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青歌赛的场上与场下

时间:2013年04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第十五届青歌赛在电视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关注和质疑声中,已经走完了第一赛期的C组比赛。在青歌赛的赛制、表现方式、评委打分等方面的革新中,观众体会到了青歌赛组委会从诞生到现在30年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的勇气和姿态。本报社长向云驹也是首次坐在青歌赛的评委席上,从他的亲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歌赛的专业品质、紧张氛围和备受关注。 ——编 者 

青歌赛比赛现场

  访 谈

青歌赛总导演秦新民对比青歌赛与《我是歌手》

前者是“体育比赛”,后者是“体育表演”

  记者:这一届的青歌赛注定了会引起业内非常大的关注度,一来是休赛一年,业内期望值较高;二来青歌赛在赛制、选手选送、评委打分等多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革新。比赛进行到现在,虽然有些争议,但实际上也并未让观众失望。如此看来,青歌赛在30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总结经验,您认为对于一档综艺节目的可持续性,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秦新民:作为央视综艺节目来说,最重要的是三个把持:一是把持好节目自身的定位(不能一味地跟风和迎合);二是把持好节目的格局和品质(所谓的大台风范);三是把持好节目对观众的真诚(在尊重观众中,为观众服务)。

  记者:这届青歌赛评委的出色表现无疑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相反,选手的关注度可能会被削弱。您是否觉得评委有点抢了选手的“风头”?两者之间如何平衡?选手是否有可能介入这种交锋,产生“收视点”?

  秦新民:第一,选手的“比”,和评委的“评”,是一种互动关系。二者都精彩当然最好,但很难。评委盖过选手的“风头”,不是坏事,而是对选手的一种弥补。其次,两者之间不必强求平衡,选手比的是一种真实状态,绝不能为了平衡而去“秀”。第三,选手与评委之间的交锋,也只能是自然产生的,不能制造。

  记者:在青歌赛直播的时段,恰逢《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同时段播出。或许这样的“撞车”是主创们期待的,尽管有点刺激。因为它可以通过观众的选择,清楚地对比出原创节目和模式节目的关注度。收视率这个硬性的指标可以很直观地给出答案。据说,青歌赛的收视一直很给力,您怎么看待这份答案?两者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又当如何比较?

  秦新民:青歌赛和其他选秀节目各自有自己的主流观众群体。这些观众立场都很坚定,不会轻易背叛他的“所爱”。有选择性的观众是少数,忠诚度不高的观众占多数,他们往往是在无目的的搜索中,对节目做简单的比较,即使选中,也只是泛泛地看几眼而已。至于可比性,二者可用“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来形容。

  记者:有观众说,青歌赛存在的必要就是为了让那些学了七八年声乐专业的美声、民族歌手有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其实简单对比一下青歌赛和《我是歌手》,对于美声和民族唱法的展示确实有不同的侧重,而在观众对美声和民族的欣赏水平方面您是否有所预期?

  秦新民:为美声和民族唱法歌手搭建展示和竞技的平台,这正是国家媒体的职责所在,对于三种唱法的划分,青歌赛是开创者。30年来,青歌赛从来没有因哪种唱法“火”和受追捧就偏爱某种唱法,而是本着发现和推出所有声乐人才的宗旨,去公平公正地组织赛事,并因此始终得到观众的关注、支持和期待。即使在各种赛事日益多元的今天,青歌赛也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至于说到观众对这两种唱法欣赏水平的期待,我的看法是:历经15届的青歌赛,不仅推出了一茬又一茬美声、民族唱法的优秀歌唱家,而且也培养了众多的这两种唱法的欣赏者,不然仅仅是为了看热闹的观众,不会选择青歌赛。

  记者:对于大部分选手而言,青歌赛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作为青歌赛的总导演,对目前晋级36强的选手肯定非常关注,当然也对淘汰的选手有些许惋惜。更加激烈的角逐还在后面,您对之后的比赛有怎样的期待?

  秦新民:随着赛期的递进,逐级拔尖出来的选手实力越来越强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不同的新环节穿插其间,赛事也肯定会越来越精彩!(本报记者 丁 薇)


(编辑:晓婧)