信念的渴望。

  李仁杰也是个老“马克思”。他14岁参加地下党,17岁领导学生运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父亲怕他惹祸,硬是给他戴上脚链锁在家里。李仁杰别开脚锁,跳出窗户,和几个同学一起,历经各种险境,奔赴苏北解放区。激荡人心的传奇经历,让孩子们听得入迷,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的信任。

  还有《红岩》里“小萝卜头”的姐姐宋振西、南京路上好八连指导员王经文……22年来,“五老”报告团的老将轮番上阵,用自己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生,让学员们触摸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尝一尝。”青少年对农村、工厂了解少、接触少,要把孩子们锻造成“好钢”,就必须到社会中去淬炼。

  到农村去!江苏省常熟市的蒋巷村,现在已经成了“马读会”的实践基地。蒋巷村过去曾是“小雨水汪汪、大雨成汪洋”、血吸虫病横行的穷乡僻壤。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村里人在原来的低洼地和烂泥塘种上“摇钱树”,创造出“新天堂”,实现了“田园梦”。学生们在蒋巷村的所见所闻,开阔了心胸,历练了心灵。

  到工厂去!“马读会”请工人师傅传帮带,组织学生到宝山钢铁厂参观学习,感受工厂紧张的工作气氛,体验工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通过对工人工作、生活的深入体验,学生们近距离地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南湖革命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学员们以“行万里路”配合“读万卷书”,在参观学习和社会考察活动中,心中已播撒下理想与信念的火苗。

  信仰的火种永不灭

  高三时,杜晔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高考,是她人生面临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出于对“马读会”的热爱,她毅然放弃热门专业,选择在大学四年去精读马克思主义。

  大学毕业,何去何从,杜晔雯又面临一个人生路口。整理相片时,一张在“马读会”的合影又勾起了她的回忆。想起“马读会”的老师们,她又一次坚定了信念,放弃做白领,选择了从事青少年工作。

  几度春秋,几经磨练,几多收获……如果不是17年前的那次选择,杜晔雯不会想到,自己也成了马克思主义火种的传播者。

  一个杜晔雯走出去,更多的“杜晔雯”走进来。22年来,“马读会”已经“桃李遍天下”,1000多名学员走向工作岗位,挑起了大梁。

  “‘马读会’让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从懵懂到了解、到坚信。”学员姚琪斐说,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也是从一窍不通到慢慢了解再到学习运用的,现在和“马读会”的老师们都成了忘年交。

  “马克思主义既是人生和社会的‘望远镜’,又是现实生活的‘显微镜’,青年学生要想看得清,站得稳,走得正,没有科学信仰是万万不行的。”“马读会”的宋子瑢老师坚信,只要青年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就永不灭。如今的“马读会”,依旧书声琅琅,“五老”团的老将犹在,新学员一茬接一茬,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代代相传。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