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将藏品价值最大化——由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展说开去

时间:2013年06月1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段泽林

《山水》轴 李智超

《师曾题写白石词意》册页之二 陈师曾

  继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展成功举办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之后,其系列展览中国画部分日前也亮相。展览集中呈现了创作年代自1917年到1949年包括国立北平艺专各个时期重要的中国画教学骨干郑锦、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溥心畬、于非闇、宗其香、李可染、李苦禅等30多名国画大家的近40幅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很少乃至首次与公众见面。另外,在馆内还有两个液晶屏幕,循环播放未被展出的馆藏作品。

  作为创办于1918年中国最早的国立美术学校,国立北平艺专从建校初始就考虑并着手设立“国画科”,但这样一个开先河的美术学校和艺术教育学科,在复杂的历史变迁、特殊的社会现实、混杂的文化观念和多变的人事纠争中,“国画-画学”流变及历史轮廓,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较清晰的勾勒,包括人物、事件、学科建制及意义等等。借由本次展览的举办,以及当下社会各界对民国时期教育的追捧与反思,关于民国美术教育与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成为展览最大的看点。

  待解的中国画现代性命题

  碎影里的画学流变

  中国画学与写实主义

  与通常画界的认识不同,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并非一开始就以西画闻名,其中国画的师资之强与传统功力之深,都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只是稍显遗憾的是,由于各种条件(诸如储藏)以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所留下来的作品序列并不完整,只能称之为“碎影”,而整个中国画学的流变也只能在这些碎片中管窥。展览以时间为线,分三个时期,展现了国立北平艺专不同阶段中国画教学骨干的风格变化,并清晰地向观众展示出国立北平艺专国画教学中传统的中国画学如何向写实主义转变。

  展览中,第一时期是1918年建校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陈师曾、姚茫父等为代表,在中国画学基础上,吸收了晚清金石碑学,讲究造化体悟。第二时期为上世纪20年代末到1946年,这一时期的画家思想技法成熟,且画家群中往往出现师生辈的传承关系。典型的便是齐白石,他也是馆藏作者中作品数量最多的。此次选入的是他1924年的十二开虫草册页及1935年的《松鹰图》轴。据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曹庆晖介绍,此前齐白石对中国画学的摸索和参悟全凭自觉,而来京后因陈师曾的提点,才追步八大,转而“以我为主”,此次选入的两幅作品可看做其转变的“物证”。第三时期从1946年徐悲鸿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开始,代表画家除徐悲鸿外,还有李桦、叶浅予、吴作人等。至此,延续宋元以来画学脉络的“中国画学”逐渐被中西融合的“写实主义”取代。

  从展览作品呈现出的整体面貌和策展结构看,策展方着意重新对历史进行解读。首先,展览有意纠正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二元对立的看法,没有将延续传统路数的中国画教员的创作风格以传统派称之,而是沿用了当时盛行的“中国画学”之称谓;其次,对接续宋元文人传统的中国画教员策展方保有相当的敬意,并没有简单将其描述为“保守”与“一味摹古”;最后,历史性地看待国立北平艺专的“写实主义”,没有将其与“中国画学”进行优劣比较。对此,曹庆晖表示,国立北平艺专虽是1918年在科学民主思潮下成立的,但一直以来仍是中国画学占上风,直到1946年徐悲鸿担任校长后,才突变为写实主义。他认为,就职于国立北平艺专的画家对中国画历史与价值始终有两种不同的认识逻辑和实践方案,即“中国画学”和“写实主义”。两者并不是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关系,它们都是中国美术现代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

  由此延伸而来的,诸如“西方”现代教育体系与本土文化传统、审美价值观遭遇后,两者之间的对话、冲突与改造适应,国立北平艺专“留洋”背景教员与坚守传统国画教学之间的矛盾与融合,对国立北平艺专师资的整体性描绘而非个案研究等学术话题,都大大丰富了展览的学术维度与历史价值。诚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所说,历史的问题就像“吃橄榄”一样,越“吃”越有味。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对国立北平艺专历史进行梳理以及对那段时期的重要学者、艺术家和师生进行研究,以展览、研讨、出版及更多公共教育的方式,让后辈学子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也为同道中人提供更多进一步研究的可能与资料。

  转变中的美展策展模式

  以展览促进藏品科学管理

  跳出小圈子走向大社会

  无论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展,还是本次的中国画部分展览,都体现了当前美术馆发展的一大趋势,即对长期精品陈列展的重视。由于之前碍于展馆条件、管理水平、策展思路等多方面限制,中国的美术馆一直面临没有长期陈列的尴尬。一些作品或长期沉睡库房不出“闺阁”,或鲜有与世人见面的机会。如今,在各方努力下,以展期达半年之久的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展为代表的一批长期陈列展览受到从文化部到中央美术学院等多个层面的重视,并在资金、学术、策展等方面加大支持,使展览成为真正“接地气”、与大众发生密切关联的一个社会行为。

  长期陈列并不仅仅是拿出展品、亮个相这么简单,如何在较长的展期内得到社会各方的持续关注、如何对展品进行学术研究、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与展览的衍生品一道对社会产生影响,都是衡量一个长期陈列展成功与否的指标。就之前的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展而言,包括公交、地铁站牌的广告,众多知名学者参与研讨并出版研究文集,配合青少年美术教育出版的系列图书等举措,大大提升了展览在公众心中的认知度,也很好地让展览从美术界这个小圈子走向全民审美教育这个大舞台。据了解,本次中国画部分展也将采取类似的方法,将展览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桥梁架设得更加多元与有效。

  此外,本次展览还将长期困扰美术馆发展的一大难题摆上台面,即对馆藏作品的整理、研究与开发。中国的美术馆事业起步较晚,相对于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与多元的藏品展示和开发而言,馆藏作品价值如何最大化,一直是中国美术馆人努力的方向。近几年,各大美术馆也在对自己的藏品进行科学管理与系统展示。王璜生表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借助展览加强对已有藏品的整理与展示,典藏部的同事也在不断对藏品进行清理、修复,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数据化。这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个相当复杂的工作。与西方成熟的美术馆管理相比,我们在方法、理念、科技手段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的美术馆“知识生产”道路还很长。


(编辑: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